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儿的律动课与歌唱训练

2018-07-23吴薇

艺术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律动歌唱节奏

摘 要: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教育理念革新和教学技术手段的丰富,音乐教育也在聋儿教育中逐步普及。律动课教学可以帮助聋儿感知音乐的节奏,而歌唱训练能够帮助聋儿感知音乐的旋律,参与音乐的演绎。律动课和歌唱训练两者结合,对聋儿全面学习音乐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律动;节奏;歌唱

律动课是聋儿进行音乐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律动课把音乐、舞蹈等形式融合在一起,通过进行节奏训练、互动游戏等,把聋儿的视觉、触觉结合在一起,使聋儿感受体会音乐。律动课对聋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律动课是全日制聋校的一门重要课程。聋儿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无法感知声音,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反应比较迟钝,动作不协调。律动课主要是让聋儿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根据节奏的特点,使自己的身体能够随着音乐有节奏、有规律地舞动起来。舞蹈的动作形象、生动,非常直观,比较容易被聋儿接受。随着时代的进步,聋儿希望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更全面地感受和体会音乐,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如果在律动课中加入歌唱的训练会给聋儿带来新的感官刺激,使律动课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聋儿的音乐学习范围更广泛,使聋儿音乐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律动教室的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根据律动课教学的特点,律动教室里都铺设了木地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按节奏用脚跺地板,使地板产生振动。聋儿接收到了地板的振动所传出的信号,从而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律动教室还配备了灯光系统,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灯光会跟随音乐变化。音乐节奏、强弱的不同,灯光在颜色、亮度和闪烁的速度上也进行着变化。灯光变化刺激了聋儿的视觉神经,体会到了音乐的变化。律动教室中还配有钢琴、大鼓、小鼓、铃鼓、三角铁、计算机、投影仪、音响以及各种小道具等设备,这些设施都为聋儿在上律动课时感受音乐提供了硬件条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选择性的使用。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把原来比较抽象的音乐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以场景、动画等形式把音乐故事事物呈现在聋儿的面前。

律动课一般是以舞蹈的形式进行。以学习《铃儿响叮当》为例,教师可以用圣诞树、玩偶驯鹿等道具,把教室布置成过圣诞节的样子,制造过圣诞节的情景,烘托气氛。在课堂上先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之后介绍关于圣诞节的知识,让聋儿了解一些关于圣诞节的习俗和文化。《铃儿响叮当》的旋律优美,节奏简单。教师通过踏地板,来让聋儿感受歌曲的节奏。通过歌词的描绘,一群孩子坐在雪橇上,欢声笑语、热情快乐,让聋儿体会音乐欢快的气氛,产生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感受,启发聋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绪。教师通过踏地板的形式,把这首乐曲的主要节奏“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传导给聋儿,聋儿进行模仿。之后是集体舞的训练,按照班级人数分成三组,投影仪上播放音乐和歌词,聋儿根据节奏进行踏步走。左排的聋儿左手叉腰,右手搭在中间聋儿的左肩。右排的聋儿右手叉腰,左手搭在中间聋儿的右肩。中排的聋儿双手握拳,模仿圣诞老人拉缰绳的动作。之后要求右排的聋儿甩动右手,模仿扬鞭的动作。左排和中间的聋儿把手举过肩,之后放下,模仿圣诞老人传递礼物的动作。接下来可以要求聋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编排动作。之后可以交换聋儿的排列位置,进行类似的队列和动作练习。

律动课通过舞蹈动作锻炼聋儿身体的协调能力;通过感受震动来培养聋儿的节奏感。但学习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够感受音乐的旋律。聋儿开口唱歌是感受音乐旋律最直接的方法。把唱歌融入律动课中,聋儿在进行舞蹈律动的同时还能把歌曲唱出来,这才能让聋儿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才能使聋儿全面地感受音乐的美。

那么怎样在律动课中加入歌唱呢?大多数的聋儿是具有残存听力的,借助人工耳蜗或是佩戴助听器,可以提高他们的残存听力。部分聋儿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或是佩戴助听器,通过一定的语言训练获得了良好的言语听觉和言语的交流能力。这些具备了初步语言交流能力的聋儿能否顺利完成唱歌训练呢?在以往的课程中,一些戴了助听器、听力补偿较好的孩子,在学习歌曲时是可以看着歌词“歌唱”的。但是他们的“歌唱”更像是在念书,没有曲调,没有节奏,音没有高低,更没有旋律。虽然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可以帮助聋儿获得言语能力上的提高,但是在对比语言更复杂的旋律感知能力和音色的感知能力上明显存在不足。他们的歌唱能力无论是在音调的准确性上,还是在对节奏的把握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但这些音乐感知能力的不足,并不能影响聋儿学习唱歌的积极性。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使得各种音乐软件发生了变化,现有的音乐软件能够帮助聋儿开口唱歌。在众多的音乐软件中,有一款叫“Do Re Mi发声训练”的软件非常适合帮助聋儿学习唱歌。这个软件是一个学习与训练唱歌的工具,它能帮助人们提高歌唱技巧。这个软件左边是钢琴键盘,上面标示着CDEFGAB的音名和音区,右边是与键盘位置对应的条状格子,任意弹奏其中的一个琴键,然后尝试让自己发出与这个键一样的音高,根据你所唱的声音,这个程序就把你的发音通过绘图划线的形式,把这个音描绘了出来。这个划线图的展示让你清楚明了地看到自己的发音是过高还是过低。如果唱高了,那么所划出的线就往上,同样如果唱低了,声音所划出的线就会往下,所以要尽量使声音平稳,这样在屏幕上显示的划线也能平稳。这个程序能够清楚地分辨出你运用的是哪个音调,气息是否平稳。“Do Re Mi发声训练”软件精确方便,利用设备内置型的麦克风就能完成操作。

听力缺陷阻碍了聋儿在听觉和言语上的发育。聋儿因为听力受损,听不见或者是听不清声音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表达,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发音唱歌。但是“Do Re Mi发声训练”这个软件可以帮助聋儿进行简单歌曲的演唱训练。这个软件简单明了,能够精确地训练聋儿的唱歌发声,能够让聋儿感觉到发音的清晰度和平稳度。聋儿在听觉上没有办法对自己的发声进行接收和反馈,但是可以通过观看软件的图像进行视觉补偿,调节自己的发声,借助软件完善自己的發音。聋儿能够用这个软件进行任何常规发声练习,逐渐实现平稳地发声,可以提高或者降低自己发声的音调,从而达到演唱简单歌曲的目的。

“Do Re Mi发声训练”软件可以弥补聋儿唱歌没有音调的不足。教师让一些对唱歌特别有兴趣并且具有歌唱条件的聋儿进行训练。教师先让聋儿对着设备按照自己原来的方法歌唱。软件接收到声音后开始划线。这时可以看到,聋儿的“歌唱”没有音高变化,设备划出的线条断断续续,有长有短,但是线条基本保持在一个音调上。这时教师进行示范。教师的歌唱可以很清楚地在设备上划出高低不同的线条。聋儿通过比较发现两次歌唱有着明显的不同。聋儿先任意发声。教师通过手势往上或者往下,要求聋儿发声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的高低音调的变化。软件实时把聋儿发出的不同音高显示在屏幕上。聋儿通过观看软件上线条的变化控制自己的声带,调整呼吸,逐步体会不同的发声方法带来的不同的音高。聋儿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能够控制自己的发声,可以通过观看屏幕上线条的变化来调整音高。在聋儿掌握如何调整发声音高后可以进行简单歌曲的歌唱学习。依旧以律动课《铃儿响叮当》为例,教师按照《铃儿响叮当》的旋律顺序示范旋律中每一个音的音高位置。每示范一个音,聋儿就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音高位置进行模仿。以此类推,不断练习直到巩固掌握。

在律动课《铃儿响叮当》的上课过程中发现,学习过旋律歌唱的聋儿在完成舞蹈动作的同时进行歌唱,音准虽然还不能做到十分准确,但是基本上可以完成旋律的演绎。这些唱歌聋儿的状态与不开口歌唱的聋儿有着明显的不同。唱歌的聋儿更加投入,更活跃,上课的情绪热烈,学习的兴趣更浓,很快能融入课堂气氛中。

律动课培养聋儿的节奏感,歌唱训练能够更好地发展聋儿的残余听力,是对聋儿在音乐的旋律感知的补充。律动课和歌唱训练的结合,能让聋儿更全面地接触音乐、感受音乐,全面提高聋儿的生活质量,为聋儿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子夜,章昊,刘博,亓贝尔,王硕.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旋律和音色感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3.

[2] 陈硕.音乐训练对聋哑儿童康复作用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吴薇(1979—),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

猜你喜欢

律动歌唱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