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高校扬琴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7-23沈颖颖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扬琴素质教学方式

沈颖颖

摘 要:最近几年,很多艺术类的高校都开设扬琴专业,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当前多数高校扬琴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学生横向对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本建设缺乏创新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高校扬琴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扬琴教学改革

扬琴是一种优雅的艺术,是一种传统的乐器,其美妙的韵律带给人舒服的感觉。因此,我国各大艺术类高校都陆续开设扬琴专业,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进行高校扬琴教学改革,否则就会影响高校扬琴教学专业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要推进扬琴教学改革,应该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合理的设计教学课程;增强教师资源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巩固高校扬琴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实践平台。

1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合理设计教学课程

首先,在高校扬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区别,对于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增强训练、提高教学要求。而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要求,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1]在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只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他们在学习时有较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校扬琴教师来说,为了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他们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是可以在开展教学课程前来讲解课程,进而使不懂乐器获得学生和初学者结合自己的个人爱好,选择适合的乐器来学习。[2]对于有些学生选择选修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这些学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式以及文化知识等等,使学生可以学会一些最简单的乐曲,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扬琴也能够作为学生的爱好之一,而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

2 增强教师资源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学工作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是教师,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乎教学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是较高的,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反之,如果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其教学水平是不理想的。而高校的扬琴教学的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更多新的挑战,让教师感觉到在新形势下的责任感。[3]新时期,开展扬琴教学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程,不管是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还是组织安排人员、布置设备场地、选择曲目,以及搜集整理信息、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关联等等,都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有效的工作方式,而且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教育者,首先自身要进行教育,高校扬琴教学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要教学相长,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中吸收教学所带来的营养成分,为高校扬琴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3 进一步巩固高校扬琴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实践平台

平时的锻炼和学习是为了可以灵活的应用,所以在传授有关扬琴的音乐知识时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扬琴作为乐器之一,在演奏技巧和方法上,必须要加强基本功的联系,掌握各种演奏技能,这样才可以熟练掌握演奏技术,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演奏出优秀的扬琴作品。为了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乐器进行演奏,建立表演平台,采取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练习和演奏。[4]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注重开设合奏課程以及重奏课程进行实践。一般实践教学主要划分为两种,分别是舞台实践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主要是通过合奏课、专业课以及重奏课的形式进行实现,在集体课教学中重奏课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在课堂实践中,所有学生都有演奏的机会,并且演奏风格不是特定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的演奏风格,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加强对音乐感知的起到。而舞台实践也属于实践教学的一种,相对于课堂实践而言,舞台实践具有更多的正规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为观众演奏扬琴。舞台实践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举办班级小型音乐会、专业汇报以及参加学校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等等,学生在正式进行表演前必须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表演过程是对学生的考验。[5]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舞台表演经验,加强他们对舞台演奏的感受,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提高自己在扬琴方面的学习自信心。演奏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是将技术上升成艺术的平台之一,这也是高校扬琴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

4 结语

高校扬琴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学校改革的优秀经验,还需要教师积极钻研,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投入到扬琴教学改革中,在保存以往经验的前提下,创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不断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薛文丽.论高校扬琴演奏的实践教学——以扬琴即兴伴奏教学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8(09):227.

[2] 孙倩茹.关于高校扬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7,30(09):362.

[3] 张强.试谈当代高校扬琴教学[J].文教资料,2015(29):37-38.

[4] 周邦春.扬琴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5(18):177-178.

[5] 木其乐.高校扬琴教学中应凸显的三个环节[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01):94-97.

猜你喜欢

扬琴素质教学方式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