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编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

2018-07-23肖倩芸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赣剧

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自诞生以来就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弋阳腔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声腔的唱腔,弋阳腔和青阳腔两个声腔构成了赣剧高腔体系。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县的弋阳腔是我国高腔戏曲的始祖,青阳腔作为弋阳腔在流入安徽青阳时派生出来的主要支脉,除了融入了自身特色之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赣剧改编《临川四梦》中的剧目《还魂记》(弋阳腔)与《紫钗记》(青阳腔)为例,通过研究改编赣剧版《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将改编前后的剧目进行对比,对赣剧弋阳腔与青阳腔的音乐特点进行深入探究,为促进赣剧的传承和发展作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赣剧;《还魂记》;《紫钗记》;音乐特色

1 赣剧版的《临川四梦》的概述

赣剧是深受江西人民喜爱的大剧种,是鄱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赣剧改编和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剧目,其中具有特色的舞台表演、多种多样的声腔和器乐,无一不使人印象深刻。《临川四梦》作为中国戏剧剧目的经典之作,不仅赢得了中国学术界的注重,还以外文翻译版的剧本获得了西方学术界的称赞。

原版《临川四梦》剧情创作来源于汤显祖暮秋之年在为自己寻求墓地时做的一场梦,年轻时的自己在梦中分别遇见了《紫钗记》中的霍小玉和李益,《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南柯记》中的淳于棼和瑶芳,《邯郸记》中的卢生和崔氏,在梦中与各个人物交谈后,从而展开了“钗园”“寻梦”“尽情”“生悟”四折剧情故事的创作。石凌鹤改编的新版赣剧共有《紫钗记》(青阳腔)、《南柯记》(弹腔)、《邯郸记》(海盐腔)和《还魂记》(弋阳腔)4个不同的故事,4种声腔。其中将原版《牡丹亭》改名为《还魂记》。4个故事改编的内容大致遵循原版,只对部分剧情进行了缩减,集中表现戏剧的主题内容,改编后的《紫钗记》为7场,《南柯记》和《邯郸记》为8场,《还魂记》为9场。

汤显祖的作品是我国戏曲文化的优秀遗产,同时江西是汤显祖的故乡,是他创作《临川四梦》的灵感之地。江西的音乐家们怀着对汤显祖的敬意,在南昌举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活动”中,由著名戏剧家石凌鹤根据原版“临川四梦”中的一些剧目进行改译,以及黄文锡对部分曲目进一步改编和完善,改编版的赣剧《临川四梦》在音乐创作上对一些传统的戏曲声腔进行改革,例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弋阳腔与青阳腔。这次改革对高腔的滚唱有着较大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一些音乐创作上以及在表演的处理和舞台设计等方面有了更加细致的编排,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因素,通过别出心裁的改革唤起观众对戏曲的青睐。

代表剧目的剧情简介:第一,《还魂记》的剧情简介。《还魂记》是石凌鹤对原版《牡丹亭》的改译,剧情符合原著,只换了剧名,原版剧情来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其中的故事十分离奇。杜丽娘是封建家庭中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从小受到父母的教育成为一名贤惠端庄的淑女,她受到当时封建社会的禁锢,不能追求思想上的自由,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因为她无法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没有情感寄托的对象,她的青春和梦想将埋葬在深闺之中。杜丽娘心中郁结着浓厚的情感,这种长期积累的情感使她陷入对爱情的痴想中,由于痴想,杜丽娘为情感而做梦,因为去庭院游玩而做梦,在梦里遇到了素昧平生的柳梦梅,对他一见钟情,被他打動,并与柳梦梅热烈地相爱了一场,梦醒后杜丽娘生病了,由于长期郁结在心,病情未能得到治愈而香消玉殒。3年后柳梦梅在花园拾得杜丽娘生前画像,痴情呼唤与丽娘鬼魂相见,人鬼相恋,杜丽娘由此起死回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找到了自己渴望的爱情。

原版《牡丹亭》全剧共55出,剧情悲喜交加,前28出为喜剧,后27出为悲剧,赣剧改编后的《还魂记》集中对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刻画,将其缩减为“训女延师”“香闺闹塾”“游园惊梦”“寻梦描容”“言怀赴试”“秋雨悼殇”“拾画叫画”“深宵幽会”“花发还魂”9场,删去了原版中起死回生后的情节。

第二,《紫钗记》的剧情简介。《紫钗记》是汤显祖在前作《紫萧记》基础上修改润色后完成的第一本传奇,该剧情节借鉴唐代传奇《霍小玉传》。女主人公霍小玉是歌姬之女,出生低微,与唐代诗人李益相遇,被他的才华、感情所打动。李毅拾得霍小玉落下的紫玉钗,以玉钗为聘礼托媒求婚,婚后李益高中状元,从军立下功劳,卢太尉为笼络李益将他招为女婿.由于卢太尉的阻挠、李益的软弱,霍小玉与李益只维持了8年的感情,李益终究另娶正妻,霍小玉为爱情奉献了全部,为李益着想甘心为妾,由于对自己身世的自卑感和对李益忠贞不贰的感情难以圆满,她绝望地出卖了紫玉钗,将卖得的百万金钱抛撒大地,之后相思成疾感染重病,在豪杰之士黄衫客的帮助下,李益才与染病已久的小玉重逢。

原版《紫钗记》注重铺张情节,剧情篇幅冗长曲折,主题不够突出。黄文锡改编后的赣剧《紫钗记》删去了黄衫客这个人物,加入了“合卺飞书”这场戏,场次也发生变换,由讲解者串词,简要解说,使主题更加明确,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在唱腔运用中也更能表现赣剧曲牌的特色。改编后分为“堕钗灯影”“合卺飞书”“折柳阳关”“边愁寄诗”“卖钗泣玉”“恩威逼债”“怨撒金钱”“钗合梦圆”几个场次。

2 改编后赣剧《还魂记》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

2.1 改编后《还魂记》的音乐特色

(1)在节奏和曲调上有了较大发展。《还魂记》第三场“游园惊梦”杜丽娘的唱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中,[1]谱曲者对“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4句滚唱,以传统曲牌音乐为基础,作出较大的发展,由原来1/4拍子的流水版改为2/4拍子的正版,丰富了旋律,每两句唱词之后加入重句帮腔。[1]第七场“拾画叫画”在柳梦梅唱段的中间部分加入了昆曲的清雅音调,用一段低声吟诵的清唱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在第八场“深宵幽会”杜丽娘的唱段中改变了传统曲牌节奏简单、旋律单调的唱法,采用弋阳腔代表性曲牌[香罗带]编写,旋律优美,滚唱句极具特色,打破了1/4拍流水版一字一音的规整。

(2)改编后的歌词更加通俗易懂,紧扣主题。石凌鹤作了部分曲牌改写和歌词改译,[2]其中将原版杜丽娘唱段中两支曲牌[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改译成[桂枝香][前腔],[皂罗袍][红纳袄],在不改变原著词意的基础上改译了原著中不易理解的词,如将“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改为“妩媚春光,吹进深闺庭院”,使歌词更能为听众所接受。同时,石凌鹤重写了一段唱词,去掉了原来照搬的昆曲[大红袍]曲牌中与剧情无关的唱词,重写的唱词与剧情紧密联系,歌词照应全剧主题。

(3)增强了演唱对剧情的渲染。在第三场“游园惊梦”杜丽娘唱段每两句唱词后加入幕后重句帮腔,使唱词更好地渲染春景的诗情画意;在第九场“花发还魂”柳梦梅与杜丽娘与众花神的一段唱腔中插入了梦梅与丽娘对唱、众花神齐唱,烘托了激动和热烈的气氛,歌颂了全剧的主题。

2.2 改编后《紫钗记》的音乐特色

(1)演唱形式加入不同音色的对比。在第一场“堕钗灯影”开幕唱段“春光如昼夜如年”中,以青阳腔横调曲牌[步步娇]编写,运用了男女混声齐唱和男生齊唱、女生齐唱三种形式的对比,用活泼明快的旋律较好地渲染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热闹情景。

(2)多用男女生伴唱渲染气氛。第三场“折柳阳关”的唱段“挥泪送征夫”中开始两句运用男女生伴唱拉开帷幕,提前营造出李益与霍小玉离别的愁绪和悲凉氛围,该唱段的最后几句亦用了富有节奏性的男女声伴唱,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坚定的爱情,照应了全剧的主题思想。在第七场“怨撒金钱”唱段“粪土这百万黄金何足怜”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也运用了男女声伴唱,结尾以男女声齐唱的幕后伴唱形式出现,倾诉了霍小玉遭受打击后的悲痛之情。

(3)注重句尾音乐的作用。在第一场的唱段“春光如昼夜如年”的结尾部分曲调在原版传统曲牌最后三小节处将前段后两小节的音高提高八度,使情绪更激烈;在第六场卢太尉唱段“却笑书生强项前”将唱腔句尾音改为低音乐器演奏的小过门,将卢太尉阴险毒辣的性格刻画得非常到位,同时去掉原唱腔句尾过多的帮腔,精心处理句尾唱腔音乐。

(4)丰富的调性色彩。在第三场李益与霍小玉唱段“挥泪送征夫”中,在后半部分散板转入正板后其中的“自分居以姿色取,极欢之际悲中途”两句用了暂时的转调手法,由G羽调式转入下属四度D羽调式,使唱腔更能表现男女主人公分别时的哀愁。

参考文献:

[1] 陈汝淘.赣剧史话[M].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8,31,152.

[2] 陈俐.南昌大学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学术议论文集[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29.

作者简介:肖倩芸(1997—),女,江西新余人,研究生,从事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

指导老师:徐美玲,叶峰

猜你喜欢

赣剧
新媒体环境下赣剧进校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现状、困境及传播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赣剧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
地方戏曲进江西中小学校园的探索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论赣剧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
斧头将军(赣剧)
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剧照
赣剧情缘
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一种实践——以江西鄱阳赣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