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的辽宁省高校国际化建设探析

2018-07-23石淇萌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石淇萌

摘 要: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辽宁省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能够顺应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辽宁新一轮振兴。在“双一流”建设中,国际化发展成为各高校实现世界一流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探究辽宁省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化发展来助推“双一流”建设,实现辽宁新一轮振兴,从而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发展;辽宁振兴

1 辽宁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状

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辽宁省仅有两所大学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和两所大学的重点学科被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辽宁省拥有大批优质高等教育学府,但在国内乃至世界的竞争力却明显不足。此次公布的名单更意味着,我省要大力推进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教育建设,注重学科内涵建设,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升师资教学科研水平,以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未来的“双一流”建设中博得一席之地。为实现辽宁新一轮振兴,我省高校必须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规划教育对外开放与布局,完善和推进高等教育高度国际化,进而增强我省高校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我国早日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贡献一分力量。

2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涵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作为国家文化传播战略,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能够吸纳国际优秀的文化来到中国。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从教育的角度促进国家间交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主要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意识以及创建学校的国际化氛围。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高校排名体系都是以国际化发展作为主要的测评指标。因此,国际化发展自然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路径。

目前,在国内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中,国际化发展主要从教育理念、师资、教育资源以及学科专业四个方面进行国际化发展。辽宁省高校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拓教育对外开放新道路,推进国际化在省内各高校的发展,以早日跻身“双一流”行列。

3 国际化助推“双一流”建设的具体路径

3.1 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即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通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我省高校能够有效地引进国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深度学习国际一流学术机构的科研方法,进而能够将国外优质的教学科研系统地融入本土教育中,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情,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前,省内多所高校都与国际上各类学府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国际高校是否为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的项目是否为实质性的学术科研项目,合作的深度是否能够达到有效融合,这些方面都有待改革。省内高校只有与国际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才能有效地推动国际化发展,才能真正地进行“双一流”建设。因此,省内各高校应当为国际化合作制定“世界一流”的合作标准,杜绝鱼龙混杂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国际化的教学建设项目,国际化的科研合作项目,以及国际化的合作伙伴项目等都可以助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以推进“双一流”建设。

3.2 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吸引海外优质师资也是重点工作之一。优质的国际化师资意味着高校教学与科研队伍拥有具备国际学术前沿水平的一流专家和学者,能够领军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從而推进“双一流”建设。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自1980年建校以来,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就能给跻身QS世界大学排名第49位。研究该所大学的发展战略,引进国际化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科研团队是其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香港城市大学多个院系的主任都曾是世界著名学者或者是国际上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这些优质的国际化师资对大学的学术和科研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进国际化师资建设还能够帮助各高校了解国际评价标准,参与国际教学评估和认证,能够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制定。

除引进海外优质师资以外,将本土教师送到国际一流学府进修也是高校将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将本校优秀的教师送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可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研方法和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助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建设。

3.3 培养国际化拔尖人才,加强学生国际交流

“双一流”建设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成为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重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将本校的学生送到国际一流大学进行短期和长期的交流学习,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国际意识,日后以创新的意识服务于社会,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各高校还应该吸引海外优秀学生来到辽宁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交流,促进中外学生的良性交流,为本土学生拓宽视野,激励学生学习与成长。

4 结语

“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顺应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各高等学府工作的重心。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经济的重要部分,应当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博得一席重要的地位,为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做出贡献。加强实质性国际交流,建设优质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拔尖人才,是提高我省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我省高校进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对外教育,以平和的心态,推进国际化发展,以坚定的步伐,进行“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亚萍.加强高校教师国际化交流,推动“双一流”建设[J].科技中国,2017(07):45-48.

[2] 李晓述.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与“双一流”建设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1):359-360.

[3] 水玲玲,周姗,李文辉,周国富,聂瑞华.“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院国际化发展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7(S2):7-9.

猜你喜欢

双一流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