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文化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启示与借鉴

2018-07-23倪丹丹李小华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法国一带一路

倪丹丹 李小华

摘 要:“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远景下,文化交流与文明融合赶上了“加速度”。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法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研究法国文化政策,借鉴法国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的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使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特色、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法国;文化政策;“一带一路”;文化传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迎合全球化浪潮的必然,是繁荣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必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必然。”《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贸易,创新方式方法,阐释好中国特色,让全世界都能听清中国声音,使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探索中,法国对我国来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法国文化对外影响力

提起法国,我们不陌生,香水、浪漫、大餐、时装,几乎成了法国的代名词;更有雨果、巴尔扎克等为世人所熟知,外国人眼中的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法国让世界各国的人都对它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面的、积极的,这就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作为文化大国的法国,它有着强大的软实力,那便是“法国的时尚、奢侈品、烹调、葡萄酒、优美风光和法国文化的吸引力……”

法国哲学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有目共睹。法国的思想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思想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人类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它是古典主义的发源地、启蒙运动的中心,一直以来引领着世界文学、哲学、 艺术和思想的潮流;法国文化名人众多,俯拾皆是;法国的首都巴黎曾经是迄今依然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甚至是文學、艺术和知识的代名词,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士。[1]

法语作为法国官方语言,曾是贵族语言和高雅的象征,在欧洲各国贵族间曾掀起一波学法语的热潮。长期以来,法国借助语言,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构建起集官方、民间、非政府组织于一体的文化推广体系,如法国文化中心,法语联盟,法语高等教育署,留法学友俱乐部,中法文化年等。其中,创建于1883年的法语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旨在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现全球有1100多个机构分布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员多达50万。可见法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 法国文化政策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法国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环境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得益于法兰西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而且得益于法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政策。[2]在法国,文化政策是重要国策之一。

法国文化政策从总体来看,基本可概括为以下几项特征。

2.1 国家管理

法国文化政策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国家管理,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国情相似。1959年成立法国文化部,总揽国家文化事务,从此国家管理文化有了专有部门。坚持国家在文化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确保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法国历届政府一贯的主张。法国首任文化部部长马尔罗提出,国家要为支持文化事业和文艺创作采取一切立法和行政措施。[3]在国家主导型文化管理模式下,政府为法国文化发展与传播指明了整体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把握了文化发展与走向的总体脉络,实现了宏观布局。

2.2 文化外交

法国一贯十分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甚至把它上升到了外交的高度,即所谓的“文化外交”。甚至在外交部设了专门的对外文化交流机构:文化关系总司,并有一系列政策工具予以支持,包括语言与文化宣传、对外视听建设、翻译出版资助、文化季/年活动、高等教育推广等。[1]文化长久以来都是法国外交影响力的核心。法国人曾说,“文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支撑、是我们的企业在国外市场取胜的前提,是法国立足于世的核心”。

2.3 以法语为载体的法兰西文化

法国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法语的输出与推广十分重视。法国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法国文化协会,为各国法语教学提供教师,并为各国的法语教师提供赴法进修的奖学金。同时与多国合作推广法语节目:在泰国开设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转台;与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合作开通了法语卫星电视,向全球传送法语节目。[4]她建立了遍布世界的语言文化网络,以普及法语,推广法国文化,逐步构建起集官方、民间、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一体的文化推广体系。

2.4 文化例外

谈到法国文化政策,其中的文化例外政策是不得不说的。随着面对新兴国家文化外交的强力竞争,同时也遭受美国文化的挤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首的欧盟成员国为保护本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提出“文化例外”,并在法国的倡议下发表《共同行动纲领》,旨在应对美国对欧洲文化市场的冲击,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强调文化产品和服务享有例外权。[5,6]在捍卫本国文化方面,法国的态度十分明确。法国认为,文化产品不是市场上交易的一般性的商品,强调“文化例外”是法国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原则。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法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法国坚持文化例外原则的根本目的所在,它被法国政府确认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长期国策。

3 法国文化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启示与借鉴

当今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输出是增强本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与对外文化传播。但同时一个国家文化国际影响力,不仅取决于该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取决于它有效的传播手段。法国的对外文化活动自始至终都开展得十分红火,其文化大国形象深入人心,这跟它积极的对外文化行动不无关系。21世纪的数字革命给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发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一带一路”工程带动着文化项目蓬勃发展,这些都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远景下,文化交流与文明融合赶上了“加速度”。[7]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法国的文化政策给予我们某些启示。

3.1 正确认识文化,拓展文化内涵

发展文化、传播文化,首先要明确文化的范围,才能有方向性地去传播它。文化并不是狭隘的单一形式,而是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法国文化部前高级官员雅克·里戈说:“我们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从书籍和电影贸易直到科技成果的传播。”文化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可以派生出多种面目,如消费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媒体文化、企业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致力于去发展、去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方面。在发展与传播文化过程中,不能将文化简单地认为是文学与艺术的综合,局限在狭义的文化层面上,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文化内涵,做到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文化。

3.2 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实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市场机制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只有在与群众和市场的结合中,才能使文化艺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人才在观众中樹立起形象和影响,才能让观众认可。[8]加大市场机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创作出让广大观众喜爱的作品为目标,让群众来检验,让消费者来评价,这是我国文化走出国门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3.3 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一直颇受重视。国际授权业协会主席查尔斯·里奥托认为,品牌是文化产品的重要标识。法国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非常好,爱马仕、香奈儿、纪梵希等品牌不仅风靡于法国国内,更是走出了国门,打响了国际品牌,深受各国追捧。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品牌的缺失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我国文化贸易中存在的一个严峻现实。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文化市场上大量产品出现了主题、内容、风格的趋同性,只有品牌才是文化产品独一无二的标志。[9]只有创立真正独属于我国文化贸易的品牌,建立高品质的内容,我国在国际营销中才能取得先机。

3.4 加强立法,完善配套政策

完善的法制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营造了一个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我国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度依然不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作者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成为了我国众多数字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10]

为此,文化部应积极负责确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法治环境,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3.5 借助汉语传播文化

语言是各国文化联系最便捷的纽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法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一个庞大的语言文化传播网络,它以法语为载体传播法国文化,建立法国教育国际协作署、法国文化协会,与多国合作开通卫星电视,向全球传送法语节目。目前我国孔子学院正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坚持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语言学院,积极与各国政府、企业合作,扩大孔子学院的分布,但也不可急进,盲目追求数量。稳中求进,逐渐建立遍布世界的语言文化网络,普及汉语运用,以推广中华文化。

3.6 有针对性的输出文化

法国制定清晰的、有针对性的地区对外文化战略。在推广文化、对外交流中,首先根据一定原则确立分类标准,针对各国不尽相同的特征,将目标国或地区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对外文化政策,有针对性地输出文化。法国的这种有目标、有方向性的文化输出策略启示我们: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输出的文化也有所不同。每个国家情况都不同,在文化输出上也当有所区别和侧重,这就需要针对目标国国情制定专门的文化输出策略。

4 结语

进入全球共享的时代,我们的舞台是国际化舞台,我们的视野是全球化视野,我们的话语是国际化语言。我们的文化也不应是意识形态的被动防御,而应是以文化的力量主动进行与世界对话的行动,这才是文化的巨大威力所在。[11]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推进本国文化及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积极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成,这需要长期的探索。优秀的文化应被大众所了解,我们目前亟待做的便是建立连接中国文化和国际大众的桥梁,借助当前“一带一路”所提供的平台,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输出策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彭姝祎.法国对外文化活动及其启示[J].对外传播,2010(08):17-18.

[2] 石文卓.文化安全视域下法国文化政策及其现实启示[J].文化论苑,2016(6).

[3] 沈孝泉.法国:“文化例外”是确保文化安全的国策[J].红旗文稿,2014(19).

[4] 肖云上.法国的文化政策[J].国际观察,1999(6).

[5] Marc Olivier Padis . France and Cultural Globalisation[M]. The Political Quarterly Publishing Co.Ltd.,2002:275.

[6] eremy Ahearne . Cultural Policy in the Old Europe:France and German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3,9(2).

[7] 邓海建. 2016,中国文化插上“一带一路”的翅膀[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ex.cssn.cn/wh/wh_whrd/201612/t20161227_3359799.shtml,2016-12-27.

[8] 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厉无畏.中国文化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N].解放日报,2013-07-06(7).

[10] 邓文君.数字时代法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环境构建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6).

[11] 邢晨声.文化尊严与民族自信[N].中国文化报,2017-12-07(10).

作者简介:倪丹丹,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71547)负责学生。

李小华,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语教学与中法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法国一带一路
法国(三)
法国(一)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