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比较
2018-07-23卢军
卢军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汤阴 456150)
缺血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缺血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颅内缺氧缺血,影响葡萄糖代谢,破坏神经细胞正常的生理环境,进而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目前,尚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特异性药物,临床治疗主要以降脂、降压、抗凝和营养神经为主[1~2]。预防脑梗死再发也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十分重要的方面,但临床上关于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研究尚少[3~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3.7±5.9)岁。B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3.9±6.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临床资料完整者;首次发病者;发病12 h内入院治疗者;经头部CT和MRI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者。
1.3 排除标准 临床资料不全者;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脑卒中病史者;有近期手术史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降脂和营养神经等治疗。
1.4.2 A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1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24周。
1.4.3 B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 J20130083)治疗,75 mg/次,1次 /d。连续用药24周。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进行比较。(2)对所有完成治疗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统计两组的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率。(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数量变化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斑块面积、数量减少超过50%;有效:斑块面积、数量减少低于50%;无效:斑块数量、面积无任何改变。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AD均明显增大,而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变化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比较(±s)
?
2.2 两组斑块数量变化比较 B组斑块数量下降 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斑块数量变化(个)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A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再发率比较 A组出现13例再发,B组出现4例再发,B组的脑梗死再发率为6.67%,低于A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国每年因脑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140万。临床统计显示,约80%的脑梗死患者为缺血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供氧供血障碍引起的多发脑血管疾病,多发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由于大脑是一个对缺血缺氧极度敏感的器官,短时间的缺血缺氧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临床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会出现短暂性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但患者往往不够重视,忽略及时就医,导致病情恶化[5~6]。临床研究显示,约50%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会再发,因此,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缺血性脑梗死的再发与血栓脱落堵塞远端动脉密切相关,所以临床治疗应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和数目,提高斑块的稳定性为主[7]。抗血小板聚集是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阿司匹林作为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与环氧化酶结合使环氧化酶失活,进而抑制血栓烷A2的合成,阻碍血小板凝集[8~9]。而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不同的是,氯吡格雷是通过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和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AD均明显增大,而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变化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斑块数量下降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A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脑梗死再发率为6.67%低于A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临床效果更好,这可能与氯吡格雷对ADP受体能产生永久性改变有关,这种改变可使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产生累积效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这与曾令斌、陈艳艳[10~11]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次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样本数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将来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数量,延长随访时间,以了解氯吡格雷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