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价值研究

2018-07-23欧阳虹朱蓓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神科

欧阳虹 朱蓓

【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陪护家属展开同步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应激能力,进而帮助患者实现情绪控制和社会、角色等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关键词】同步健康教育;开放式病房;精神科;陪护家属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37-01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在压力的影响下,人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并最终发展成为精神疾病[1]。帮助人们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是社会各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为探讨开放式病房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法,展开本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为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随即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50例患者,29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精神分裂症,14例抑郁症,11例狂躁癥,平均年龄333±111岁,平均病程24±21年,文化程度不等;观察组50例患者,26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精神分裂症,13例抑郁症,11例狂躁症,平均年龄334±109岁,平均病程23±21年,文化程度不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征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陪床家属一般资料如下:59名男性,41名女性,平均年龄43±131岁,父母54例,配偶42例,亲朋或好友4例,文化程度均在高中学历及以上。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2)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具备接受健康教育的基础条件。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在知情通知书上签字。

12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陪床家属展开同步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可分为3步实行:1)第一个阶段,患者入院就诊早期,需将精神疾病常识告知患者及其陪床家属,使患者及其陪床家属对精神病有个初步了解,包括早期症状、主要治疗手段及注意事项等。2)第二个阶段,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此阶段稳定患者情绪,调控患者精神状态是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因此此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情绪调控方法、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常识为主。3)第三个阶段,患者精神并症状基本消失,无需继续住院治疗,患者可办理出院手续,因此此阶段帮助患者恢复社会能力是关键,健康教育的重心应以社会能力的提高、角色功能的恢复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及其陪床家属展开同步健康教育的同时做好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预防患者家属病情的加重与患者陪床家属心理压力的积累,临床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是精神并患者康复和重返社会的重要助力。

13评价标准主要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抑郁焦虑情况评价采用自评量表进行自评,量表为我科自制,共计18个条目,每项1-4分,18-36分为轻度焦虑、抑郁,37-54分为重度焦虑、抑郁,55-64分为重度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等四方面进行评价,百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x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经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帮助患者实现心态调整,从而稳定患者情绪,对诊疗工作的展开以及后续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作用[3]。同时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家属的陪伴和关心更具有影响力,因此对患者及其陪床家属展开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互相理解,使患者家属能够对患者展现更多的耐心,进而以宽容的态度陪伴患者直至康复和重返社会[4]。

因此,综上所述,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灿,曹小莉,朱娟莉.开放式精神科病房跌倒病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7 , 15 (3) :349-350

[2]纪婕,兰频,潘锋.综合医院精神科发展与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 (4)

[3]陈洁.品管圈对减少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棉签使用后正确处置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36) :220-221

猜你喜欢

精神科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质性研究
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品管圈活动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科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影响
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卫生合格率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护士压力来源及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