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观察

2018-07-23蕊,郑晖,岳灵,李颖,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煎剂番泻叶低浓度

高 蕊,郑 晖,岳 灵,李 颖,李 瑛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番泻叶又叫旃那叶、泻叶,是一种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功效的中药。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1],用番泻叶水煎剂为大鼠灌胃,能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但不少学者对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尚存在争议,且他们认为长期大剂量使用番泻叶水煎剂可能会对大鼠的肠黏膜造成损伤[2-3]。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SD大鼠40只(购于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这40只大鼠均为雄性,其体重为250~300 g。

1.2 实验所用的药物

取番泻叶(购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中药房)480 g,用3000 ml的清水对番泻叶进行浸泡(时间为30 min左右)。之后对浸泡番泻叶的清水进行加热,待水沸后,继续加热10 min。10 min后,用无纺布过滤出番泻叶,保留药液。用旋转蒸发仪将药液浓缩至1600 ml,将药液置于零下18℃的冰箱中保存。用生理盐水将药液配置成不同的浓度〔低浓度(0.1 g/ml)、中等浓度(0.2 g/ml)和高浓度(0.3 g/ml)〕。

1.3 动物分组与造模方法

将40只大鼠在适宜的环境下(室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50%~70%,且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安静)喂养5 d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40只大鼠分为四组,即比较组(10只)、低浓度组(10只)、中浓度组(10只)和高浓度组(10只)。让四只大鼠禁食,每天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和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灌胃。用浓度为0.1 g/ml的番泻叶水煎剂(剂量为10 ml/kg)为低浓度组大鼠灌胃,用浓度为0.2 g/ml的番泻叶水煎剂(剂量为10 ml/kg)为中浓度组大鼠灌胃,用浓度为0.3 g/ml的番泻叶水煎剂(剂量为10 ml/kg)为高浓度组大鼠灌胃,用生理盐水(剂量为10 ml/kg)为比较组大鼠灌胃。持续灌胃14 d,在灌胃停止后,继续观察这四组大鼠的腹泻情况14 d。

1.4 评价造模效果的方法

观察这四组大鼠在灌胃第1天、第14天和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第14天其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4]。稀便率=每只大鼠每天所排的稀便量/每天的总排便量×100%。稀便级表示大鼠所排稀便的稀稠程度。根据大鼠所排稀便污染滤纸的直径将其所排稀便分为1级、2级、3级和4级。1级:大鼠所排稀便污染滤纸的直径<1 cm。2级:大鼠所排稀便污染滤纸的直径为1~2 cm。3级:大鼠所排稀便污染滤纸的直径为3~4 cm。4级:大鼠所排稀便污染滤纸的直径>4 cm。腹泻指数=稀便率×平均稀便级。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灌胃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灌胃第1天,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比较组大鼠(P<0.05)。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低浓度组大鼠(P<0.05)。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灌胃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表1 灌胃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注:*与比较组相比,P<0.05;#与低浓度组相比,P<0.05;&与中浓度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稀便率(%) 稀便级(级) 腹泻指数比较组 10 0.43±0.035 0.00±0.00 0.00±0.00低浓度组 10 69.84±36.48* 1.53±0.81* 1.27±0.74*中浓度组 10 81.83±5.91*# 2.56±1.05*# 2.10±0.19*#高浓度组 10 82.25±6.99*#& 2.67±0.48*#& 2.15±0.48*#&

2.2 灌胃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灌胃第14天,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的

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比较组大鼠(P<0.05)。中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低浓度组大鼠(P<0.05)。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中浓度组大鼠(P<0.05)。详见表2。

表2 灌胃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表2 灌胃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注:*与比较组相比,P<0.05;#与低浓度组相比,P<0.05;&与中浓度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稀便率(%) 稀便级(级) 腹泻指数比较组 10 3.23±1.16 0.05±0.03 0.00±0.00低浓度组 10 47.88±15.41* 0.72±0.29* 0.38±0.25*中浓度组 10 56.58±23.48*# 0.92±0.62*# 0.75±0.51*#高浓度组 10 68.22±10.07*#& 1.34±0.34*#& 0.97±0.33*#&

2.3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大鼠仍存在轻微排稀便的情况,但四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表3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注:*与比较组相比,P>0.05;#与低浓度组相比,P>0.05;&与中浓度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稀便率(%) 稀便级(级) 腹泻指数比较组 10 0.00±0.00 0.00±0.00 0.00±0.00低浓度组 10 0.25±0.09* 0.00±0.00* 0.00±0.00*中浓度组 10 0.59±0.37*# 0.14±0.04*# 0.00±0.00*#高浓度组 10 0.00±0.00*#& 0.00±0.00*#& 0.00±0.00*#&

2.4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4天,四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表4 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4天四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的比较(± s )

注:*与比较组相比,P>0.05;#与低浓度组相比,P>0.05;&与中浓度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稀便率(%) 稀便级(级) 腹泻指数比较组 10 0.00±0.00 0.00±0.00 0.00±0.00低浓度组 10 0.00±0.00* 0.00±0.00* 0.00±0.00*中浓度组 10 0.22±0.07*# 0.00±0.00*# 0.00±0.00*#高浓度组 10 0.00±0.00*#& 0.00±0.00*#& 0.00±0.00*#&

3 讨论

目前,医学研究者主要采用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润滑性泻药等喂服动物(小鼠、大鼠、猫、狗等),诱导其腹泻,以建立腹泻动物模型。番泻叶是一种中医常用的刺激性泻药,其致泻机制主要是番泻叶中的番泻苷A、番泻苷B经胃和小肠吸收后,可在肝中分解,并进入血液,从而可引起骨盆神经节兴奋,致使肠道功能亢进。容积性泻药主要是指大黄。大黄中的大黄素可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减弱小肠上皮细胞的主动转运功能,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水和 Na+的吸收,导致肠腔的容积增大,从而可对肠壁造成刺激,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进而促进排便[5]。润滑性泻药主要是指蓖麻油。蓖麻油可促进肠黏膜前列腺素(PG)的合成,抑制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刺激肠道平滑肌,从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6-8]。功能性腹泻主要是因肠道功能亢进所致,故本研究选用番泻叶水煎剂为大鼠灌胃,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本研究中,用番泻叶水煎剂灌胃的大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泻。其中,中浓度组大鼠的腹泻程度重于低浓度组大鼠,而高浓度组大鼠的腹泻程度重于中浓度组大鼠。这说明用高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为大鼠灌胃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且此模型的稳定性较好。另外,用番泻叶水煎剂灌胃的三组大鼠在灌胃停止后其腹泻症状均消失。这与林阿素等[9]的研究结果(番泻叶所致腹泻的自愈性较好)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高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最佳,且在灌胃结束后大鼠的腹泻症状可基本消失。

猜你喜欢

水煎剂番泻叶低浓度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黄连水煎剂漱口对固定正畸术后牙龈炎症发生的影响
话说番泻叶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番泻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马齿苋水煎剂对高脂大鼠ALT、AST和TG、TC含量的影响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
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