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版本差异 聚焦问题晕染
——以《昆虫记》开展经典深度阅读为例
2018-07-23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盛书霞
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 盛书霞
阅读经典名著对儿童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但面对经典,若只是泛泛读之、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则无法达到水滴石穿的深刻效果,更难以深入心灵深处。因此,经典阅读应该深度阅读才行。对儿童来说,如何对经典开展深度阅读,是个值得细细思量的问题。
最直接遭遇的问题就是,“读经典”,读的还是经典吗?
让小学生阅读经典的原著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将《水浒传》原著递到学生面前,学生会愿意读?于是乎,铺天盖地的“改写版”“青少版”“精华版”“美绘本”等应运而生,名气越大的经典作品,版本越多。一时间,此类读物几乎“家至户到”。以《昆虫记》为例,在当当网上输入书名,出现的可供选择的图书介绍共12页,每页20本,竟有200多个版本,不得不让人震惊。
一方面,很多版本是通过简化故事情节、重新编排行文体例、用儿童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甚至通过强化美编效果,将经典呈现于学生面前,以期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这些改编之后的经典与原著相比,有了很多变化,是改良后的品种、嫁接后的产物,此经典已经非彼经典了——与原著差异之大、改写版本之间的差异之大,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在笔者看来,这些由经典衍生出的各种版本,也有很多是非常有特色甚至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读经典,读的是经典,读的又不是经典!经典的深度阅读,该如何是好?
在和学生们共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构建“圆晕式”阅读法,整合经典作品各版本的差异性,让各个版本的特色或是不足成为阅读指导时的一种资源,能比较好地助力经典的深度阅读。
什么是“圆晕”?将一块石子投进湖水中,水面上就会荡漾起一圈圈涟漪。这,就是“圆晕”。与此同时,石子不断下沉,最终沉淀下来,成为印在湖底的一枚“胸章”。笔者用这一现象来比喻学生们的阅读法,称之为“圆晕式”阅读法:小石子,就是深度阅读时确立的主题;湖面上荡漾开去的圈圈涟漪,表示由此主题延展开去的阅读;最终沉落的石子,代表阅读的深度或收获。
对《昆虫记》之类非线性结构、章节可以独立成篇的经典名著进行深度阅读,圆晕式阅读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借力“内容差异”,增添深度阅读动力
和卷帙浩繁的十卷本、400余万字的 《昆虫记》原著相比,学生们所看的其他任何一个版本的所获,都颇有些“盲人摸象”的感觉。
借力策略:谈论、交流——我的《昆虫记》里写了哪些昆虫?
在课堂上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激荡起的涟漪波就如同引力波一般,你波尚未平息,我波又来侵袭。谈论交流之后,学生们发现,一般一本书中都会介绍20多种昆虫。然而,令大家惊讶的是,每本书中选择介绍的昆虫可又大不相同。比如:有的版本中,介绍了萤火虫、蝉、蟋蟀、寄生蜂、绿头苍蝇……而在另一个版本中,介绍的则是小阔条纹蝶、松树腮角金龟、圣甲虫、朗格多克蝎……有一个版本中的《神秘的池塘》与我们学习的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非常相似,可以说,“估计课文是根据《昆虫记》中的这一章节改写的”。
借力成效:
(1)生发敬意
交流后,学生们就能非常直观、真切地感受到这部经典作品的内容之丰富,所谓的“鸿篇巨制”就应该是这样的作品。由此而生出的对作家、对作品的敬意,变成了深度阅读的动力。
(2)激发兴趣
交流结束后,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个说发现《装满昆虫的衣袋》原文的学生的桌前围了好几个学生,都是想阅读《神秘的池塘》。又增添了一个阅读动力源!
二、借力“表达差异”,开展深度阅读实践
读着某一个版本的书,你可能能感觉到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当你将几个版本中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放在一起阅读的话,你一定会感受到作者鲜明的表达特点。
借力策略:比较、赏析——有关“蝉出地洞”的描写。
如果蝉感觉到地面有暴风雨——对于纤弱的蝉的幼虫来说,蜕皮可是一件生死存亡的大事——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实的洞穴底下保护好自己。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子击碎薄盖,爬到地面上来。(A版本)
如果气候条件不如意,如果刮大风下大雨,那对幼虫蜕变是极其严重的威胁,它就又回到洞底屋中继续静候着。相反,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幼虫便用爪子捅几下土层盖板,便可以钻出洞来。(B版本)
无须多说,阅读后稍加比较、赏析,即能感受到A版本中语言生动有趣,描写的蝉就像一个可爱顽皮的孩子;而B版本中,学术味稍浓厚一些。两种不同的感受缘何而来?不同语言风格之故。
之后进行一次实践操作:小组共同阅读,围绕“表达差异”的主题,探寻,交流。
借力成效:
(1)发现更多表达方式的差异
交流中,学生们提到,有的版本的作者(或是译者、编者,下同)对昆虫的态度鲜明之极“黎明前的强盗”(蝈蝈)、“穷凶极恶的刽子手”(螳螂);更多版本中的作者只是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等,只是给读者带去知识、趣味,其余的由读者去思索。
(2)明确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表达效果差异
科普作品,可以选择科学性强、逻辑严谨的表达,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作者对探索生命世界的一丝不苟的实证精神。科普作品,也可以选择像诗人一般去表达——这会让人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呼吸到文学的气息。由此,学生们也逆推出可以根据想要的表达效果选择适切的表达方式。
三、借力“体例差异”,学习深度阅读艺术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最大的不同,后者面对的是一篇文或群文,而前者面对的是 “阅读一本书”。如何深度阅读一整本书需要艺术,这种艺术需要学习。
借力策略:图示、还原——我的《昆虫记》是按照什么体例(结构、顺序等)编写的?
上面展示的是笔者选择的三名同学在阅读、结合自身理解画出的这本书的编排体例。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让其他学生根据同学画的体例图还原那本书的大致内容。
借力成效:
(1)学会透视一本书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学习深度阅读的艺术,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学会透视一本书。通过这样的图示、还原之后,作者的匠心昭然而出;与此同时,学生们对经典的阅读也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阶段。
(2)成为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面对经典进行深度阅读,注定了阅读目标不是获取资讯、不是消遣,而是获得利益——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真正属于你。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要学会在阅读中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如策略中提及的。还比如——作者是怎样来写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为什要在里面穿插诗歌?等等。阅读时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回答问题,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四、借力“价值观差异”,提升深度阅读能力
都说“经典润泽心灵”,润泽心灵的究竟是什么呢?这答案或许很多,或许也很唯一——一种情感。经典版本差异性的背后,体现的是作者对原著理解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和情感的差异。
借力策略:关联、抽取——读《昆虫记》,除了看到了虫,你还看到了什么?
课外阅读课上,这颗小石子激荡起的涟漪可真不小。
生1:我看到了法布尔。他一直坚持观察昆虫,几乎是废寝忘食了。他的韧劲儿、钻劲儿特别强。
生2:我还看到法布尔的学生们和他的同事们。我的这本书里提到的小儿子保罗和牧羊人都会帮助他观察昆虫。
师:除了看到虫,还看到这些人。很好,你们的阅读很细致。还有吗?
生3:我……我的书里还描写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法布尔故乡)迷人的田园风光。
生4:我的书里不仅写了《装满昆虫的衣袋》的那个池塘,还写了法布尔为了更好地观察昆虫而建造的一个户内池塘。
师:是啊,这本书让我们看见的东西有很多。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都是从文字表面看见的。你能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吗?
生5:老师,我想起了书中关于金龟子的描写,自恃身强体壮,以武力半路劫持粪球。这样让我想起隔壁班的王雨泽,他就是像金龟子这样的人。
这个发言之后,学生们的思路彻底打开了——昆虫的生活就像我们人类的生活一样,虫性即是人性;写昆虫,就是在写生命……
借力成效:
(1)汲取榜样力量
在对《昆虫记》进行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这位“像哲学家一般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的伟大学者法布尔的形象日渐清晰。从字里行间看到的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实精神、那份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绝不罢休的博物学家感人至深的品质,无不对小读者们产生着影响。
(2)塑造心灵成长
四年黑暗生活才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生活,可是,这又怎样?丝毫不会影响在阳光下快乐歌唱的蝉的心情。毛毛虫的可笑在哪里?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不会思考不会创新。绿头苍蝇很讨厌?如果没有它们,这世界上将会有很多的动物尸体无法很快消失。这些昆虫的蜕变、繁衍和死亡,无形中指引着学生们透过昆虫世界重新认识人类世界、认识我们自己。
对儿童来说,如何对经典开展深度阅读?思量、实践之后,用一句话概括——围绕不同版本的经典名著在内容选择、语言风格、编排体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精心设计问题,多策略反复晕染,能增添阅读动力、自能阅读实践、学会阅读艺术、提升阅读能力,较大程度实现对经典深度阅读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