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体会
2018-07-22黄观媛
黄观媛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面临两个深层次问题,可将之概括为“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更新;概念重构;思想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花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更新较为迟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教学情况,应更加注重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一、两种“距离感”:“原理”课教学面临的深层问题
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有多重维度,而且这也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学课题,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度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原理”课而言,笔者认为,有两个深层次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可将这两个问题概括为两种“距离感”。
一是时间的距离感。经常有学生提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创建于19世纪中叶,距今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在这一百六七十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们生活的时代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克思创立的思想体系果真能诠释和解决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问题吗?
二是现实的距离感。所谓现实的距离感,是指当学生用我们课程中讲授的思想观点去观照现实生活时,有时会感到阐释力、说服力不够。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自两种情形,首先是今天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在马克思的时代尚不存在,马克思未曾看到或预料到,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所论述。
二、从概念重构起步:“原理”课内容更新的一种思路
“原理”课教学内容更新这一宏大课题千头万绪,从何入手?笔者认为,从对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或许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库恩通过研究科学史提出,科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往往会带来整个科学理论的重大进步,乃至引发科学革命。库恩所谓“范式”与这里讲的“重要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他的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以“教材体系”为对象,分析我们当下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某些概念存在几种值得关注的情况:其一是没有完全反映马克思思想的原貌,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其二是有些概念的阐释力需要重新评估,不然可能与更具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范式擦肩而过;其三是随实践发展而形成的一些新概念尚未纳入“教材体系”之中,或深入研究不够,使其难以呈现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与这些问题相对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原理”课概念的重构。
第一,对有些概念的内涵作出新的阐释,使之更切合马克思思想的原貌,从而展现它的理论魅力。
很多概念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去界定,如果只执着于其中某一方面,那就可能遮蔽这些概念的丰富内涵,使之失去固有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为例,如果我们只是从与意识的相互关系角度把它作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加以阐释,便可能面临这种情况。
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在对德国思辨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渐确立的。马克思不满意青年黑格尔派仅仅停留在“思辨王国”中,即仅仅在思想的层面批判黑格尔哲学,用观念去反对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所以,对“物质”的界定,除了凸显其客观实在性这一特征外,还要赋予它在马克思那里具有的全部丰富内涵,说明它与人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人类生动多样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去理解和阐释“物质”概念,不仅更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原貌,更能体现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勾连和统一性,而且将使这一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和丰富实践紧密关联在一起,焕发出它特有的理论魅力,自然也就更容易为青年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第二,对有些概念的阐释力重新加以评估,以提供更能回应社会现实变化的分析范式。
一个概念的形成和界定,总是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或社会条件,当它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条件发生某种改变以后,这个概念对改变了的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便可能减弱,因而需要探寻新的分析范式。
以“阶级”为例,这一概念是马克思用以分析人类社会构成及其历史发展动因的重要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开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对于阶级,马克思主要是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具体说来,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来界定的。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群体可以据此占有他人的劳动,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群体只能靠替别人劳动来谋生,因而形成为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彼此间产生对抗性的矛盾,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的本质。
第三,有些新提出的概念需要纳入教学视域并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确立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新的生活实践会带来新的社会现实,产生新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经过思维的抽象,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新概念或新范畴。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它们仅仅在这些关系存在的时候才是真实的。”[5]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革,出现了一系列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新概念、新范畴,适时将其中有些概念纳入我们的教学视野,对它们给出有说服力的学理阐释,确立其在“教材体系”中的恰当地位,这是课程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途径之一。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是中国在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明确起来的,它对于探索中国道路、深化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起到了重大作用。马克思沒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20世纪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它是对近40年探索中国道路的崭新实践和理论认识的理性概括和思维抽象的结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创新。笔者认为,应该将这样一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新概念适时纳入教材体系之中,使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帮助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执着前行的真实历程,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把课程教学与青年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紧密联系起来,以强化课程教学的穿透力和吸引力。
三、开掘思想资源:“原理”课概念重构的基础
概念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任何理论创新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思想成果吸纳、消化、整合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凭空构造。实现概念重构,也必定要注重挖掘其可借鉴的思想资源。笔者认为,实现概念重构的思想资源非常丰富。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经典理论
“原理”课的概念重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基本遵循,否则就会走偏方向,甚至陷于思想混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建了理论体系,其中某些概念、观点带有那一时代的特定内涵。马克思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竭力通过对特定历史时代及社会形态的考察,揭示其蕴含的一般规律,这就使他建构的理论能够超越特定时空的界限,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比如,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分析、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构想等,对于当今人们观察问题、变革社会依然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智慧。“原理”课的概念重构,首先就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要义,并且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去思考当今时代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把握概念重构的方向、着力点和具体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面对实践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是后者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比如,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有过许多论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种外来理论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才能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后,之所以能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包含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理想的相通之处。
(四)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为数众多的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主旨的学者或思想流派。他们用不同的理论框架、观察视角去解读、诠释抑或质疑马克思的思想,由此提出的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思想体系,对我们多维度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有不可小觑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66,67,6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