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元素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中的提升作用
2018-07-23秦铭伟
秦铭伟
摘 要:从表演学的角度来看,戏剧影视文学的舞台剧实践课程可以看作是一种表演素质练习课程,对戏文专业的学生在剧本创作、人物塑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有了表演艺术元素的融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辉。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教学中,能够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融入表演元素,准确地把握表演元素的精髓,可以增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灵活性。本文通过将表演元素中的“七力”融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中所能体现的优势,以及在借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表演元素;七力;教学
表演艺术不仅能够帮助戏文专业的学生在创作时塑造深刻的艺术形象,而且有助于他们训练形象思维,包括把握适度的状态、把握注意力的分配、把握“拟态交流”、把握“真实交流”、把握“感受力”。目前,不少大学都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讲授专业基础课的同时,还引入了表演课加以辅助。这无疑对立志将来准备从事戏文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表演艺术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身就有着紧密的关系,把表演艺术深入融合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去,为我们培养人才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思路。
仔细算来,表演元素有很多种。这里着重分析梁伯龙提出的“七力”原则,对将“七力”运用在戏剧影视文学教学中将起到怎样的效果和助力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表演元素中的观察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观察力是演员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他们通过观察生活、观察人物来塑造角色,创作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能力,对日后戏剧人物的创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细致入微地去刻画戏剧人物。例如,在塑造人物时,往往一些细节上的行为习惯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如果演员具备了观察力就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细节,手、脚、眼神等一系列细节要素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同理,戏文专业的学生写剧本的能力是基本功,未来如果可以从事本专业,也离不开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的基石是写作能力,但如果学生不仅有一双会写的手,还有一双懂得观察的眼睛,并且能把观察到的细节落实到笔头,作品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和拔高。
在课堂上,我们会运用到表演元素中的一些练习的手法,如观察动物练习、观察人物练习等,其中观察人物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职业、年龄、性别、人物特征一一展现出来,并对其加以指导,让学生切切实实向人物靠近,只有这样,其观察人物的过程以及表现的过程才是丰满的,未来落在笔头的人物才是栩栩如生的。
2 表演元素中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心理意识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它的工作属性具有“当众性”。在这种当众性的环境下,工作者的心态和肢体动作都会不自然地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当众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同时也要让自己带有一点兴奋感,面对工作能够有表达的动力和欲望。同时,注意力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注意力并不是只关注自己眼前的工作,而是要时刻注意观察合作伙伴的行为和动作,才能更好地完成配合。例如,在教学中,我们会选择小品片段让学生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完自己的台词就左顾右盼,像是完成了自己的台词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完全不懂得配合共同完成创作的其他同学,注意力只在自己的台词和行动,这对于需要高度配合的戏剧舞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注意力的训练增强的是学生的心理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要有配合的意识。这一点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就业都显得非常重要。
3 表演元素中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想象力对演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模仿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对角色的理解中,才能塑造出让观众记得住的角色。例如,《大宅门》中白景琦的饰演者陈宝国先生,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完全融入角色中,将自己想象成白景琦,也可以说,自己就是白景琦,才将角色演绎得那样栩栩如生,甚至很多观众在电视上看到陈宝国时,往往叫不上来他的真名,却能记住他是白景琦。对于戏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一样,需要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素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戏剧作品。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框架里。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舞台剧创作,想象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创作剧本中的人物需要想象力去展开,舞台剧的创作需要想象力让人物“活”起来。
4 表演元素中的感受力提升学生的敏感度
感受力是一个演员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感受力是指受到外界各种事物刺激后,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所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能力。其中观察力是感受力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因为观察力建立在感觉和感知的基础上,直接影响演员的感受效果。正所谓“形现神开”“容动神随”,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感受力的高低。我国戏曲艺术家都非常重视感受力、表现力的提升。特别是舞蹈演员,他们特别强调肢体的灵活性和弹性,只有这样,塑造出来的艺术人物形象才会可观可感,感染观众、打动观众。
在课堂中,感受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切实地去“真听、真看、真感受”,只有让他感受到练习中人物的真实想法,才能让他在创作时更加真实,对信息的捕捉更加敏感,在生活中刻意留心某种状态下的身体或者心里的感受,对感受做记录,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调取。
5 表演元素中的判断与思考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活动链条就是判断,在表演创作中,学生如果可以在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判断和思考,就又具备了从事戏剧工作者的另一个素质。在练习中,我们会给学生加入一些特定的场景并伴随场景随时改变命题,其实是一系列的思想活动。例如,在练习中可以设定为在商场,看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鞋子,要求售货员拿一双自己可以穿的号试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去看一下鞋子的具体材质以及做工,穿在脚上也非常合适,于是你决定要买下来,此时改变规定情境告訴学生这双鞋的价格非常高,但是销路又特别好,只剩下这一双,如果不买很可能再来的时候就没有了,但是如果决定买就面临着钱不够或者要刷信用卡等问题。如此情境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在短暂的交流中,内心的思考和判断可能已经历经了很多个来回。但是如果在舞台上,想要像在生活中一样去思考判断,就很难展现,尤其是学生在创作剧本时想要很好地描写这一系列思考判断的过程,是很见功夫的。因此,课堂的练习显得尤为重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作出更加细腻的作品。
6 表演元素中的适应力提升学生的准确判断力
适应力在表演中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要求表演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舞台上一切人或物所给出的刺激,并且能够快速适应进而展现出所饰演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因此,适应力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反应。这里提到的准确是最难把握的。所谓准确,就是正确或者对的另外一种说法。在舞台上,如果对手的刺激被理解错误就很容易出现舞台事故,造成相反的结果。那么,在剧本创作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冲突不能够相互适应,也很难让阅读者理解剧本的意思。
7 表演元素中的表现力提升学生的创作魅力
一名出色的艺术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先天、优秀的形象条件,还需要后天的不断的努力,如多方面的艺术素养、深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扎实的创作基本功,特别是一名演员的优雅气质与风度,会让其魅力增加不少。演员的外部体现是准确、鲜明、生动。但一切的基石都来自演员内心的支撑,内心的体验非常重要,演员不能沉迷于自己的表演体系之中,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表现的人物在观众面前展示出来,并且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觉得震撼。我们常说一部作品如果在结束时没有带给观众一定的思考,没能在主题上得到升华,这部作品就是缺乏意义的。因此,心里想,还要能把想变成行动。很多学生在创作剧本时往往总是想得很好,真正做的时候就笔下无神,甚至写着写着自己也觉得缺乏趣味。因此,借鉴表演元素中的表现力对提升学生的创作魅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都是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理解,戏剧舞台实践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并不是培养成熟的演员,而是让戏文专业的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去看待创作,使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