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路径研究
2018-07-23姜铃川
姜铃川
摘 要:美好的幸福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不断动力。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从“物质需求”到“美好生活”的转变,深刻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要让全体国民都更多更公平的享受发展成果的决心。
关键词:十九大;美好生活;社会建设
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升,更多人开始将注意力从物质生活转移到精神生活方面。党的十九大从我国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并对社会发展前景提出了美好生活的理论构想。
一、新时代的新矛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生问题通常都是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现实的根本利益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领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之后,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和讲话中提出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作为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着手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这一伟大战略壮举。改革开放不仅是要弥补文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更是要缩小与发达国家日益拉大的差距。
根据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主要矛盾的转化可以得出,当前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在解决生计问题和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对社会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方面,在政治、法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近四十年的发展和改革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都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相比之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对于这些新的社会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中表述的改变,表明我们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不断进步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最初的站起来到随后的富起来,再到现如今的强起来,当前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而创造出来的。在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不断繁荣的当前,在“蛋糕”不仅做大的同时,更应该把“蛋糕”分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要让人民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财富与物质生活财富的协同增长。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体现,也是党中央为实现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坚定奋斗的不懈追求。
二、美好生活的理论支撑
从社会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不同历史时期对于社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何为社会理想状态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逐渐由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方面转变。
莫尔在其代表作《乌托邦》中,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状态: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的理想国,与普通社会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其财产是公有的,人人都需要从事生产劳动,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莫尔的未来理想社会是基于手工业家庭作坊之上的,他并没有看到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在莫尔的理想社会赫然存在着奴隶这一社会底层人士,并且注明对于奴隶的处罚要从严加倍处分,以儆效尤。这明显与其宣称的理想社会不相符合。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论述具有利己主义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要控制自己,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社会运行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他认为道德和正义是未来理想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乃至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影响也非常重要。每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而身处社会之中的人总会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负面的情感所操纵,从而人们更加向往诚信知报、勤俭廉正、笃实宽厚等人性的美德。在莫尔和亚当斯密的论述中,尽管没有明确的提出理想社会的具体表现或阶段特征,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足够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文明程度上都有一致的观点。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和剖析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对未来社会也做了种种设想,充分回答了社会主义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在《哥达纲领批判》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将未来社会分为两大阶段,即“在經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1]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分工逐渐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异也逐渐缩小,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足够发达,个人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才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但同时马克思也承认,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需要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才能进入未来社会,也就是说未来社会自身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毫无疑问,马恩的“理想社会”是美好的,同时也是理想化的乌托邦。从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不到两个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依然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列宁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社会探索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创造性的相结合。在《国家与革命》中,他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于马恩思想的一大发展。按照马恩在《资本论》中的论述,经济发展的国家会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而与当时发达的国家相比,俄国经济较落后,国家实力薄弱。列宁在社会发展中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注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2]
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同时,美好生活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体现。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呈金字塔形,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实就是所指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决温饱问题。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满足金字塔上面三层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当前美好生活的构建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有着对理想社会的不断追求和向往。孔子的《禮记·礼运篇》中描写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孟子论述了“仁”、“义”的社会状态。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传统的经典理想之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更加全面地论述了对社会大同的理想,既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体现,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构建美好生活是一项系统性且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多个方面的共同的建设: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美好生活离不开充足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看到“发展”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发展”影响甚至决定“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方位协调发展,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美好生活建设进程,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美好生活的建设进程越快,完成质量越好。
(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说明了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原因,也是新时代下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民生问题通常是人民群众最切身、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小到关乎个人幸福安康,大到关系国家发展社稷稳定。保障民生也是美好生活构建的必由之路。只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住房、教育、就业等基本方面有完善的保障,群众才会有社会幸福感,才会感受到真正的美好生活。民生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完善土地市场制度,抑制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让更多的群众住有所居;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要完善就业机制,鼓励自主创业同时政府要加强市场引导,改善就业结构,健全就业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
(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五千年的智慧与知识。坚定文化自信,既是民族认同感的体现,更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在加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一再强调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文化需求仍得不到完全满足。公民需要价值体系来指导行为,需要休闲娱乐来愉悦身心,同样也需要文化艺术来丰富生活,可以说美好生活的构建离不开良好文化的熏陶。
(四)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关心的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不少地区发展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基于此,国家要建立长效的体制机制,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法律化建设;要大力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让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语
美好生活的提出,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道,和“五位一体”的格局互相映衬,既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又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美好生活需要在践行新时代党的伟大使命的过程中实现,需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支撑,更需要十三亿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6.
[2]王贤斌,徐祖明.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党史文苑.2015(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