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诊断与治疗中核医学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7-23夏梦华程义壮夏俊勇史良平
夏梦华 程义壮 夏俊勇 史良平
(安徽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合肥 230031)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肿瘤最容易出现骨转移,在多种器官癌症的远处转移中,骨转移癌居首位[1]。骨转移癌是指由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的子肿瘤。该病可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以及脊髓或神经根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兴学科,诊疗中首要过程就是要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通过一定途径引入人体[3]。锝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mTc-MDP)、二氯氧化89锶(89SrCl2)均为临床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广泛应用,但鲜少有关于核医学用于骨转移性癌诊断与治疗的报道。本研究探讨核医学在骨转移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骨转移癌患者病例资料,依据诊断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7.43±8.94)岁;原发病:肺癌21例,结肠癌17例,前列腺癌8例,乳腺癌7例,其他15例。研究组男39例,女43例;年龄33~92岁,平均年龄(68.22±8.41)岁;原发病:肺癌 28例,结肠癌15例,前列腺癌11例,乳腺癌10例,其他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组织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发展为骨转移癌;临床表现为骨痛、骨折、神经压迫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严重骨髓功能障碍者;入组前两周接受过放化疗治疗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诊断方法 研究组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检查:患者首先口服400 mg过氯酸钾,1 h后注射740 MBq的99mTc-MDP(国药准字H10973066),嘱患者多喝水,3 h后行全身骨显像。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将尿液排空。常规扫描体位为后位和前位,结合实际需要增加断层显像或局部平面显像。若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均匀且对称则为正常影响;若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不对称则为异常影响。对照组接受X线检查:仅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X线检查。
1.3.2 治疗方法 研究组予以89SrCl2(国药准字H20080471) 静脉注射,1.1 MBq/kg,3 个月 /次,治疗2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采用Varian Synergy直线加速器(瑞典Varian公司)进行6 MV X线放射治疗,3 Gy/次,5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放疗期间依据患者情况选用适合化疗药物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比较两组癌症检出率,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根据骨显影对骨转移病灶情况进行评价,显效:病灶消失;有效:病灶变淡或范围缩小;无效:病灶无变化或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情况。以VAS评分及是否应用止痛药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完全缓解:VAS评分<2分,停止应用止痛药物;部分缓解:VAS评分2~5分,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呈间歇式疼痛,止痛药物剂量明显减少或可以停用;无效:VAS评分>5分,疼痛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癌症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癌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癌症检出率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研究组疼痛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据统计[4],超过50%的恶性肿瘤可发生骨转移,其中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高达75%。由于转移植入的肿瘤细胞异常生长、增殖和导致的溶骨性破坏,常引起骨痛、骨折、贫血、高钙血症和神经压迫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5~6]。因此,临床对骨转移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X线是临床诊断骨转移癌的常用手段,但该检查方式容易出现漏诊现象,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核医学中ECT技术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已成为寻找骨转移病灶的主要临床方法。在骨转移癌的临床治疗上,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虽然已被临床试验验证,但患者往往承受较大的身体痛苦,其头痛、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也给患者带来不小的二次伤害[7]。89SrCl2是一种纯β-放射剂,最早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研究发现[8],89SrCl2亲骨性较强,且在骨吸收后可优先到达活性骨生成部位(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灶),缓解骨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癌症检出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核医学中的ECT技术可有效诊断骨转移癌,89SrCl2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