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8-07-22王静

青年时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渗透体育教学途径

王静

摘 要:备受瞩目的十九大缓缓落下帷幕,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而教育事业应该始终处于优先位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体系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时代下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表现,最后提出相关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日常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途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尽管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社会、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教学也一直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之余,并进行精神上的洗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为了更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中国梦思想,需要正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馆。教育改革也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们在接受教育同时,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心态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而夯实基础[1]。

体育课程是一门锻炼身体的课程,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自己的内涵。所谓德育也就是对于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折射出教育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德育与体育、智育等是密不可分的,彼此渗透而共同育人的[2]。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处于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们思想尚未成熟、价值观、人生观还是较为模糊的,此时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将德育融入其中,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于学生的性格、意志、观点等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表现

(一)教学形式上德育教育的渗透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一般是需要在户外进行的,需要自身去进行实践锻炼,体育活动项目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就需要在教师讲课的时候认真、细心的去听,此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將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例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中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就需要教师充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团队凝聚力[3]。再比如上课的时候需要站队集合,就需要培养学生有时间观念,遵守纪律,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点滴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上德育教育的渗透

学生们平时被繁重的文化课程压得踹不过气来,而体育课程却可以使其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的压力,因而体育课程也成为深受学生们欢迎的课程之一。体育教学内容中不仅有室内的体育理论讲解,也涉及到室外的内容(队列队形、体操、武术、球类项目、田径、跳远、游泳等),体育项目是很多的,需要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例如:体操项目需要学生细致耐心,冷静沉着的心态才能练好;田径、游泳等项目锻炼学生敢于拼搏,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这些德育的成分会在体育教学的各个项目中有所体现,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起来,两者和谐的融入其中 ,才能使教学效果更佳。

(三)体育活动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体育项目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平时的日常授课练习外,还会定期的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而给学生创造更宽松的平台,也使得学生个人素养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些和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踊跃参与竞赛活动,可以折射出学生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昂扬斗志,在竞赛过程中团队合作及个人勇于竞争拼搏的精神会得以凸显,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收获成功后的喜悦和挫折后的淡定,提升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4]。竞赛的输赢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学生们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只有经过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收获胜利和喜悦。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教师的榜样作用

“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必定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教师会懂得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才会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教育不仅仅在短暂的课堂中提到,课后或者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这个圈子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直接接触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言传身教,教师用自己的谨言慎行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德服人,让学生不仅为老师的专业课程敬佩,也为教师的优秀品格而感动。

体育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为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单凭学习成绩去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区别对待学习差的和学习优秀的,长此以往差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只有教师真心与学生去沟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多鼓励学生,不迷失方向,有毅力在拼搏下去,才能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夯实基础。体育教师真正的关心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平等位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才会使得德育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最自然的开展下去。

(二)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做为体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多尝试多创新,才能为教学成绩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宽广平台,树立学生榜样及发展潜能。在日常的教课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是极高的,也有些思想道德素质十分优秀的,这些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接触中多留意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发挥这些优良品德的作用,比如开展每周评选等,选出表现突出者,做为榜样,促使学生们多交流、共同进步[6]。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留意学生的喜怒哀乐,当学生心情不佳时候,可以多开导,增强学生自信心;当学生取得巨大成功时候,提醒学生戒骄戒躁,让学生继续保持;尤其是参加比赛的之前,训练中会有遇到挫折或者受伤,不想参与想放弃的瞬间,就需要教师多鼓励,让学生坚持下去,重拾信心,而在比赛之后不管成绩结果如何,教师都应该给出中肯的评价,耐心去劝解学生,走出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点滴的小事中将德育融入其中,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温馨和谐。

(三)结合体育教学特点而渗透

体育教学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项目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德育教育结合各个项目的特点而融入其中。德育教育的时候,依据体育不同的课程具体要求而合理的去变更德育相关内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體育教学通常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教学环境,尽管室外环境居多,但是室内的理论讲解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讲解体育相关赛制的时候,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室外的相关项目中种类很多,体育教师可以依据项目的不同,而提炼出其中的德育知识,例如:在跳远、短跑、长跑等竞技类体育项目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在拔河、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中培养学生们团队协作,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品质。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也随之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训练中,也让学生可以在锻炼身体之余也获得精神上的洗礼。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方法

(一)体验法

体育项目的种类是较多的,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拿跑步而言,短跑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既锻炼身体也有冲刺的感觉;在长跑项目尤其是马拉松的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磨练意志的精神,经过痛苦的煎熬咬牙坚持到最后才能迎来来之不易的胜利[6]。每一项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注意让学生亲自体验,将德育渗透其中,学生们可以感悟到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有坚强走下去,不断学习不怕吃苦,坚持到底才最终会获得成功。

(二)把握时机法

体育并不是单纯的一项运动,而是需要将人的情感、意志、信念等多个方面综合起来,体育教师在授课中需要找到某些方面与德育的共通性,也就是把握好时机。比如在进行排球练习的时候,有些学生害怕被排球伤到不敢接球,畏畏缩缩不但自己练不好球技,也会耽误整个团队的训练进度,此时教师应该抓准这个时机,给学生讲些积极向上的励志的故事,诸如“铁榔头”郎平的排球事迹,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只有不断努力,团队互助合作,才能战胜自己的懦弱,战胜对手,勇往直前。

(三)激励竞争法

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偶尔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成为处于低谷的学生的“救命稻草”,因而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体育项目中有些高难度的动作很难完成,就需要体育教师有耐心的去讲解,并多鼓励学生多尝试,不轻言放弃,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敢于拼搏,坚持到底。并且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多种体育活动,不仅增长阅历,也对性格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莫少清.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9):72-73.

[2]陈曾文.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方法[J].好家长,2016(25):227-228.

[3]徐娟.浅谈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6(01):32.

[4]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74-75.

[5]李继志.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127+129.

[6]谭达波.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3(05):145.

猜你喜欢

渗透体育教学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