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花丝与京派花丝工艺的比较研究

2018-07-23林思宏李詹璟萱吴红梅

艺术科技 2018年2期

林思宏 李詹璟萱 吴红梅

摘 要:花丝工艺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由于地方社会文化、工艺传统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花丝艺术品呈现出南北两派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南派花丝以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贵州黔东南地区为主,造型别致,极富地方特色;京派以北京及河北大厂地区为主,继承和发扬了“宫廷手工艺”的富丽堂皇。本文选取成都与北京地区的花丝工艺作品为例,分别对制作材料工艺、风格特点、器型形制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两个派别的花丝工艺特点作出总结性归纳。

关键词:西南花丝;京派花丝;花丝工艺

成都地区的金银器制作历史悠久,可考据至殷商时期,在汉代达到技艺高峰,明清时期成都银花丝技艺在民间得到普及;京派花丝镶嵌工艺最早在春秋时期已有雏形,元代开始逐步在北京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花丝制作中心,明清时期制作工艺达到较高水平,深受皇家喜爱。两派花丝技艺的不断发展,吸取了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制作工艺稍有差异,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2008年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及北京、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分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两种花丝技艺进行了区分,使古老技艺重新受到重视及关注,焕发出崭新光彩。

1 花丝作品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我国传统花丝工艺主要以金、银为原材料,部分也使用铜。但西南花丝工艺和京派花丝在材质的选择上并不相同。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代表的花丝工艺采用高纯度白银材料制作,偶有辅以镶石、镀金等工艺,整体作品呈银白色,光洁素雅。成都银花丝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被誉为成都的“四大名旦”。在当代,成都道安花絲是极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其纯银花丝工艺品,需要运用到花丝和点錾技艺,经过熔炼、轧片、拉丝、掐丝、抛光、压亮等几十道工艺,拉制的花丝细如发丝,再通过穿丝、搓丝等手法加工花丝。成都银花丝技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无胎成型是其核心竞争力。“平填”技术反映出艺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艺。艺人们会根据设计图稿,采用不同粗细的纯银丝,先制作出图形边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对中间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这种独特的技艺与刺绣及其他手工技艺相似,全凭艺人的艺术感悟和熟练的手上工夫,再加上填丝、垒丝、焊接等综合技术的运用,一件精美的银花丝作品便在艺人手下诞生了。[1]

京派花丝最早被称为“错金银”,在汉代被称为“焊缀金珠”,唐朝时期名为“细金工艺”,其制作工艺在明清时达到巅峰,为“燕京八绝”之首。花丝镶嵌手法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黄金作为素材,即便用纯银也往往会镀上黄金,再辅以镶嵌、点翠、珐琅等,在花丝工艺外还常伴有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京派花丝镶嵌工艺复杂,大致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8种手法,技艺精湛,造型优美,花样繁多,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京派花丝镶嵌作品一般由两种技艺构成:一是花丝,即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工艺品;二是镶嵌,即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刻图案,镶以宝石、珍珠。[2]京派花丝镶嵌以编织、堆垒见长,还常采用点翠工艺,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以增强艺术效果,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

2 花丝作品的题材

花丝作品取材多样,造型丰富,传统花丝作品多采用龙凤、花鸟、动植物、吉祥纹样等为创作题材,常见的有“岁寒三友”“四君子”等。成都的银花丝作品则在秉持传统素雅清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如卡通化的生肖、熊猫形态,及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几何纹样。成都地区的花丝作品取材更为灵活多变,既保持了传统题材的典雅特色,又在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下,极具艺术家的个人特色和成都的地域特色。成都银花丝还巧妙地借鉴了北京的烧蓝、镶石及镀金工艺,使纯银制品在典雅中突显华贵,如倪成玉老师的银花丝作品《小海棠掛盘》便是银花丝辅以烧蓝制作而成。成都花丝也并不局限于仅仅采用白银制作,倪成玉大师2010年创作的世博会四川馆镇馆之宝《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以四川特色大熊猫为主题,使用纯黄金制作,综合运用平填、堆垒和焊接工艺,配以宝石、珊瑚和翡翠点缀,饶有京派花丝的华贵气派,呈现出文化融合的趋势。[1]

当代京派花丝艺术家们传承了传统京派花丝金碧辉煌的风格,从皇家文物中取材,如潮宏基出品的“花丝银镀金诰命夫人凤冠”,此作品为潮宏基花丝镶嵌工作室复刻的仿清诰命夫人凤冠,其繁复精致,大气华丽可见一斑;从建筑物中取材的如潮宏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花丝风雨桥摆件;从花鸟虫鱼中取材如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国礼“繁花”花丝手包,形似贝壳,表面辅以繁花装饰;此外还有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传说中取材,如花丝作品《反弹琵琶》人像摆件就是取材于佛教壁画,造型灵动,黄金材质使作品熠熠生辉。纵观这些京派花丝佳作,可以看出京派花丝的取材,不仅兼有花鸟虫鱼的情趣意境,更关注传统,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皇家气派。

3 花丝作品形制

成都花丝和京派花丝在器型的形制上也有许多差异。成都的花丝作品有瓶、盘、薰、鼎、盒等传统物件,还有钗、环、镯等饰品。在传统首饰、摆件作品的基础上,道安大师于1999年开发出了“银丝画”等新品种,银花丝画挂屏《千年古堰》便是其中的著名作品之一。倪成玉大师也将银花丝制作为大型钟鼎,花瓶摆件如银花丝《莲花嵌宝》花瓶,大型银丝画如作品“百鸟朝凤银平填花丝浮雕嵌宝挂屏”,将银花丝与浮雕相结合辅以宝石点缀,百鸟造型生动,凤凰立体大气。在成都花丝艺术家们的不断创作中,西南花丝一派呈现无限活力与创造力。

北京地区花丝镶嵌工艺作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常见的首饰品类,包括手镯、项链、耳坠、胸针等,其代表有白静宜大师与昭仪珠宝合作的花丝系列作品,产品主要以故宫藏品的复制为主导,高档皇家御用首饰设计为辅助。第二类是陈设品摆件,有传统的炉薰、动物、建筑物和人物摆件,如程淑美大师的《童子拜观音》像等;立体建筑摆件如王树文大师的《天坛祈年殿》摆件等。第三类是实用物件,以中小件容器为主,如烟盒、粉盒、牙签盒等;还可做成不规则的自然形态,主体型为容器,外形加以装饰或变形,如天鹅头部、羽翼,以花丝组成,并镶嵌珠宝的冠顶等,如王树文老师所作“花丝镶嵌捧盒”,作品呈六瓣花型,盒体花丝细密,每个花瓣上都嵌有宝石装饰。京派花丝技艺常用镶宝、鎏金,风格延续皇家的富丽堂皇,是宫廷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如王树文大师工作室以国礼和国家级收藏品的设计制作为主,有平安如意和金瓯永固杯等作品。[3]

4 花丝作品的风格

首先,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两派花丝作品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成都花丝选用纯银制作,通体洁白淡雅,清新质朴;京派花丝则常使用黄金制作,通体呈金黃色,常点缀以宝石镶嵌,风格大气,富丽堂皇。其次,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异,成都花丝作品采用“平填”技法,作品舒展平整如画,花丝疏密有序,填充纹路变化更丰富,肌理感更强;京派花丝以编织、堆垒见长,工艺繁复,更有层次感,立体度更高,气势恢宏。最后,由于花丝作品的消费人群定位不同,成都的银花丝作品采用纯银制作,价格更为亲民,银花丝首饰造型灵巧精妙,价格适中,受到一般消费者的喜爱,其立体摆件价格稍高,也并非难以接受,因而成都的花丝作品更多地面向普通消费市场;京派花丝则不同,作品多采用黄金制作,发展于宫廷,历来为皇家御用,黄金价格高于白银,其立体摆件作品更是体积大,黄金用量多,造价不菲,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一般消费者难以承受。多方因素影响下,两派花丝呈现出富贵大气与素雅质朴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5 结语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西南花丝与京派花丝作品从材质工艺到作品形制都有明显不同。金银材料的不同使得两派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金银的价格差异使两派花丝作品在消费人群定位上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别。使用价贵的黄金的京派花丝坚持传统的皇家风格;而使用素丽白银的成都花丝则在不断的创新中贴近市场、开拓市场。从作品取材方面来看,传统花鸟虫鱼、吉祥纹样题材依然深入人心,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两派作品中多有体现。京派花丝更着重发掘传统元素,从大量的仿古作品中可以看出京派花丝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成都花丝艺术家们则坚持在传统风格中谋求创新,贴近年轻消费者市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银花丝、喜爱银花丝,整体作品取材呈现年轻化、现代化。两派作品虽有诸多差异、各具特色,但他们共同处在一个优越的发展阶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对花丝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必将使花丝工艺的发展更丰富多彩,使传统的花丝工艺在现代社会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嘉.银花丝印证成都发达手工业城市地位[N].成都日报,2014-08-18(008).

[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DB/OL].

[3] 崔衡.花丝镶嵌工艺保护的问题与出路——以京、蜀、黔三地花丝镶嵌行业现状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