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临海:打造立体化燃气安全防护网

2018-07-24李明伟

中国安全生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临海市瓶装钢瓶

李明伟

临海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长三角经济圈南翼,是区域和人口大市。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燃气钢瓶逐渐被管道燃气所取代,但因其移动方便,目前临海市的老城区、农村以及出租房、餐馆等仍在大规模使用。据统计,临海市现有燃气企业10家,其中,瓶装燃气企业7家,流通钢瓶55余万只,日供气量约70吨,服务人口约90万,瓶装燃气使用人数占全市人口总数达75%左右。 为彻底解决瓶装燃气行业低、小、散和管理难问题,2017年以来,台州市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以临海市为试点,落实瓶装燃气企业、配送点、送气服务人员三级监管责任,在浙江省首创实施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十二分制”,打造立体化燃气安全防护网,真正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管无缝隙。

检查瓶装燃气配送点

构建三级闭环管理体系

临海市针对原先瓶装燃气企业、配送点、送气服务人员三者独立运营而监管缺失、管理较为混乱的状况,注销了全市15家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的燃气经营许可证,由瓶装燃气经营企业申请设立配送点,作为企业下设的集中配送网点,对配送点不再单独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配送点是燃气服务的中间环节,跟瓶装燃气企业的层级监管一样,对上接受瓶装燃气企业监督,对下监督送气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送气服务人员作为企业的员工,统一分派到配送点,形成了企业管配送点、配送点管送气服务人员的层级关系。

日常运行中,配送点的工作职责包括组织送气服务人员开展入户安检工作和配送信息扫码工作,配送点每月对送气服务人员进行1次巡查,重点检查违规叠瓶、非法储存、未落实气瓶置换等,每年开展两次燃气安全宣传活动和4次应急演练等活动。

“以前企业、供应点、送气工是互不干涉、互相独立的,出现的安全漏洞比较多,隐患也比较多。我们希望建立一个三级的管理体系,企业管供应点、供应点管送气工,这样一级管一级,形成闭环。”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晓明表示。

为落实主体责任,燃气主管部门与企业、企业与配送点、配送点与送气服务人员均签订年度燃气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企业与配送点签订配送管理协议,配送点与送气服务人员签订送气服务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形成层层抓落实的管理体系。目前,临海市7家瓶装燃气企业、23个配送点、322名送气服务人员均已完成签约,明确了各方职责。

不久前,临海市创新推出“十二分制”管理办法,即设置1分、2分、3分、6分、12分5类分值,对瓶装燃气企业、配送点及送气服务人员存在的违规行为量化计分,实现分级处罚、量化管理。如对燃气企业发生事故、送气服务人员违法储藏燃气瓶等严重违法违章行为,给予一次性扣12分处理;对年度扣完12分的燃气企业、配送点,立即停业整顿;扣完12分的送气人员,立即收回服务证,三年内不得从事送气服务工作,形成对整个瓶装燃气行业领域监督考评问责的高压态势,实现了量化监督。入户检查对居民用户来说是免费的,这样做能够确保临海市气瓶每季度都能做一次普查,把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依据台账,相关责任可倒查,可追溯。

在送气人员的记分制中,除了未履行上述职责会被扣分外,还有私自进行气瓶倒灌、非法储存气瓶和将专用三轮车转借他人用于送气这三项“高压线”,一旦触及任何一条,都会被直接扣除12分。叶晓明告诉记者:“2017年10月,一名送气工在公司载了15瓶燃气往尤溪镇方向送气,送了8瓶后,天色已晚,他便载着7瓶燃气回到自己家中。当天傍晚,尤溪镇机关干部开展日常消防安全大巡防时,在这名送气工家里发现了电动三轮车上没送完的7瓶燃气,便立刻将此事通报给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后来这名送气工因非法储存燃气被拘留9天。”

扣分对送气人员的影响很大,对被记12分的送气人员,相应的处罚措施也很严厉,上报主管部门并进行全市通报,还要取消其送气服务资格,其他燃气企业不得再次接收且3年内不得从事送气服务工作。

建立行业“一式化”体系

在行业制度方面,出台《关于做好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临海市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指导行业工作开展。同时,完善各企业、站点制度建设,要求各燃气企业及配送点重新梳理《员工日常管理规定》《门卫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反恐怖防范管理制度》等,做到制度统一公开上墙,方便查询。

企业送气员工统一着装,送气服务时携带身份证和《临海市瓶装燃气从业人员送气服务证》,使用送气专用三轮车(俗称“小黄车”),悬挂临海燃气服务牌,明确企业名称、投诉电话、服务编号等,配备两个灭火器,塑造清晰、规范的燃气管理行业形象。

此外,在行业配备上,按照《城镇燃气行业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要求每个企业配备一个微型消防站并加强二道门、监控视频、安保装备、一键报警等装置配备。全面开展钢瓶产权置换,为每只钢瓶制作二维码“身份证”,送气服务人员统一配备智能手机,开展配送、回收扫码登记,实现对钢瓶充装、储存、销售使用、检验、报废全过程跟踪追溯。截至2018年8月底,临海市辖区内共置换钢瓶55万只,已基本完成燃气钢瓶产权置换。

打通燃气安全“最后一公里”

日前,临海市召开瓶装燃气安全管理部署暨培训大会,300多名送气工现场接受了一场严格的考试。在现场,送气工们首先接受了有关煤气使用安全、配送操作程序、钢瓶维护等内容的培训。随后,一场严格的考试拉开帷幕。大家拿起手机打开APP,扫描配送住户的钢瓶二维码,输入配送相关信息,即可完成考核。考核不通过还有一次补考机会,否则将取消送气资格。

2017年以来,先后有600余人次参与了类似这样的培训,除此之外,还在临海市范围内广泛宣传燃气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用气、安全防护及事故救援等应急处理常识。目前,已发放宣传册22万余份、燃气安全使用手册3万余本、海报2000余张。

此外,临海市充分发挥全市322名送气服务人员作用,改变以往将钢瓶送到用户家即完成送气任务的模式,免费入户对用户的用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安装调试,涵盖燃气钢瓶、燃气器具、三件套等10项检查内容,填写《临海市瓶装燃气入户安检登记表》,由用户签字确认。将“入户安检”纳入企业考核内容,要求对工商业用户每年检查不少于6次,居民用户每年检查不少于4次,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引导临海市燃气用户更换阻燃防爆燃气管,政府补贴15元,用户承担15元。如邵家渡街道发动27个村集体购买安装阻燃防爆管,安排厂家统一更换。截至目前,已完成阻燃防爆管更换318608户,更换率达83.3%。

浙江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考察临海市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目前,临海市已建立燃气安全联管联查制度,常态化开展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2017年9月以来,共对燃气企业检查指导250余次,开展上路巡查90余次,整改经营问题385项,扣押违法钢瓶300余只,处罚企业两家,取缔供应站1家,拘留送气工两名并收回服务证,基本形成了高压整治态势。

猜你喜欢

临海市瓶装钢瓶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性质分析
《你的婚礼》新瓶装旧酒,达咩
临海市白水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临海市古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妈,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吃的了!
12-20升大容量PET瓶装式吹瓶机
一种特气钢瓶防误拆装置以及特气钢瓶更换方法
钢瓶为什么涂成不同颜色
如何扑救石油液化气钢瓶火灾?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