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7-23庞金凤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庞金凤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接诊的3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西藥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症状、血压、血清脂质及脂蛋白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13-01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年人口的不断上涨,老年高血压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政府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达到565%,而且还在持续增长,给老年群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众所周知,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联度较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高危因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我院门诊接诊的3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门诊接诊的3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0例,女140例;年龄65-82岁,平均(6984±713)岁;病程1-22年,平均(837±215)年;收缩压(15916±1458)mmHg,舒张压(9978±529)mmHg;Ⅰ级高血压144例,Ⅱ高血压128例,Ⅲ高血压48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2次/d,或者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气活血化瘀组方,药物组成包括太子参、丹参、黄芪、桃仁、红花、细辛、瓜萎、青皮、钩藤、当归、地龙、银杏叶、石决明、炒杜仲、益母草、甘草等,痰浊中阻者加半夏,血脂高者山楂,胸闷胸痛者加葛根,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头晕头痛者加天麻,1剂/d,分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收缩压下降不低于20mmHg或趋于正常,舒张压下降不低于10mmHg且在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收缩压下降不低于20mmHg,舒张压下降不低于10mmHg且在正常范围或下降10一19mmHg未在正常范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呈加重,血压变化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愈47例(2938%),有效95例(5938%),无效18例(1125%),总有效率8875%;实验组治愈83例(5188%),有效70例(4375%),无效7例(437%),总有效率9563%。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症状、血压、血清脂质及脂蛋白等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5958±1447)mmHg,舒张压(9963±515)mmHg,治疗后收缩压(13846±1372)mmHg,舒张压(8861±615)mmHg;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5816±1387)mmHg,舒张压(9895±511)mmHg,治疗后收缩压(12558±1004)mmHg,舒张压(7754±385)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且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全球都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全世界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0亿,约占成年人总数的25%。我国高血压患者也已突破2亿,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60%—70%。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硬度和脆性增加,使得收缩压显著升高,脉压差增大,对靶器官损伤严重,增加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积极防治老年高血压意义重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低交感活性、低肾素以及高搏出量、高容量等特点,故治疗常选用利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肌浆,减弱血管平滑肌张力和外周阻力,从而扩张冠脉、脑血管和肾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虽然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多,停药反弹快,长期服用还容易产生抗药性,需要患者根据病情适时调整药物种类。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主要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五脏功能渐衰,除血压升高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和血瘀表现,益气活血化瘀组方通过调整肾虚和血瘀的机体状态而起到血压恢复正常的作用。方中补肾类药物具有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阻塞的作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血脂,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本方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机体状态,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对靶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可以延缓或逆转老年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使西医的微观治疗与中医的宏观治疗相互配合,增强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茂强,罗立媛,安秀文,等.张俐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87-1088

[2]赵鹏杰,赵旭.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 (2):215 -21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