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考证研究
——以绍兴市经济较发达乡镇为例
2018-07-30丁海洋钱芳斌
丁海洋,钱芳斌
(1.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再上新台阶,做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工作。占全国人口 70% 的农村是群众体育事业开展的关键,更是全民健身工程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体育社团是指农村内部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通过特定关系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现实功能的,自发形成的一种体育群体结构。在农村开展体育社团,能改变农民以自发性、零散性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能有效改善因农村体育组织缺乏而导致的农村体育人口低下、农村体育锻炼氛围不足、农民健身意识薄弱等现象,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但就目前而言,尚无专门研究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其进行考证研究,寻找促成引导和组建农村体育社团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农村开展群众体育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绍兴市各区农村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选取诸暨(大唐镇、店口镇)、柯桥(杨汛桥镇、钱清镇、福全镇、齐贤镇)、上虞(松下镇、道墟镇)等8个乡镇的部分农村体育社团成员为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报刊、文献、专著,收集有关农村体育社团组建的研究资料,对农村体育社团的引导和组建建立初步的框架。
1.2.2 问卷调查法 对8个乡镇的部分农村体育社团成员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6份,回收率95.75%,其中有效问卷706份,有效率92.17%。
1.2.3 访谈法 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与部分体育社团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获得相关资料 。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农村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
2.1.1 计划经济时期 1950年5月《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提出,在全国实行“普遍民兵制度”。1956年6月,国家体委和青年团中央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农村体育必须依靠青年团组织。当时由团支书、民兵队长负责领导,小学体育教师和复员军人担任技术指导,是20世纪50年代农村体育中的常见现象 。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国从农村到城市,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由于民兵组织在农村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故成为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和参与的基本单位。1961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则明确提出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应结合民兵工作的要求。因此,民兵组织和共青团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体育社团最早的组织形式,更是农村体育社团的基石。
2.1.2 市场经济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体育也不再一成不变的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由于世界形式由之前的“革命与战争”转换成为“和平与发展”,加之市场经济的大力开展,民兵和共青团组织形式的农村体育逐渐开始解体,因此一种“自组织”形式的农村体育形式得到发展。由于自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下农村体育社团的“自组织”才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身的体育组织。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市场经济时期农村体育社团的主要特性。国家和政府只是从法律、监督和服务等方面替他们制定界限,一切事项由农民自己做主。
2.2 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2.1 引导及组建农村体育社团的必要性分析 (1)是农村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种形式体育社团的建立使农民在农作之余,身心得到缓解和放松,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通过参加和观赏体育运动,激发农民爱国、爱家乡的情愫。有效发挥农村体育社团的效力,使农村建设树立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促使大多数村民自发走入体育社团进行体育锻炼,释放各种压力、形成良好性格。为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2)《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纲要在农村得以实施。农村体育社团的建立,使农民拥有一个完善自身健康的组织,实现个人体育价值观,同时农村是群众体育事业开展的关键,更是全民健身工程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农村村民的全民健身,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2.2.2 引导及组建农村体育社团的可行性分析 (1)国家体育战略部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再上新台阶,重点培育和扶持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其组织动员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能力水平,为农村体育社团的组建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在经济上,国家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据资料显示,2011年中央对“三农”投入1万亿元,同时取消各类农业税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 476元增加到2017年的13 432元。2018年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国家将安排60多亿元的投资,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这无疑替农村体育建设解决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3)国家体育文化建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获得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权,激励着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的热情,并通过体育运动了解体育文化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这将有力促进农村体育社团的建设和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2.3 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初步了解,将影响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本文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初步拟定了6个一级因素,经与专家商讨后确定4个一级因素,即生理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心理调试需要和自我价值体现需要。外在因素经询问专家意见后将政府机构支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和社团骨干影响设定3个一级因素。同理,依据一级影响因素并结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初步拟定33个二级因素,并将其设计成为问卷,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和确定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影响因素。
2.3.1 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1)生理需要,是个体参加体育锻炼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一个需求。通过表1得知,增强体质(95.72%)、保持身体健康(88.76%)、延缓衰老(78.13%)、改善睡眠(70.59%)是影响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和组建的内在生理需要占比较高的因素。这说明成员对健身和强健体魄的需求是组建农村体育社团生理需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将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和改善睡眠确定为生理需要的影响因素。(2)社会交往需要。由表1数据得知,多结交朋友(80.17%)、扩大社交面(79.02%)、增强社会活动能力(68.17%)和提高生活品味(66.67%)占比较高。可见,社团成员对通过体育交友和提高品味是农村体育社团组建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多结交朋友、扩大社交面、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和提高生活品味认定为是影响农村体育社团组建的内在社会交往需要的影响因素。(3)心理调试需要。由表1数据可知,心情愉悦(83.58%)、缓解压力(80.07%)、陶冶情操(80.03%)、增强心理承受能力(77.86%)、保持年轻心态(72.96%)占比较高。由此可知,调节心情、缓解压力等因素是人们参加体育社团心理调试需要的主要原因。(4)自我价值体现需要。从表1数据得知,展示自己出众的一面(87.25%)、增强自信心(80.55%)、发挥个人潜能(75.18%)、培养竞争意识(73.42%)、锻炼坚强意志(70.59%)和重新认识自我(68.17%)是影响自我价值体现需要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1 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影响因素一览表
2.3.2 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机构支持。现阶段农村体育社团的组建都是通过政府机构来成立的,因此,政府机构在农村体育社团的组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社团成员将与政府机构相关的场地器材建设(80.13%)、资金投入(77.86%)、相关政策支持(68.17%)、宣传力度(67.67%)、组织竞赛活动(66.58%)认定为影响农村体育社团引导与组建的外在因素。(2)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农村体育社团的组建不仅仅是为了农民自身的体育锻炼,更是为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只有建设好农村体育文化,才会有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之后的体育锻炼中,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研究中发现,社团成员认为体育运动推广(90.11)、丰富体育文化生活(89.34)、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3.28)、维护社会稳定(70.23)、参加运动和竞赛(62.13)是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的影响因素。(3)社团骨干影响。社团骨干人物的意志和行动,在农村体育社团的活动中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稳定体育社团、促进全民健身都有着很强的导向价值。在调查中发现:吸引他人参与(82.15%)、提高运动质量(78.36%)、维持社团稳定发展(75.19%)、保持成员人际关系(68.12%)是社团骨干对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外在影响因素之一。
3 结 语
本文从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入手,初步建立7大一级影响因素,分别为内在影响因素中的生理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心理调试需要和自我价值体现需要,外在影响因素中的政府机构支持、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和社团骨干影响及7大一级影响因素下的33个二级影响因素。本文所构建的农村体育社团引导及组建的影响因素只是初步的尝试,力争客观、可行的分析其引导及组建的原因,但影响因素是否齐全,影响因素的现实性如何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