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的思考
2018-07-24黄秀凤
黄秀凤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兴建游泳馆,开设游泳课程。游泳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强化训练,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巨大的体能消耗和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一些初学者内心对水的恐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克服对水的恐惧,激发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及对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高校进行游泳教学时的心理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游泳教学正常进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 心理训练在游泳教学中的作用
1.1 端正学生对游泳教学的态度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游泳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甚至是体育教学中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更难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高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课选修项目时,往往是因为个人兴趣或一时的好奇心选择游泳课程的,但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失去学习游泳的原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深学生对游泳这个运动项目的了解,使之深刻的了解到学习游泳不仅是为了完成体育学业课程,也是为了强身健体,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更是为了通过游泳课程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要加强学生游泳学习的思想建设,为今后的游泳教学减少阻力。
1.2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高校游泳教学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高校的生源,来自于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有些有一定的游泳基础,有些从未接触过游泳。对有一定游泳基础的学生来讲,课程教学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但就零基础的学生来讲,游泳教学必须先克服对水的恐惧。当游泳初学者身体入水时会感受到水的浮力和压力,会本能的产生恐惧和紧张。如果无法消除学生的这种恐惧和紧张,学生可能会迅速产生对游泳学习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学生放弃学习游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帮助学生适应水中的环境,消除对水的恐惧,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心理基础。许多人认为游泳学习的技能少,对体能的要求又不大,实际很容易学,这是对游泳的误解,其学习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且由于水的阻力,极短时间的水中运动也会消耗很大的体能。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克服。
1.3 提高学生对身心活动的控制力
学生在实际游泳学习的过程中,要承受巨大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动作或者技巧时,必须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不能产生丝毫的放弃念头,同时,学生的身体还要承受过度的体能消耗,这时就要学会自主地对身体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会对其训练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训练,如学生心理活动水平太高,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精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差;心理活动水平太低时,容易产生肢体动作缓慢。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时刻能够协调身心力量。
2 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原则
2.1 循序渐进的原则
实际教学在进行心理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运动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切勿急功近利,给学生造成无法逆转的心理伤害,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游泳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游泳运动的兴趣,以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爱好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可以采取障碍—克服—调整的训练方法进行逐步的、循环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慢慢减轻对水的恐惧感,直到消除。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心态的变化,引导学生不要因为一点小成绩的取得就夜郎自大,但还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保证学生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游泳水平。
2.2 主动性原则
游泳教学中的心理训练都是建立在自觉主动的学习的基础上的,心理训练必须是学生本身愿意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若学生本身是排斥的,那将很难进行。心理训练的本质是通过外部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影响,引导学生的心理发生正向的变化,从而建立起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心理训练中去,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游泳教学的特征,针对性的设计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建立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态度。(2)要对学生学习游泳的态度进行端正,让学生认识到到学习的重要性及部分环节的困难程度,提前做好心理准备。(3)由于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阶段学习的快慢不一样,教师要注意学生心态的变化,引导学生不要产生自满的情绪,以免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2.3 区别对待的原则
现在高校生源差异明显,学生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发展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为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及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训练计划要具有针对性。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出针对的训练方式方法,提升游泳训练的实际有效性。教学是一件非常艺术且非常辛苦的工作,在进行心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在课程的开始,学生基础较差,教师要以引导、鼓励为主,消除学生对水的恐惧,但是当需要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但还要注意指正的效果,帮助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训练。
2.4 全面发展原则
游泳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游泳教学也要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即全面发展的原则。游泳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身体和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训练方案的设计,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 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方法及策略
3.1 放松练习
放松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呼吸的节奏,放松全身肌肉,控制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将身体状态调整至训练的最佳效果。我们都知道,游泳是一项对体能消耗极大的运动,尤其是初学者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发力技巧还很不娴熟,很容易产生体力透支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暂停训练,进行全身肌肉和神经的恢复性放松训练,调整呼吸节奏,迅速恢复体力与精力。因此,进行周而复始的训练,即游泳—体能透支—放松训练——恢复体能——游泳的循环模式下,逐渐熟悉放松训练的技巧和形式。例如,在进行蝶泳教学时,由于蝶泳的动作技巧所致,学生很快就会感觉体力透支,这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训练状态,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可以采用坐姿从上到下依次放松的方法。这里要强调的是许多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放松练习时无法有效的做到肌肉放松和呼吸调节,也不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进行反复的教学,多频次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放松练习对游泳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如果有必要可以让学生将手放在教师身上,体会调整呼吸和放松肌肉的具体情况。放松练习是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重点,教师必须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示范、纠正。对初学者而言,放松练习的进步是很难的,教师要多以积极的语言进行表扬,批评的话语很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谨慎使用。
3.2 帮助学生回忆技术动作
技术动作回忆这种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游泳教学活动进行回忆,能够有效的实现肢体与头脑的结合。技术动作回忆的心理训练方法其核心在于学生通过训练过程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然后以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从而达到训练强化的效果。因此,动作表象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他会直接影响心理训练的开展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多进行示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不断地加深脑海中的动作表象。当然学生在强化练习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确保动作的准确性。例如,在蝶泳教学时,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语言提示,帮助学生回忆训练动作,并在水中进行动作表象的实际操练。这样,教师的语言既可以控制学生操练的节奏和规范程度,又可以调动学生脑海中的动作技能表象,一边思考,一边操练,又一边根据教师的提示语和表象进行改正,实现了体脑的完美结合。
3.3 增强信心的心理训练
在实际游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尤其是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学时,一旦发现学生的心态发生变化,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时,一定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及时以心理训练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列举成功案例等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恢复信心,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的情绪对游泳教学效果有很多大的影响,如果整体情绪低落,教师要就学生的进步进行重点的表扬和肯定,特别是信心严重缺失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重拾信心。这样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变化,重新燃起学习游泳的信心和勇气。
4 结 语
高校游泳课程实施心理训练是必须进行的环节,对游泳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不仅是消除学生对水的恐惧,更是要给予身心的放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进行游泳学习和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游泳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确保游泳教学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