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7-24张小丽
张小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61)
0 引言
血液净化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食物中毒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及免疫吸附等。近年来临床关于血液净化治疗中并发症事件时有报道,因此加强血液净化技术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室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收治50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8.3±13.3)岁,10例肾盂炎,10例肾病综合征,18例高血压合并肾病,12例肾病综合征。另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血液净化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7-73岁,平均(58.5±13.6)岁,11例肾盂炎,9例肾病综合征,17例高血压合并肾病,13例肾病综合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不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实验组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措施,具体方法: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我院参照卫生部2010 年颁布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了病例管理、感染管理制度、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主要成员包括各区责任组长、科室质控员和护士长等,定期对血液净化室的相关工作进行考评。第二,规范专业操作技能。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彻执行无菌规范,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临床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第三,控制感染。一是机消毒管理,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后,使用含氯消毒剂500 mg/L彻底消毒清洗血液净化机外部。如血液净化机发生血液污染,可使用一次性布将血迹擦掉,并使用15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晰。二是患者分区管理,将血液净化室分为治疗区和公共区两个部分,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需进行传染源筛查,从而排除梅毒和乙肝等传染性病毒感染问题。三是环境管理,区别开血液净化室与其他科室,保证治疗区域干净、安静,控制好血液净化室的湿度和温度,并保证其光线充足,进入血液净化室的人员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 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为76%,两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情况分析(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实验组热源反应发生率为2%,感染发生率为2%,对照组热源反应发生率为18%,感染发生率为24%,两组患者热源反应和感染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热源反应和感染事件发生率分析[n(%)]
2.3 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实验组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5.38±2.01)分,对照组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0.29±2.31)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754,P=0.000)
3 讨论
血液净化室是医疗单位内传染高危人员较多的科室,因而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血液净化治疗程序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这就对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2]。血液净化室内设备和仪器相对较多,且操作和日常管理过程中风险性较大,技术性要求较高[3-4]。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对患者潜在的各项感染指标加以筛查,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5-6]。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实施分级管理,也更加符合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特征[7-8]。针对于血液净化治疗设备实施日常消毒管理,设备使用前后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晰,及时排除仪器设备污染问题,也是血液净化室质量控制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