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展馆空间中数字影像创作模式与思考

2018-07-23贺琳雅

艺术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影像展馆多媒体

摘 要: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快速发展,在当今大型的展览展示活动中,影像艺术作为一种前沿的艺术形态,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以多媒体影像装置为载体,数字影像体现了不同艺术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成为大众的文化交流形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知识性与人文性。本文试从展馆空间中数字影像创作的发展、创作模式及创作阶段的现状特征出发,通过对行业内创作模式的反思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展馆空间数字影像创作的价值体现及出路。

关键词:展馆;数字影像;多媒体;创作

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受众观察与接受世界的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来,数字影像大规模出现,声光电影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改变了展馆空间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传统展示手段,出现了多样化的多媒体影像装置,集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新的体验,影响了国内展馆空间的设计与创新,增强了展示空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在展馆中,利用数字影像展示的内容不受时空限制,以形象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让观众观看展示内容,具体的载体形式主要取决于展示主题与展陈方式。比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展示的国宝《清明上河图》,不同于传统绘画的展示,利用三维动画让静止的绘画动起来,以数字影像还原北宋都城的城市风貌和當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与原作的30倍比例,将房屋、桥梁、城楼、车船、行人极为形象地呈现出来,直观且生动地再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就目前国内大型展馆空间数字影像的发展而言,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等空间已呈现出类型多样化,比传统影片更能呈现其科技性特征。从展陈平台及展陈形式的特殊性出发,球幕、360度环幕、空间成像、交互式内投球、增强现实等技术屡见不鲜;在播放技术层面,需要全面甚至较为前沿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大量的数字影像载体不仅需要结合边缘融合、AR、VR、幻影成像、体感感应等技术的应用,同时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如多台投影机、后台系统、感应系统、动感交互系统、人像捕捉系统等。所以,展陈空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要求数字影像的创作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创作模式与现状特征

在不同的展馆空间,数字影像的创作模式也不相同,其普世性与人文性层面受限于展示主题。文化类、博物馆类、思想教育类展览展示能呈现一定的人文内涵和普世价值,政府类、科技类、娱乐类因其功能定位,人文性有限,其中一部分数字影像的创作以愉悦性为主,缺乏深刻性,除了部分特殊项目(纪念类、法制类),较少触及甚至刻意回避社会问题,尤以业绩展示类展览为主,追求高大全式的和谐美好,部分项目甚至成为业绩展示工具,普世性与人文性价值较低。就整体而言,数字影像创作的知识性不容忽视,知识总量较大,传播方式先进,利于观众接受,直观且震撼,寓教于乐,是展现知识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接受比例不高,影片的传播力度有限,大部分知识在其他展项中往往因为参观时间短、趣味性弱而被忽视。多媒体载体的观赏性与互动性强,数字影像的创作在各类展馆空间中受重视程度依然较高,发展迅速,且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因此更不能忽视其创作的重要性。

就其目前的创作模式而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内容型。该类型主要是以汇报式、形象式呈现,比如一些现代大型城市规划展览馆中,数字沙盘、3D影院等展陈空间。以数字沙盘为例,通过声光电、图像、三维动画以及计算机程控技术,运用数字投影实现区位特点,以动态的地幕视觉效果结合墙幕数字影像,惟妙惟肖地展示城市发展状况、宏伟壮阔的城市规划布局,营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清楚地展示出城市未来的宏伟蓝图与美好愿景,把展览的功能与艺术形象通过科学技术完美结合。

第二,创意型。该类型主要以视效式、故事式为主要表达方式。比如,运用在一些博物馆、科技馆、科普馆的创意展项——幻影成像,此展项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相结合,将所拍摄制作的影片或全三维影像投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景观模型中,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达到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的效果,给参观者留下较为形象的感受。再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浙江馆展示的直径为8米的青瓷莲型巨碗,该演示系统主要依靠穹顶投影和实物升降共同营造,内部机械装置系统结合计算机程序控制,随着四周观众站台的升起,伴着悠扬的音乐,青莲瓷碗内的水面上便会出现数字影像光影演示,实现魔术理念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带游客体会远古文明,以及现代跨海大桥的澎湃气势,体现浙江省在有限空间内的无限发展,也被誉为“宛若天成”。

第三,互动型。以观众体验式为主,通过数字影像的呈现与科学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有较好的感官体验。比如,结合数字影像呈现较为普遍的虚拟漫游,该展项是虚拟现实(VR)技术的重要分支,这种虚拟漫游可以使观众在一定的空间内游览风景名胜,该展项是在多维信息的空间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的信息环境,带给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沉浸感。同时,展览展示中数字影像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游戏、动感电影、体感交互等高科技手段来增强体验,用影像内容强调观众与展项的互动交流,在观与感中调动观众的参与主动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影像创作,整体空间设计中的展项确定后,其主要的创作过程是先进行前期调研,查找整合资料,结合展项的具体特点,确定创作方向与创意点,进而进行具体内容创作,撰写脚本大纲,确定拍摄或三维及CG动画等制作方向。对于不同的展项,其创作过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展项的具体特征。

目前,基于多样化的多媒体展项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数字影像创作,行业内已涌现出诸多具有创新意识与艺术性的作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呈现出以下普遍的特征:

第一,理论缺失,针对展馆空间的数字影像创作,没有成型的理论支撑,大多靠创作人员的经验摸索。

第二,同质化现象严重,汇报罗列型、创意故事型依旧占据主流。评判标准雷同,内容质量以被服务方意志居多,观众口碑体现较少。

第三,传播形式受到一定限制,同行(投资方、制作方)间互相借鉴较多,自发性创意受限制,同时观众间很少自发传播,互相推荐往往只因为其趣味性。同时观众群体特殊,多以参观团体为主,往往对青少年群体具有吸引力,被动式接受较多。

第四,内容更新受限,因多媒体装置艺术的创意性与互动性,其投入较大,公益性展览展示居多,时间久了没有新奇感。同时,大型展馆空间一定程度上易受政策影响,比如文旅产业、文化产业、数字影视、美丽乡村等政策,一定时期内其倾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相关展馆空间数字影像的创作方向。

2 模式思考及行业趋势

基于内容型、创意型、互动型三种主要创作模式,近些年展馆内数字影像内容的创作在迅速发展同时,依旧受到诸多限制,甚至遇到瓶颈。要想打破僵化固定的创作思路,需要进一步转型与提升。

从内容制作层面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手段仍存在制约内容表达的问题。比如,一些展览展示空间AR、VR类影片剪辑节奏过快,未充分考虑留给观众足够的体验时间;CG类影片成本过高,制作周期长;同时大量的影像内容依然存在包装过多、利用大量视频素材、模板包装创意雷同、忽视参观群体观影感受等问题。现阶段展馆空间内数字影像的创作,评判形式以被服务方主观感受为主,以内容准确传达、不出错为底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意的表达。从制作方层面考虑,目前的创作模式中,大公司屈指可数,行业内不断出现模式相似、内容同质化、创造力与创意力有限的作品,同时创作中屡次出现大小制作公司之间业务外包,资质借用、共享的行业弊端,制约了数字内容创作的良好发展。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创作者自身素质方面,行业内不乏一些优秀、专业功底扎实的创作者,有些创作者本身具有较好的影视创作专业背景,对作品整体的创作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依旧存在创作者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优秀的作品凤毛麟角,作品千篇一律,亮点极少的问题。同时展馆行业内大部分综合类公司是由建筑装饰、系统集成及其他相关行业转型而来,该类公司对内容创作重视程度不足,相对更注重装饰、设备、系统等造价更高的部分,影片及相关内容创作成为辅助,只能依托专业影视制作公司、数字科技公司进行数字内容产品外包,多媒体展项方面也以技术为主,重视创作团队培养,但话语权有限。

因此,针对展览展示空间的数字内容创作,虽然创作中依旧存在各种问题,但短期内市场还将继续铺开:

其一,由于精神文明需求的提升,大众文化的传播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文引导,声光影电形式包装更加直观,极强的沉浸感与代入感易于观众接受。

其二,现有城市规划展示类項目面临城市迅速发展的情况,也将有更新换代的局面。

其三,近年来,国家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多领域的相关政策继续放开,将会持续出现新的热点主题,文化产业、旅游行业持续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文旅文博类、科普科技类项目将继续增加,朝着品牌化、精品化方向创建大型文旅项目。

3 创作模式出路探索

提升展馆空间数字影像创作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既是提升我国展馆行业专业水平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展馆空间是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场所,数字影像的传播力度、广度、深度都是不容低估的。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自由性、多元化与交互性特点的基础上,需要更加重视内容创作,进一步提升核心创作者的综合水平,从整体的沟通表达、文案创作、画面构思、情境设置上出发,结合展项特色进行创意的展开。同时,思想内容也要更加注重创意表达,不求面面俱到的汇报式影片,而要创作创意型、故事型、微电影型影片,更加重视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等内涵的创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各种艺术门类的交融已经体现在展馆空间中,对于数字影像内容的创作来说,必须用一种全局化的眼光、跨学科的视角结合社会热点、兴趣点,让作品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国际性语境。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2] 孔达.试论博物馆对外展览建构国家形象的价值与路径[J].东南文化,2018(05).

[3] 冯节.展示设计[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

[4] 唐芃.新媒体艺术在世博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分析[J].中国美术,2014(03).

作者简介:贺琳雅(1988—),女,江苏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数字影像展馆多媒体
岩画保护,数字影像数据库来帮忙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浅谈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