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戏曲舞蹈动作表演

2018-07-23冯丽宁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表演

冯丽宁

摘要: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戏曲舞蹈在其表现形式中则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戏曲舞蹈动作表演,对于演员的艺术表现力的激发,以及对当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戏曲舞蹈;舞蹈动作;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84-01

一、前言

戏曲与舞蹈在我国渊源流长,在戏曲表演中融合舞蹈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表现力。戏曲中的舞蹈动作称戏曲身段,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众体合一、统筹兼顾的表演整体。戏曲身段动作是戏曲表演艺术中“做”和“打”功的主要形式,是以心、腰、气、神、面部表情、手势、脚步为核心的有限的形体运动。

戏曲舞台上人物的出场、亮相、走步、水袖等接近生活实态的动作,无一不是以夸张美饰的,富有韵律感,圆融在节奏中的舞蹈动作形态来体现。“未闻其声先赌其形”这个“形”就是人物所展示的身段形体动作。但是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各类身段动作的功能及其含义,就有可能出现舞台上“说方比方”,“说圆划圆”这种机械类比的动作弊病。因此,戏曲舞蹈动作的编排与运用,要从剧情,从人物出发,准确把握各类身段作用的功能和效用,掌握动作的目的性及使用动作的合理性。

二、戏曲舞蹈中的功能动作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浅析一下戏曲舞蹈中的功能动作。

1.表述性动作。

所为表述性动作是指动作表达,叙述了人物的舞台行动。演示了角色在戏剧情节中的行动过程。这类动作注重對舞蹈场面的描写,注重对舞蹈情节的组织,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发挥,具有展示情节和推动情节的功能。

表述性动作所表现的内容很宽泛,涉及面广,它由生活提炼而来,经过艺术加工、夸张、美化,重组成为表现角色生活的舞蹈身段。因为它是模拟生活,直接反应生活,撷取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实态来表现有鲜明实物感的情节动作,观众很容易明了动作所表现的含意。在戏曲舞台上,可以看到花旦的针织刺绣等生活动作,虚掉了做活的针和线,依靠表演者的手势和肢体动作,通过模拟来还原被虚掉的对象,观众凭借演员的舞蹈身段,加以想象即可感知客观物体的存在。这类动作要求表演的真实感和动作的准确性,“不实当作实,非真认为真”是表述性动作的虚拟功能。

如豫剧《三岔口》中,通过人物“抹黑儿武打”、“视而不见”的表演,同样展现了黑夜中的店房环境。戏曲舞台上常看到“以桨示舟”、“以鞭示马”、“以旗示车”的场景,用以表现人物的不同行为,勾画出不同的戏剧情景,而这些都让观众感受到实实在在,栩栩如生。因而,表述性动作中也含有表述舞台环境,叙述戏剧情节的功能,这类动作也可称为“表境性动作”。如清丰县豫剧团演出的现代戏《黑娃还妻》-剧黑娃和雪莲洞房花烛之夜,黑娃喝完喜酒,回房找雪莲亲热,雪莲不从,黑娃心急如焚,便把雪莲衣服撕破,黑娃看到雪莲浑身是伤,才知雪莲是被人贩子从湖北山区骗出来的。这是一段雪莲回忆一路上人贩子从她老家怎么把她拐卖到河南的表境性叙述动作。黑娃想把雪莲就出送回湖北老家,见天快亮,赶紧收拾衣服,把钱交给雪莲前去开门,不料门被母亲反锁,用力扭断门锁,二人出去离去。通过人物做出一系列的虚拟叙述动作,清晰地介绍了舞台环境、房间、婚床、门、窗、黑夜、天亮以及门被反锁等都形象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表述性动作和表镜性动作都是通过典型的、精炼的、准确的舞台虚拟动作,引发观众的共鸣,达到“想到的比看到的还要多”的意境。

2.表情性动作。

也可称之为抒情动作或情绪动作,它类似于非戏剧化舞蹈中抒发情怀,表现激情的舞蹈动作。这类动作一般不表现,不模拟具体的生活形态动作,主要是以细腻贴切的感情体验为基础,以夸张抒情的表演为特点,并运用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资予以外化,组合成一套套优美悦目、动感强烈的舞蹈语汇。

如戏曲舞台上表现人物愤怒时双袖飞舞,惊恐时抖动头盔,花旦高兴时踮起双脚走蹉步,耍手绢,花脸急躁时打着“哇呀呀”跺着双脚走蹉步等等,都是戏曲化的抒情动作。戏曲舞蹈身段的表情性动作与表述性动作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前呼后应,有抒情、有叙述展示角色在行动前的决心,表现角色在行动中的意志,外化角色实现行动目的后的情感,武戏中体现这类依情夸张情绪的动作较为鲜明。

如《青蛇传》中“打把子”表现双方各展武艺,不分胜负的场面,战到最后,总有一方得胜一方败退的情节,得胜者在激战告捷的喜悦得意中大耍“下场”,这就是情绪动作中的激情舞蹈。如“小青”这个人物就有三个不同的“下场”,从技术上讲是“耍”,在表演上则是人物的情感宣泄,一战后的剑下场,抒发人物洞察敌情,初战获胜的喜悦;二战后的单枪下场,抒发人物叱咤群敌,连战连胜的振奋;三战后的双枪下场,抒发人物所向披靡、稳操胜券,救姐无比心切的心情。这三个不同的“下场”,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状态展现了角色不同的动作层次和变化。类似这样放大延长化为“耍舞”的舞蹈形式,都属于不刻意表现生活动作,而着意表现人物行动及其得胜后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的舞蹈化动作,使观众在欣赏演员的身段动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角色的心理信息,这也是戏曲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戏曲中大量的表情、抒情性动作都是借助并动用外化、物化、对象化的手段予以渲染表现的,那些物质材料都被组织成为艺术语言,以夸张难以言传的内心情感。不同的表现形态,同时也会有相通的情感、情绪的表达方式。

3.表意性动作。

就是用身段和舞蹈直接表达角色的心态意向,以明确的动作形态表达人物的某种思念、意念、意图、幻想、憧憬、想象和迷惘等心理活动,过程及进行思想交流的动作。这类动作的功能:一是辅助语言,刻画、表达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二是代替语言,把人物的思想活动用肢体动作体现的更生动、更形象、较之用语言更明确、更清晰。如果说表述性动作是表达角色在“做什么”,那么表意性动作则是表达角色在“想什么”,它是把角色的心理活动外化成可视的舞蹈动作,把它的性格特征,内心隐秘的有声有色,绘形绘声的唱出来、说出来、比出来、画出来和通过乐器参与与形象塑造把它打出来,实现形象内心世界的视象化、叙述化和外部特征的特写化,对人物灵魂进行主观剖析式的艺术描写和内心世界的直观表现。

戏曲舞蹈艺术有着鲜明的写意特点,传统剧目中常见的独舞式表演,都是靠表意性动作去完成的。如清丰县豫剧团演出的《绣花女传奇》中柳明月和师兄阿牛的一段表演,以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所思所想。阿牛见师妹从外地回来,便把保存已久的定情之物玉坠(挂件)交给明月,明月娇羞不已,生怕父亲看见,奔向屋内。这时,她拿起玉坠细看抚摸,爱不释手,又用手指挽着玉坠转圈,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心理活动用手势、眼神、体资来表达,使人物思想不断线,动作有个根据,表情有分寸,揭示出人物美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表意性动作运用写意的剖象手法,直抒人物心意之思,将人物的行之“思”,之“意”,之“想”,化为有形的舞蹈身段,形体动作。表异性身段动作的功能还包含有既不唱也不念的哑语动作。这类动作因不唱不说,全凭无声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外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特点,要求动作词汇鲜明生动、极尽夸张、渲染、表演之能事,把角色在思维活动及心理活动过程中没说出来的,掩隐在唱词念白深处的内心语言和潜在含意表出来、舞出来、做出来,使观众一看即知,明了其意,“达到不劳耳目重思,既能贯心动色”的效果。

三、结语

以上仅试从戏曲舞蹈动作的功能类方面进行阐述。诚然,戏曲舞蹈身段,无论归属于功能类哪种动作,都是综合运用,相互辉映的,并不是互相排斥、互相脱节的,都是表演者根据剧情、人物进行形象思维,创作者依据戏曲结构、戏剧情节、情境,进行创编设计的。分类归型,是为了更好的集中提炼、掌握要素、发挥功能、合理运用、积极创造。

猜你喜欢

表演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因活动而精彩
群众文化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戏曲人物表演艺术漫谈
浅议滑稽戏表演艺术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