班级责任教育浅析
2018-07-24雷云吴林思
雷云 吴林思
摘 要:责任教育。可从大、小两方面来讲:大的方面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自觉地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小的方面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尽责是对集体的尽责,每个集体的尽责是对社会的尽责。让我们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这样一种风气和氛围: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而班级责任教育则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班级管理,不断地加强责任教育,使学生个体责任感不断增强,班级整体形成合力健康向上发展。
关键词:责任;教育;浅析;道德;核心
一、 责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彰显着对国事民生的崇高责任感。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我们提出旨在教人“学会负责”的责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
反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因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
二、 责任教育的客观注释
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三、 责任教育的实际意义
通过责任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祖国、社会和对生态环境负责的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优良的社会品格,进而使学生逐步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主体。诚然,班级责任教育工作的常态开展,也有利于班级教学的管理,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加深学校教育的深度和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应。
四、 责任教育应注重的条件
(一) 责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首要目标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学校的责任教育,就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以培育和发展学生责任感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包括与责任相关的理论知识、责任规范和道德责任实践的引导。因此,增强和发展学生的责任感与责任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二) 责任教育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會,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做出成绩,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获得成功,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在我们的办学理念中必须强调强化学生的责任教育,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素养的人。同时,学校实施责任教育实践与研究,也是实现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学校责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逐步向社会人过渡,具备社会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人,能够成人成材,最终走向成功,实现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
五、 责任教育的实体内容
(一) 形成正确传统美德观念
1. 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不要自卑自贱、自暴自弃,这尤其体现在学生信息发达的现在和在学生自我学习生活的过程中。
2. 要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以后人生长路上要踏实进取,工作实干。
3. 要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不要只求索取、铺张浪费,这要求学生养成孝老的传统美德,生活朴实节俭自律。
4. 要关心他人、团结互助;不要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这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利己更得利人,心胸宽广、有容乃大。
5. 要文明礼貌、遵规守纪;不要言行无忌、自由散漫,这要求学生文明礼让,发扬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6. 要热爱劳动、任劳任怨;不要拈轻怕重、敷衍塞责,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养成自立习惯,有劳动付出才会有硕果收获。
7. 要遵守公德、伸张正义;不要受人利诱、违法乱纪,这要求学生具弘扬正义,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
8. 要热爱祖国、立志成才;不要虚度年华、负国负民,这要求学生立志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树立良好的责任心
1. 信心给自己,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对自己负责,做一名积极进取的人。
2. 孝心给父母,尊敬有加、卧冰求鲤,对家庭负责,做一名孝敬长辈的人。
3. 关心给他人,团结友爱、雪中送炭,对他人负责,做一名团结互助的人。
4. 爱心给集体,荣誉至上、集体如家,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
5. 忠心给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祖国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
六、 责任教育的实施方法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学习生活责任感。责任感是学习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较强的责任感的人。班级责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班级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一个责任氛围浓厚的班级环境中主动认识其重要作用。从思想意识上箍正责任教育轨道。
第二,健全班级责任教育管理制度,弹性合理奖惩分明。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责任教育也不例外。责任教育由制度提供其先行保障,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落实开展流程,更应取长补短、扬优罚错。
第三,强化班级责任履行能力,提升班级管理力度。班级责任教育对象是整个班集体,是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故而,班委组建尤为重要,班级中有执行力强的班委领导监督班子,可以使全班责任教育有效的开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相互帮助,可以使班级责任教育良性发展。
班级责任教育的持续开展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教育离不开实体活动的开展,把抽象概念变成具体实例、把思想领会变实体行动。
1. 先贤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班级责任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不管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都就展现出超强的责任意识。教师自身展现出的强烈责任人格魅力,使学生在自己不凡的气度下由敬佩而自动儒染。
2. 班级文化分建设以责任教育为主导内容。班级文化有益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育。我们把责任教育融入其中,助力于班级责任教育。板报:班级每学期定期主办责任教育板报月刊,例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先贤典例。标语:挂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标语。以此班级文化格局,形成无处不有的责任教育新格调,使学生从中逐步理解并增强责任感。
3. 召开责任教育主题班会,讨论学习生活中有关责任方面实例。举出对班级、爱护公物、公区劳动、节约粮食、尊敬长辈、团结同学、文明礼貌等主题,通过班会的形式分析对错,提出实行方案,形成小组心得体会,从而达到有效的班级责任教育。
4. 家校联动,形成家校责任教育新机制。家庭是对学生责任教育良好基地。把班级责任教育渗透到家庭责任教育中,让学生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做饭洗碗、打扫清洁等),分解家长的劳苦、生活的艰辛。给爷爷奶奶洗脚、修指甲,给父母揉揉肩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从生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对孝老尊亲、爱惜家庭主动形成责任感。
5. 学校定期组织班级开展责任教育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学校每年开展烈士陵园清明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学习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责任精神。还例如:学校成立学生“小卫士”清洁队对学校周边进行垃圾清扫,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生存环境,形成环保责任意识。
班级责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百年树人的重心,是现时时代的必然要求。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重在科教,更重在高尚的人格品质。学生个体责任意识的增强固化,会促进全民全社的责任感。大到爱国、爱民、遵守社会公德,小到爱家爱工作。故而,责任教育应从小做起,班级责任教育要注重意识培养、管理科学、行动落实。
参考文献:
[1]刘世保著.责任教育研究与指导[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文茂著.责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郑小兰著.勇于承擔的孩子最优秀[M].朝华出版社,2009.
[4]齐学红著.班级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雷云,吴林思,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第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