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舞蹈创编

2018-07-23张汝琳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群众

张汝琳

摘 要: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舞蹈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成员,也逐渐变得多元化、大众化。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群众舞蹈因其不设限的参与形式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接触舞蹈享受舞蹈的机会,使舞蹈这门高雅的、曾经仅属于小众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了解,但贫乏的素材积累和较为薄弱的舞蹈知识成为限制非专业人士创作能力的突出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群众舞蹈的现状,针对群众舞蹈所面向的群体及其创作特点,对群众舞蹈的创编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群众舞蹈;创编

1 群众舞蹈的现状

群众舞蹈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群众就是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功能和区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设了大量的文化广场,[1]群众舞蹈从乡村走向了城市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自娱性较强的舞蹈,茶余饭后的广场、街道、空地等都能成为人们表演的舞台,也成了我们城市生活的亮点,其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健身操和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为主要类别,使人们在感受舞蹈艺术独有魅力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陶冶心灵、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群众舞蹈的发展也因其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2 群众舞蹈所面向的群体

群众舞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因其独有的艺术特性和丰富的题材,逐步成为更多团体所选择的艺术表达形式。

2.1 退休人员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增长,人们从温饱问题的解决发展到如今追求文化和精神上的富足。在这个大前提下,艺术作为文化的传承方式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并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以及全民健身等口号,群众舞蹈三者兼具的作用也促使其成了半生忙碌后退休人群娱乐健身的首选,因此退休人员逐渐成了群众舞蹈的主体。

2.2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个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人才危机,为了让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文化,各大企事业单位开始在艺术领域中冲锋陷阵,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精神形象,也通过群众舞蹈这样的表现形式来强调集体的概念。

2.3 青少年

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审美教育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分支,舞蹈所具备的美育功能也成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当下,学生对美的认知已逐步上升到精神层面,单纯的专业学习已无法满足校园生活的需要,因此,很多学校以舞蹈选修课、舞蹈社团等形式来丰富校园文化,以符合当前形势的学校教育。[1]

2.4 舞蹈爱好者

在舞蹈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喜爱舞蹈的群体亦日益壮大,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而出,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为此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让喜爱舞蹈的人展现自我,在这样的信息时代,更多的舞蹈爱好者因此而衍生,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模式。

3 群众舞蹈的创作题材

群众舞蹈作为一种人们生活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应脱胎于群众,因此选择生活类的写实题材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使观众产生共鸣。如今能够快速抓住观众吸引眼球的热门话题,大都依托于真实的环境和人物,离不开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当群众舞蹈的选题是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所提炼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精神价值时,所创作的作品才能够有的放矢,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砖瓦。题材的选择除了写实还应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差异性有所变化。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结构造就了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舞蹈选材和创作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创作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具有深刻表现力的舞蹈作品。

4 群眾舞蹈的创作特点

4.1 平衡舞蹈技术与群众身体的局限

经过历史长河中的跌宕起伏,舞蹈艺术对身体的开发和使用已经非常的成熟和全面,各种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也时常被应用在不同种类的舞蹈作品中,以提高作品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群众舞蹈的参与者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学习和训练,身体无法达到完成这些技术技巧的条件,因此在创作群众舞蹈作品时,不能只注重舞蹈技术层面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演员的身体制约,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根据所塑造的角色和表达的主题立意选择形象鲜明的、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并将创作出的动作简单化、重复化,使作品角色鲜活、主题清晰,适合群众欣赏和演绎。

4.2 时代特征和当地特色的融合

如前文所提,群众舞蹈展现着群众的真实生活,而生活的真实性是需要创编者充分挖掘所处的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传统的文艺形式和本地生活素材,并结合所处的时代特征进行创作,以反映这个时代、这个地域人民的生活风貌。创作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时,首先要深入了解所选地区的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本地舞蹈的动律动态,为舞蹈作品奠定基础,然后结合时代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状态,塑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理清主线阐明主题,创作发展出既有当地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舞蹈作品。例如,舞蹈《爷爷们》,以身着传统蒙古服装的爷爷们戴着墨镜鸭舌帽这样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表现集体玩儿自拍的退休生活,画面诙谐有趣,也真实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4.3 真实的情感共鸣

群众演员虽然没有专业的舞蹈功底,但却擅长表现真实的情感,表演热情高、可塑性强是他们特点,因此创作群众舞蹈作品时要充分把握演员的特质,创作出的作品应通俗易懂接地气,使演员充分理解角色以及要表达的主题,让作品人物变得生动具有灵魂。例如《进城2-返乡》,描述了三个人在火车站发生的抢票事件,情节写实、幽默,又结合了时下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演员能够清晰明了的展现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立意,观众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深切地感受到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从而感同身受。

作为群众文化的构成部分,群众舞蹈也从另一方面展现着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大环境的渲染下,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程玉,朱蒙.浅谈群众舞蹈发展现状[J].文艺生活,2013(11).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冰上舞蹈搭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