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美术教材中中国画内容剖析

2018-07-23曹慧

艺术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国画

曹慧

摘 要: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为对象,分析人教版中小学美术教材中中国画所占比例,并对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进行分析,以期正确引导国画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教材;中国画

1 中国画内容的比例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分别在三个学段中规定了对中国画技法及表现的教学。第二学段(3~4年级):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第三学段(5~6年级):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第四学段(7~9年级):学习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这是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技法的学习要求由模糊到逐渐清晰,深度和难度也是渐进的。笔墨作为中国画表现技法,其包含的范围广,内容繁多,也不乏很高的难度要求。在中小学国画教学中,当然应该选择最基本的笔墨技法,既不求全,也不求难,重在让学生感受国画与其他画种,尤其是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具备典型的东方绘画的艺术魅力。

1.1 第一学段(1~2年级):新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要求

总体来说,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第一学段没有以学习中国画为主要内容的课例。并且在一年级上册中关于中国画的课例和图例都没有出现。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下册有中国画的图例,但仅仅是用来作为学习一般概念的素材。

1.2 第二学段(3~4年级):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在第二学段中,中国画图片共有28幅,单从图例来说,数量还是可以的,但是只有2个以中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例。从课标来看,2个课例过于少了些,并且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领域,没有涉及中国画内容。这一现象体现了课标中第二学段(3~4年级):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主要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水墨游戏”,这一课趣味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画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的好奇心,在游戲的过程中体会墨色变化。在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彩墨世界”中的学习要求也是体验水墨变化,但主要是加入了对“色”的学习,体现了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深入。

1.3 第三学段(5~6年级):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这一学段中国画图例和课例都明显有所增加,每一册教材中都有以学习中国画为主要内容的课例,国画总数上有71幅,从造型·学习领域和欣赏·评述领域的课例来看,造型大于欣赏,欣赏·评述领域所占课例微乎其微。每一册教材中中国画课例的课时基本上都是挨着的,这样既有利于集中学习中国画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八、九、十课都是以中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时,第八课“鸟语花香”通过欣赏几位近代画家的水墨花鸟画,让学生尝试在宣纸上作花鸟画;第九课“诗情画意”中通过欣赏3幅近现代画家的作品(每幅画下面都有相应的诗句),要求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诗意。这充分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并且具有了一定的难度与深度。五年级下册的第九、十、十一课3个紧挨的课时也都是以中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并且都属于造型学习领域。第九课时写意蔬果、第十课时写意动物、第十一课时学画松树,都是以自然现象为主体,题材多元化,这样的课例安排从整体上讲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

1.4 第四学段(7~9年级)学习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这一学段以中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例只有4个,但是与其他学段相比,这一学段在欣赏·评述领域的课例明显增加。从教材整体上看,这一学段设置了单元课例的学习。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里面的3个课时都是中国画内容的学习。第一课时“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二课时“借物寓意”和第三课时“寄情山水”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2 基于中国画内容在教材中的展望

2.1 总结与反思

人教版中小学美术教材共18册,全册共285个课例,以中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例有15.5个,约占全册的5.4%。虽然对于国画课程设置内容的多寡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以什么为尺度来衡量国画内容的比例也没有标准,但是5.4%这个比例实在太过微小。中国画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设置中国画内容,开展中国画相关题材的学习活动,对传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人教版美术教材中对中国画内容的学习显然不够重视。尤其是第四学段,这个学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情感、价值观都处于即将定型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是在人教版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画的课例只有4个,这对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建议与展望

中国画教育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那么美术教材作为美术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设置的中国画内容的比例应该适量增大。在每一个学段的造型学习领域和欣赏学习领域应有规范性的设置,包括在每一学段设置的中国画内容的题材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其实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也可以适量设置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只要题材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简单的直观感受也可以称为欣赏的结果。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作为中国画学习的主题,增加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画作品;关注中国画内容的情趣性,从审美情趣的视角诱导学生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学习;继续将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融入人文主题的学习中;把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审美情趣、人文思想融合起来;适度增加中国画的内容比重,实现单元性的主题学习;版面的设计应突出主题。

参考文献:

[1]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2004:18.

[3]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18.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