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混声合唱《黄水谣》

2018-07-23费树发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作品分析

费树发

摘 要:合唱《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混声合唱作品,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曲式分析,演唱分析和指挥分析进行系统的阐释,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混声合唱;作品分析;艺术处理

1 合唱作品分析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光未然词,冼星海曲。这是一首混声合唱作品,全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并且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气概。作品风格颇具民族色彩,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精神。

2 曲式分析

《黄水谣》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由呈示段、展开段、再现段构成,带有前奏、间奏和尾奏,主调建立在降E大调上。

前奏(1~5):引入呈示段的旋律动机,直接带入情感,下方左手采用双音的长音持续和柱式和弦构成,表现黄河奔流之势。

A(6~40):呈示段,此乐段由两个对比关系的非方整型乐句构成的收拢性乐段。

a(6~20):此乐句可划分为7+8的两个乐节,第一乐节(6-12),旋律声部大量运用二八和附点音符,旋律线呈抛物状。左手伴奏采用上行的四十六分解和弦,增强流动感,描绘了黄河波涛汹涌之势。第二乐节(13~20),第二乐节与第一乐节为变化重复关系,表现了河流的奔腾湍急。

间奏(21~22):伴奏采用四十六音符和附点音符,下方低音持續。

b(23~40):此乐句与前一乐句是引申关系,可划分为(8+10)的两个乐节,第一乐节(23~30),左手伴奏声部发生变化,上方为下行的四十六音符,下方为上行的带附点音符,增强音乐的冲突感和张力,表现开筑黄河的庞大画面。第二乐节(31~40),左手伴奏声部下方为双音的长音持续,上方为上行的四十六音符,与a乐句相呼应,最后收束于主音。

间奏(41~44):由一系列的柱式琶音构成,上方为二八节奏与单音,音乐逐渐下行,为B乐段的展开作铺垫。

B(45~46):展开段,此乐段与A乐段是引申关系,材料来源于A乐段。左手伴奏声部上方为下行的长音持续,下方为上行的长音,音乐形成张力,并运用琶音记号,表现气氛的紧张、压抑。在第48小节处开始四个声部的齐唱形式,描绘了敌人入侵,百姓遭到残害,惨无人道,表达了此处的悲痛、凄凉之感。到第51小节,左手伴奏声部以柱式和弦为主,音乐结尾构成开放性的乐段。

间奏(57~61):运用一系列柱式和弦,增强了音乐的色彩感,为再现段的出现作铺垫。

A(62~75):再现段,简单再现,织体有所变化,以62小节为核心音型,下方低音持续、上方为琶音的柱式和弦,采用主体材料作为终止,和声为正格终止,巩固调性。

尾奏(76~81):旋律声部为一系列的柱式和弦,旋律线条由上及下,和声终止(V-I),给人以收束感。

3 演唱分析

《黄水谣》这首作品的呈示段为女声二部合唱,展开段开始为男生二部合唱,之后为四个声部的齐唱形式。再现段又以女声合唱结尾,声部的进入层次分明,演唱此作品需要用厚实、沉重的演唱音色,进而要求合唱团员发声位置靠后,音色保持一致,这首作品的难点在于附点音符的演唱。在节奏节拍方面,二拍子与四拍子切换使用,作品速度偏中庸,节拍稳定感强,旋律线条明显,起伏有致。呈示段、展开段、再现段的音色和音量需要特别注意;呈示段具有抒情性风格,日本侵略之前百姓富足,安定和谐,辛勤劳作的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田野间一片丰收的喜庆之景,演唱此段声音优美、明亮,声音相对靠前。展开段,敌人入侵,百姓惨遭伤害,情绪喷涌而出,表现了悲伤、激动、怨恨的情绪,演唱时有力、沉稳,声音靠后,需要强调字头及咬字,表现咬牙切齿之愤恨。再现段,情感更加沉稳、深沉,表现黄河依旧奔腾,但人民生活一片惨淡、狼藉,演唱音色低沉、沉闷。下面将这首作品需要强调的部分加以特别的说明,作品一开始情绪悠扬欢快,“河流万里长”一句演唱需运用循环呼吸,将欢快的情绪送出去,流畅饱满,b乐句开始需将附点音符突出强调、演唱到位,断音不断气,需特别强调“香”字的归韵,运用头声,突出声母“ang”。展开段的咬字,以及字头字尾要多加处理,紧张而有力,开始需用叹气的演唱方式,“奸淫烧杀 一片凄凉”一句情绪喷涌而出,之后强后即弱,表现凄凉之感,“扶老携幼”演唱时需要表现一步一步艰难行走之势,把此处附点音符的感觉演唱到位。“回不了家乡”处的男高音为弱力度的半声演唱,渐渐收音,弱下来最后回到再现段,运用凄楚的、历尽沧桑的情绪表现物是人非之感,最后结尾的妻离子散需表现出激动的情绪,情绪保持,钢琴慢慢进入。

4 指挥分析

《黄水谣》这首作品分为三段,三段的情绪都各有不同,指挥也应有不同的处理。呈示段情绪悠扬,展开段变化较大,是戏剧性的,再现段为凄楚的情绪,呈示段与再现段基本用控制性挥拍,展开段大量运用实拍的打法,指挥前奏要有明显的预备动作,速度较快,不拖泥带水。呈示段速度稍快,音乐风格流畅,这部分情绪流畅,旋律线条的高位与低位起伏有致。“奔腾叫啸如虎狼”一句,应运用带附点的顿挫打法,旋律线条由高到低;“开河渠 筑堤防”一句连贯不换气,之后较强力度的舒展开来;“男女老少喜洋洋”采用六度跳进的旋律线条,喜字用顿挫拍打法,轻轻一点,动作小。展开段开始为男声二部的进入,拍点清楚,沉重有力,可以用夸张的力度,或握成拳头指挥,这里的“遭了殃”可以打顿挫拍,“奸淫烧杀 一片凄凉”要打出不换气的连贯动作,之后强后即弱,左手提示女低声部的进入,到最后一句速度稍快,动作有明显的拍点,然后换控制性挥拍,渐慢。再现段的指挥预备拍要给深,慢吸,表现出凄楚的情绪,这里特别注意“忙”字的附点音符,“妻”字要稍加强调,打成分拍,最后一句“妻离子散”打下下拍,引导歌曲的渐慢最后结束,右手收束的同时,左手给出预备拍,提示钢琴伴奏的进入。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作品分析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