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蛋白配比饲料对美洲红点鲑生长的影响

2018-07-22张睿,董珊珊,邵璞毓,纪金强,刘广宁,孙丽颖,赵玉敏

吉林农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幼鱼蛋白质生长

张睿,董珊珊,邵璞毓,纪金强,刘广宁,孙丽颖,赵玉敏

摘要:将含有20%、30%、40%、50%的豆粕添加到商品饲料中制成4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喂食美洲红点鲑1龄半幼鱼30d观察生长情况。饲料豆粕30%蛋白质效率最高,为545.679%、平均增重率为39.48 %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09。采用单因素方差Duncan法对平均增重率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第II组为4.85±0.54a,最显著。

关键词:美洲红点鲑;幼鱼;蛋白质;生长

基金项目:2017 年大學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202035)

中图分类号: S9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4.046

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俗称七彩鲑鱼,是世界上著名的五大鲑品种之一,最佳生长水温在13℃~18℃。在密养条件下,美洲红点鲑的营养完全依赖于其所摄取的人工配合饵料,所以饵料的质量是养殖美洲红点鲑的关键因素,其中,要特别重视高质量蛋白质的配比[1-2]。了解养殖鱼类的最适蛋白需求是配制营养平衡而又成本低廉的饲料的前提条件。如果在不影响鱼类生长和健康的情况下降低饲料的蛋白水平,将会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本文利用不同含量的蛋白质饲料喂养美洲红点鲑,观察体重变化,找出最适蛋白质的配比,为低成本、高效率饲养美洲红点鲑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美洲红点鲑为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冷水鱼养殖场购买的一龄半幼鱼。购回后用3% 的聚维酮碘消毒后暂养在水泥池中。4种颗粒饲料的配方均由通化师范学院冷水鱼养殖试验小组自行设计、加工制成。4种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是10.47%、11.39%、12.22%、13.42%。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通化师范学院冷水鱼养殖基地进行。挑选规格一致、体格健壮的美洲红点鲑共360尾,平均体重为(12.65±0.2)g,随机投入塑料水箱(300L)中。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试验分为I、II、III、IV 组,每组3次重复,每重复30 尾,其中豆粕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分别为:20%、30%、40%、50%。所有塑料水箱都提供脱氯自来水,每天18:30 左右换水,每日换水量为1/3箱体积,以保证水体的洁净,水用气石连续充气。试验期间,水温为(14±2)℃。养殖试验30d,每天06:00和18:00饱食投喂两次,每天记录水温、溶解氧、各组的实际投饵量,并及时清理水中的残饵。

在试验起始和终末分别测量各组每尾鱼的平均体重,试验结束后计算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指标。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Wt-W0)/W0×100;饵料系数=总饲料投喂量(g)/鱼体增重量(g);蛋白质效率(%)=(Wt-W0)/[ 总投饲量 (g)×饲料蛋白质含量(%)]

式中:W0为试验开始时鱼的重量,单位为g;Wt为试验结束时鱼的重量,单位为g,t为实验持续时间。

1.3数据处理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Duncan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由表1中可以看出,第II组的蛋白质效率为545.679%,高于第I组,明显高于第III组、第IV组;第II组的饵料系数最小,为1.609;第I组的饵料系数略高,第III组、第IV组的饵料系数非常高;采用单因素方差Duncan法对平均增重率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第II组为4.85±0.54a,最显著。

3 讨论与分析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美洲红点鲑幼鱼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有影响,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达到最高之后下降;饲料系数则相反。其中,第II组蛋白质效率、平均增重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因此对促进美洲红点鲑幼鱼生长效果最好。这与石英等研究蒋蓉的在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范围内,随着蛋白含量增加鱼体生长速度加快[3-4]结果一致。而如果喂较高蛋白的饲料,多余的蛋白会被脱氨分解转化成能量,这样会降低蛋白的转化率;过高的饲料蛋白还会使鱼体氨排泄增加,造成蛋白质浪费。由此可见,鱼类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蛋白质的需要和生长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会无限度地增长。从实用的经济角度出发,为充分利用节约饲料蛋白质,降低养殖成本,本试验饲料中第I组更适合。

参考文献

[1]朱晓梅,章龙珍,刘鉴毅,赵峰,等.不同营养素配比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及肌肉组成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4(04):342-348.

[2]魏东,白东清,董少杰,孙向军,等.3 种饲料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62-264,268.

[3]石英,冷向军,李小勤,等.饲料蛋白水平对血鹦鹉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肠道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9(05):874-880.

[4]蒋蓉,宋学宏,叶元土,等.黄颡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04):252-257.

作者简介:张睿,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动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赵玉敏,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学研究。

猜你喜欢

幼鱼蛋白质生长
蛋白质自由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