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引种适应性研究
2018-07-24张云峰
张云峰
(晋城市林业局,山西 晋城 048000)
凤丹牡丹(Paeoniaosstii‘Feng Dan’)属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高产出(5年生产量可达4 500 kg/hm2,综合效益9×104元/hm2)、高含油率(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丰产期长达几十年)的特点,经济效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凤丹牡丹主要分布于山东省、陕西省和河南省等地,生长条件宜凉畏热、喜燥厌湿,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pH值6.5~7.5)为好。
为了丰富晋城市的树种资源,调整特色经济林的品种结构。2014年,晋城市华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凤丹牡丹”进行栽培试验。通过观测比较不同条件下凤丹牡丹的产籽量和生长指标,探寻其在晋城市的最适栽植条件和栽培模式,以期为其在晋城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指导。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晋城市阳城县演礼乡新庄村,地理坐标为112°11′~112°37′E,35°12′~35°40′N,海拔650 m~1 100 m.年均温11.7 ℃,年均日照时数2 400 h,年降水量627 mm,无霜期180 d.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从山东省荷泽市引进的2年生凤丹牡丹苗圃苗。
2.2 处理方法
2014年9月下旬,从山东省荷泽市调苗,用300倍~500倍的“生根粉”浸泡5 min~10 min,捞出凉干。在栽植点用铁锹向土壤深插25 cm~30 cm,然后摆动铁锹,使形成5 cm~10 cm缝隙,把苗木放入缝隙中,扶正植株并踏实土壤。
2.3 试验设计
密度处理:同肥料(农家肥+复合肥)同套种模式(不套种)不同密度4组,分别为5×104株/hm2(株行距40 cm×50 cm),4.16×104株/hm2(株行距40 cm×60 cm),3.33×104株/hm2(株行距50 cm×60 cm),2.08×104株/hm2(株行距60 cm×80 cm).
施肥处理:同密度(2.08×104株/hm2)同套种模式(不套种)不同肥料4组,分别为不施肥、施农家肥、施复合肥、施农家肥+复合肥处理。
套种处理:同密度(2.08×104株/hm2)同肥料(施农家肥+复合肥)不同套种模式4组,分别为无套种、套种红薯、套种黄豆、套种玉米。
2.4 测试指标及统计方法
定期测定成活率(保存率)、株高、冠幅和产籽量,重复测试20株,采用Excel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密度对凤丹牡丹产籽量的影响
不同密度处理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密度处理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苗木栽植1年后,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苗高达27 cm~28 cm,密度对苗木成活率和苗高的影响不大。栽植3年后,密度为3.33×104株/hm2(株行距50 cm×60 cm)条件下,产籽量达到1 275 kg/hm2,高于其它栽植密度,且保存率和苗高也高于其它栽植密度。
3.2 施肥对凤丹牡丹产籽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施肥处理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
由表2可看出,苗木栽植后第1年,生长量差别不大。栽植3年后,农家+复合肥处理的产籽量为1 300 kg/hm2,高于其它处理,保存率、苗高和冠幅也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
3.3 套种模式对凤丹牡丹产籽量的影响
不同套种模式处理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套种模下凤丹牡丹产籽量的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套种模式对苗木栽植后第1年生长量的影响较小。栽植3年后套种黄豆模式的产籽量达到1 200 kg/hm2,高于其它处理,保存率、苗高和冠幅也均高于其它套种模式。
4 结论与讨论
晋城市适宜凤丹牡丹生长,可以推广种植。凤丹牡丹在晋城市的适宜栽植条件为:密度3.33×104株/hm2(株行距50 cm×60 cm),施用农家+复合肥、套种黄豆模式。以3.33×104株/hm2为初植密度,盛果期冠幅大、重叠率高的情况下,需适当减少株数。豆类植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可将大气中的氮素固定于土壤中,具有绿肥的作用。因此,套种豆类可提高凤丹牡丹的生长量和产籽量。笔者研究重点侧重于栽植适应性,对凤丹牡丹在晋城市稳产丰产的最佳条件和模式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以丰富晋城市的树种资源,调整特色经济林的品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