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的阶段划分
2018-07-23包蕊崔敏
包蕊 崔敏
摘 要:国际标准舞的前身“交际舞”于20世纪20年代由海外侨胞、欧美留学归国人员及表演舞团传入我国。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现状以及传统文化背景,根据R.林顿的文化传播三阶段,将国际标准舞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也划分为三个阶段:接触与显示阶段、选择阶段和采纳融合阶段。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国内发展;阶段划分
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将文化的传播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接触与显示阶段,一个或多个外国文化元素显示在一个社会中,受到人们的关注;第二,选择阶段,批评的选择,决定采纳或拒绝的明显的文化元素;第三,采纳融合阶段,决定将通过的文化元素融入国家的文化,地理空间信息、文化传播、文化中心向四周扩散,根据一般的法律,减少传播信息的方式,远离文化中心,保持文化元素的原型。[1]本文根据R.林顿的文化传播三阶段,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对国际标准舞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加以具体阐述与分析。
1 接触与显示阶段(1860—1986)
裕荣龄(1882—1973),被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称为我国晚清时期学习西方舞蹈的第一人,她是清廷驻法公使裕庚的女儿,在随父亲出使时学习了日本和欧洲的舞蹈,继而将新颖的舞蹈样式带回了国内。1883年,清末黄协埙在《松南梦影录》一书中写到“西人的交际舞传入上海,殆始于其时”。随后,上海租界成为了西侨在中国展示西方生活的 “窗口”,“窗口”内的陈列无不体现着西方的生活方式、态度和思想观念,交際舞这种男女封闭式“对舞”就这样在几千年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流行了起来。[2]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郁慕侠(1882—1966)在其书中描述到“……跳舞的名目很多,有摇摆舞、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等。彼时此风最盛,每天晚上,各舞场中莫不舞侣济济,宣告客满”。[3]但当时这些舞厅的主要服务对象只是外国官员们,大部分中国人是被拒之门外的。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国外商业舞团来华演出,交际舞打破了阶级的局限性,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成为了平民大众之间互相交流、传达感情最好的交际方式。“上海《申报》于1914年2月9日刊登的《纪外交部之跳舞会》一文中,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北京石大人胡同迎宾馆举办外交舞会的场景:中外宾客到者一千余人。……10点10分开跳舞会,以西男与西女宾和跳为多,其余亦有西男与东洋女者,华男与西女者,西男与华女者,华男与华女者。皆互相跳舞。”[4]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难当头,“交际舞”被斥为资产阶级娱乐形式,日渐萧条。包括上海、天津在内的大都市的人们也都无心跳舞,致力于救亡图存之中。1936年3月15日,上海《申报》刊载了上海市第一特区市民联合会给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的一份呈文,提出强烈要求取缔舞场,交际舞被列为“禁舞”,但这些“零星之火”在暗中仍受欢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后,“交际舞”在中国的发展无疑经历了一场浩劫,这种包含资产阶级色彩的舞蹈饱经摧残,发展几乎停滞。1978年是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中国舞协恢复,舞协书记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推陈出新”的方针使“交际舞”得以复兴。[5]
2 选择阶段(1986—2000)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美国杨伯翰大学舞蹈团和联邦德国的体育舞蹈俱乐部来华表演,让我国体育舞蹈爱好者大饱眼福,并且让我们对体育舞蹈也有了新的感性的认识。1987年,我国公安部、文化部、工商局联合颁布了关于改进舞蹈管理问题的通知,使舞蹈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日建交后,日本国标舞大师来中国传播正规严谨的“交谊舞”,拉开了体育舞蹈在中国正规化发展的序幕。1989年原国家体委所属的“体育舞蹈俱乐部”成立,并于1991年更名为“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并加入世界舞蹈总会。1990年开始举办全国首届体育舞蹈锦标赛,并延续至今。1993年“中国业余体育舞蹈竞技协会”在民政部注册成立,后在组织者的管理与推广下,舞蹈爱好者们开始聘请国外舞蹈竞技选手来中国授课并传授教学经验。1998年我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设立了体育舞蹈专项课,这推动了体育舞蹈朝着竞技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3 采纳融合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主导中国体育舞蹈发展的组织——中国体育舞蹈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随后“体育舞蹈运动协会”与“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联合建立了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致力于中国体育舞蹈竞技化发展,并且得到了我国奥委会的认可。在全民健身的浪潮的推动下,国标舞纵向上从大众娱乐往竞技上升,横向上大众接受性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不同的需求也使舞蹈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但那时我们对国标舞的学习也仅仅是对外国国标舞者动作、表情的模仿阶段,这种模仿必然使以含蓄为美的中国人显得举止怪异。因此,一批敏锐的国标舞者和舞蹈编导开始探索适合中国人表演的国标舞,也开始对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国标舞进行研究。21世纪以后,一部分具有中国元素的创新型国标舞作品陆续出现在我们面前,如《别》《各自有道》《十面埋伏》《茉莉花》《丝路行》等。
参考文献:
[1] 马士珍.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20-21.
[2] 冯双白.百年中国舞蹈史(1900—2000)[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5.
[3] 郁慕侠.上海鳞爪[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97.
[4] 张艳.激荡与融合——西方舞蹈在近代中国[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4.
[5] 茅慧.新中国舞蹈事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