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

2018-07-23郭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血液病中性

郭芳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血液科 安阳 455000)

血液病为原发于造血系统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变化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多采用化疗手段进行治疗,但该疗法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会导致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剂,临床多用于深部真菌感染[2]。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与分化,适用于感染引起的中性粒子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等[3]。本研究比较了rhG-CSF联合伊曲康唑与单用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29.13±9.20)岁;多发性骨髓瘤7例、急性白血病21例、淋巴癌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29.87±9.31)岁;多发性骨髓瘤7例、急性白血病20例、淋巴癌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4]者;符合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患者痰液与分泌物经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真菌;对患者行支气管内镜检查,在所采集的分泌物中检出真菌阳性结果)者;临床资料齐全者;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妊娠与哺乳期女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合并认知与精神功能严重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哮喘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有癫痫病史者;对rhG-CSF或伊曲康唑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病房均进行紫外线消毒,并交替采用2.0%碳酸氢钠与1∶5 000的呋喃西林漱口,4~6次 /d。

1.4.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伊曲康唑(国药准字 H20020367)治疗,口服,200 mg/次,2次/d,持续用药2周;临床症状好转后,药物剂量改为200 mg/次,1次/d,持续用药4周。

1.4.3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rhG-CSF(国药准字 S200120017)治疗,皮下注射,2.5~5 μg/(kg·次),1次/d。根据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确定用药时间,若连续两次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均>2×109/L可停药。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5](1)两组临床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各种影像学或病原微生物检查无明显好转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真菌微生物学检查两次测定结果均低于<20 pg/ml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微生物检查为阴性,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s)

表2 两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s)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0.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血液病患者的T细胞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等,会使血液病患者频繁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伊曲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剂,通过抑制细胞膜色素P450氧化酶所介导的麦角甾醇合成,能够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起到清除作用。该药餐后服用,生物利用度较高,同时能够集中分布于易受真菌感染的部位,适用于皮肤科真菌感染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单独使用效果也不佳。rhG-CSF可通过与粒系祖细胞和成熟中性粒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促使rhG-CSF增殖、分化,同时增强粒系祖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力、去化性和吞噬功能等;rhG-CSF还可促进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同时,能使中性粒细胞释放至血液循环中,以增加外周中性粒细胞的数量[6]。刘娜等[7]的研究显示,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总有效率为76.90%,高于常规组的42.10%,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可提高疗效,增加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安全性较高。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伊曲康唑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侵染性真菌感染,减少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几率,并促进rhG-CSF更好地发挥加速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作用,以减轻血液病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二者联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rhG-CSF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可提高疗效,提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血液病中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