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情境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变迁研究

2018-07-23杨智瑾

艺术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变迁

杨智瑾

摘 要:在现代旅游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发展现状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的考量,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族工艺的原真性,阻止民族工艺的消退和变异;二是作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旅游商品,如何价值最大化地进入市场,民族工艺在服务对象、形式、功能、审美、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以满足现代旅游文化的需求。本文探讨在这两个层面影响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变迁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机制,分析民族工艺的变迁方式和发展现状。并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客观地分析云南民族工艺的发展现状,为探讨民族工艺发展的可能性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白族扎染;变迁

1 云南民族工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云南民族工艺凝聚了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本土性文化的特色,民族工艺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式都与当地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云南民族工艺的创造往往是从适应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生存技能开始的。从材质上看,大多数是因地制宜,符合民族文化的特点,如农耕民族(白族)擅长纺织工艺,半牧半耕民族(纳西族、藏族、彝族)擅长毛纺工艺。从审美形式上看,造型、色彩、纹样、题材也因为各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同是刺绣,彝族撒尼支系喜欢几何形式的图案组合,楚雄永仁县彝族刺绣就以浓艳的花草题材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柔美含蓄的白族的主色调是清新素雅,豪放的彝族钟情的是热烈、粗犷的红与黑。

总体来看,追溯云南民族工艺的发展史,实用性和民俗审美性一直是最重要的特征。云南青铜时代的牛虎铜案既是民族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实用物,又显现出尚武、务实又严整敦厚的民族情怀。而形成云南民族工艺的地域性、多样性和原生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云南民族工艺的主体是云南本土的世居民族。他们贯穿了云南民族工艺创造、生产和消费,是民族文化的持有者和消费者。所以云南民族工艺的发展历程、分门别类、工艺技能都反映当时本地人的社会生活风貌。以大理地区白族扎染工艺为例,周城是大理地区重要的织染村,以扎染作为村民维持生计的传统产业。民国至近代,“周城传统布业主要是浸染扎染布、平面布、两面布、印花布四个品种”。主要用途是白族服装中男装领褂、女装围腰和生活用品。根据白族围腰的特点,制作一面白色、一面蓝色或绿色的两面布。扎染工艺贯穿了白族服饰、日常生活用品、传统民俗、宗教礼仪和民族节庆。婚嫁时,要有双燕、喜鹊、鸳鸯纹样的扎染方巾或被单作为信物或嫁妆,生子时要有八卦、蝴蝶等吉祥纹样的扎染头巾作为礼物,寄寓小孩茁壮成长。在农事习俗中,蓝底白花的扎染秧旗象征着雨水充足、风调雨顺。

2 旅游文化情境下的民族工艺的变迁

在现当代文化旅游情境中,文化旅游的主导是消费者和现当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云南民族工艺品的变迁,从符合本民族特点和审美的自用品向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的文化商品转换,从物质消费具体的实用品或文化商品向文化消费体验性、娱乐性的工艺过程变迁。

在现代旅游文化背景影响下,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变迁根源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政策扶持或文化自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的考量,如何最大限度地阻止民族工艺的消退和变异,保持民族工艺的原真性;二是作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旅游商品,如何价值最大化地进入市场,民族工艺在服务对象、形式、功能、审美、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以满足现代旅游文化的需求。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变迁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代表本土文化的实用性和当地民族审美的功能和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每一种民族工艺的变迁各有不同。但大致可以总结变迁的特点有以下四点:首先是工艺制作流程的可视性和参与性。随着旅游业的深化发展,文化消费的过程性体验影响了民族工艺的整体面貌,民族工艺在技术层面简化形式设计,并注重工艺流程的参与和体验。其次,民族工艺设计门类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呈现。与市场结合,关注创新、开发与创造。大理周城经历“文革”后,只有4种祖传纹样,现在发展扎染纹样可以说数不胜数,产品分门别类,日益繁多。再次,在民族工艺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弱化和复制利用,只是片段式地利用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符号,而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整体性和神圣性。比如吞口和瓦猫,在民族文化语境中,他们是镇宅神兽,是驱邪纳福的象征物,具有神圣性。但在文化旅游背景下,他们也成为文化商品、现代家居或是当地旅馆的艺术摆设。最后,技术上的革新,加工方式的多样化和分类化。为了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不同程度使用现代机器来扩大生产规模和节约成本。白族扎染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生产加工中使用了漂洗机、烘干机;剑川木雕需要机器进行初雕,减少了费工费时的制作工序。

3 大理白族地区扎染工艺的变迁

云南民族工艺蕴含了不同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旅游情境下,不同的工艺在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功能和文化内涵都处在变迁之中。本文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客观地分析云南民族工艺的发展现状,为探讨民族工艺发展的可能性途径提供参考。

3.1 传统文化内涵的变迁

扎染工艺在大理白族地区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里的武士头戴蓝底白花的扎染冠套,就可以考证扎染工艺在白族民间的盛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扎染工艺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性已经融入白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传统白族服饰、民俗习惯、宗教礼仪都有扎染工艺的身影。白族老年妇女的深蓝色系服装就是蓝染的真实写照,传统的土靛蓝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符号。当地人也约定俗成地认为,蓝染土布具有驱邪辟毒的功能。生育时,常常要缝制扎染顶头布、小方巾、衣服花帽等,为小孩祈福寄愿。在文化旅游情境下的扎染工艺完成了由自给自足向旅游文化产品的转化。扎染工艺的社会功能的转向决定扎染工艺的设计、生產、销售不再取决于本土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而更加偏向于消费主体的消费观念导向,能够驱邪的自然染料被成本低、上色快的化学染料代替。外来的染织工艺人在大理地区的形式和观念也影响着扎染工艺的形式变迁。

3.2 扎染工艺的变迁

《大理县志稿》载:“靛出太和(今大理)。叶椭圆形,花淡红色而小。茎赤色有节。植之者刈去梢及根,种其茎数节即能发生。秋初,刈叶以水浸之。至蒸发时和以石灰搅之,注于缸底者即靛也。凡染青蓝色皆用之,获利甚大。”从棉纺织布到就地取材自制染料,再到扎花、浸染、出缸、漂洗,扎染工艺保留了完整的工艺技法,被称为“中国传统绞缬工艺的活化石”。大理地区白族扎染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扎染针法,在当地被称为“疙瘩花”,这也是不同于中原地区绞缬的重要特征。大理白族扎染传统针法多达一百多种。而在20世纪80年代,针法不过十余种。究其主要原因,扎染从自给自足的实用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大规模生产代替了个人化、家庭化的生产模式,为了效率和成本舍弃了复杂的、形式多样化的扎花方法。即使今天,扎染工艺品作为大理地区最畅销的旅游商品之一,但是从事手工缝扎的手工藝人仍然主要是年过半百的白族中老年妇女,扎花女工这样的工种在悄然消失。但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化,体验式扎染坊的经营模式也在近年来兴起,喜洲镇在近两年新开设的体验式扎染坊就不少于20家。简化扎染工艺的过程,提高大众的参与度,在染料和防染方法的选择上也摒弃了传统白族扎花的方法。为了满足游客批量化体验扎染工艺的过程,使用较为简单的防染方法,减少了繁杂的手工扎花工序,在染料的色系上也进行了创新和变异。带有乡土气息和本土文化特色的土靛蓝色系也开始走向了清新、雅致的天青色系。另外一个层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策也在对这样的纯市场导向进行干预。扎染工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了文化自觉,对传统纹样、传统工艺、传统的扎花针法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和传承。

4 结语

从发展现状来看,扎染工艺的设计形式、工艺方法、文化内涵一方面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而另一方面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扎染工艺的原真性给予保护和传承。扎染工艺的变迁在文化旅游情境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变迁过程中,能够平衡市场导向和原真性保护,不忽视民族工艺的本土化特色和主体作用,获得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我们希冀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董秀团.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2003(1).

[2] 卞俊鑫.浅析当代白族扎染图案的造型特点[J].大众文艺(理论),2009(5).

[3] 董秀团.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文化内涵[J].大理文化,2003(5).

[4] 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5).

[5] 单江秀.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以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业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 (1).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