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背景下浙江区域经济转型新旧小镇发展路径对比

2018-07-22汪颖

青年时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四个全面

汪颖

摘 要:在“四个全面”的背景下,社會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经济模式也实现了升级、转型。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密切了浙江经济发展与区域是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出现了特殊城镇的发展模式,严重冲击了传统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将以杭州城中附近的新旧城镇作为案例,详细分析其各自发展模式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并借此机会全面贯彻“四个全面”的相关内容,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目的。

关键词:“四个全面”;经济转型;智慧小镇;生态改善;智慧生活

在“十九大”的背景下,落实“四个全面”的内容已经成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民生”的相关方针政策,清楚地表现党的立场。同时,在实施改革开放这一政策以来,我国将经济作为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心,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方面的影响。

在浙江省,杭州作为其省会城市,凭借其地理优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先进模式。在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背景下,浙江省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县域经济的发展路线,主要是因为省内城镇星罗分布,这使得每一个区域都有着自己的发展模式、方向。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背景下,浙江省的各个城镇也在不断的创新、进步,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浙江省整体的经济,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地调查。

“双城记”是杭州城区独有的现象,即在发展的过程中,城镇的新旧模式不断结合、碰撞。具体而言,在江干区的北部有一个“丁桥”城镇,随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改名为“丁兰街道”,将大型居住区作为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向,并将“局”作为发展的核心。同时,在这个城镇中,还包含“丁兰智慧小镇”区域,其以“智”为发展核心,以“山水智城,智慧生活”为规划、建设的方向。由此看出,在这一区域中,存在两个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存在明显差异的城镇,成为杭州经济转型的奇景。实际上,在杭州市中,与“丁兰智慧小镇”、“丁兰街道”相似的区域还有很多,影响着杭州市、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转型,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地调查、分析。在调查中,主要的问题包括:丁兰智慧小镇中产业的智慧程度;在“山水智城”这一口号下,居住环境的宜人程度;居民生活的智慧程度;丁桥镇中的居民,建设居民区对环境、生活、经济的影响等。

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禀赋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分割”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很多产业无法进行升级。同时,在浙江省内部,市级、县级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加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使得浙江省中很多区域经济将传统经济产业作为重点。具体而言,传统产业的发展,其对于分工要求、跨区域合作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在各个区域之间缺乏对要素流动优势、劣势之间的互补,所以很难落实产生的转型。与此同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所以以传统经济模式为基础的城镇,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阻碍,因此对经济进行升级、转型具有强烈的迫切性。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的影响,有更多的人加大了对科技的研究力度,关注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各个区域都应该创造更加独特、适应的经济模式,增强自身的经济特色,并满足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这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经济发展规划者的难题。

那么,在当前的背景下,丁兰智慧小镇应该如何继续发展呢?

一、积极引进智慧产业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是实现“智慧”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1]在丁兰智慧小镇的建设、发展中,可以通过成立专项服务的部门、设置不同优惠政策等方式,对技术创新提供大力支持,从而引导、鼓励更多科技企业对技术进行创新。例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将拉卡拉支付浙江分公司、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南方分院等引入丁兰智慧小镇之中,并积极打造“电子职高公共服务平台”,为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同时,以拆迁剩余的土地为基础,清除、整理自留地、空闲用地、旧厂房等相关的土地资源,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利用、激活。例如:与腾讯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设计、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并将其用于改造、提升西子智慧园的厂房工作中,进而在杭州市内打造“雏鹰基地”,为广大青年提供创业服务。

在2016年10月末,大约有60名德国政府的官员对丁兰智慧小镇进行了参观,并参加了中德智慧化峰会论坛,两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的战略协议,进一步推动了中德两国在“工业4.0”、“互联网+”等方面进行开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成为杭州市丁兰智慧小镇的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二、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智慧交融

在丁兰智慧小镇的发展中,除了需要积极引进更多的智慧产业之外,在“山水智城”的口号下,还应该对生态文明提出全新的要求,以此实现生态改善的基本目标。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首先,对丁兰智慧小镇中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浙江省的发展中,其贯彻落实“五水共治”的基本策略,主要是因为在水乡中,丁兰就包含了“十港四河”。在丁兰智慧小镇的发展中,以“不填河、只治理”为基本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消除了很多断头河、黑水河等,建设了二十几个滨水小区,更加全面的彰显了水乡的风情。

2.其次,积极传承当地的“佛文化”。在丁兰智慧小镇中,有一个佛文化传承地——龙居寺,积极对此进行复建,并最大程度的恢复、传承“桃文化”,致力于构建“千桃园”。[2]同时,对该区域中的景区进行智慧改造,实现景区系统、游客终端相互连接的目的。在发展、改造的过程中,丁兰智慧小镇还需要规划智慧旅游线路,将可穿戴的设备引入旅游服务中,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推动自身稳定发展。

三、积极打造智慧生活

在丁兰智慧小镇中,其以“智慧社区”为发展口号,并积极倡导“智慧家庭”,对此在区域内部开通了精准物流配送专线,并通过智能停车系统解决了居民停车问题。同时,丁兰智慧小镇在其发展中,还积极推广分级医疗平台,为“空巢老人”提供智能监控探头、智能血压计、管道天然气检测等免费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智能家庭”的目标。在智慧社区方面,丁兰智慧小镇实现了WIFI全覆盖的目标,开发并应用“丁兰评APP”、“邻里通”等。

但是,在2017年对特色小镇进行考核时,丁兰智慧小镇仅为“合格”,甚至比2016年的评比结果降了一级别,这说明其中必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产业方面:

1.产业不集中。在丁兰智慧小镇中,高新产业的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并没有具体到各个企业中,导致仅有很少的企业能够拿得出手。究其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过渡性质的产业相对薄弱,并不能支撑起高端产业的持续发展。

2.投资额较低。在丁兰智慧小镇的长期发展中,对于特色产业的投资比重,小于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这一点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具体来说,2015年期间,丁兰智慧小镇对特色产业投资是总投资的44.0%;2016年期间,丁兰智慧小镇对特色产业投资是总投资的35.56%;2017年期间,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最终降至34.18%。在《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的内容中,要求智慧小镇特色产业的投资应该在投资的70%以上,足以看出差距之大。而同期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其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特色产业的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88.42%、92.26%、71.19%。总体而言,丁兰智慧小镇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主导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使得对特色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够。

3.民间资本少。众所周知,在民间资本很难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接触,主要是因为技术基本掌握在当地政府的手中。[3]在2017年特色小镇的推进会中,浙江省省长对要加强非政府投资的考核,将原来的非国有投资比重达到70%以上,调整为政府投资占比低于20%”进行了再一次的强调。但是,丁兰智慧小镇中支持技术发展的民间资本却下降了14.08%。很明显,丁兰智慧小镇并没有对其进行调整,甚至没有积极、主动的吸纳民间资本,这一点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加大重视力度

4.规划不合理。经过对丁兰智慧小镇的实地调查发现,其内部的企业呈现零星分布的状态,并没有实现区域化发展的目的。在丁兰智慧小镇的东部区域中,由于尚处于筹建的初级阶段,很少出现新开工的项目,将智慧企业引入其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无法打造产业带。在小镇的规划之中,2015年有11个与特色小镇建设、投资超过亿元的项目,但是在2016年、2017年新开发的项目却呈现减少的趋势,这种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将会导致丁兰智慧小镇的发展停滞。

其次,民生方面:

在丁兰智慧小镇的很多小区之中,如丁兰街道中的阳光逸城小区,已经安装了智能停车系统、电子互动屏幕,能够提醒车主哪里有合适的停车位,同时可以为车主提供导航。另外,玺之湾等智慧小区中,能够通过刷卡、刷脸等方式对业主的身份进行识别,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智慧城镇的目的。

然而,在丁兰智慧小镇中,“丁兰评”、“邻里通”等智能APP的应用率相对较少,只有最早进行了智慧改造的小区居民知道相关的软件,而新住户、租客却不了解住户这两种软件的功能。同时,最早进行拆迁、安置的小區——丁桥家苑,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97%的居民不知道“丁兰评”、“邻里通”等APP。同时,在本次的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的居民仅仅知道“丁兰智慧小镇”的标签,并不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产业、对生活、经济的影响。由此能够看出,丁兰智慧小镇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宣传力度相对较小,未能加深居民的理解、认识,也就是说对城镇的改造并没有渗透到居民生活的细节中。

在丁桥镇发展的全过程中,基本就是将大型居住区为蓝本进行规划,将拆迁、安置作为重点,并强调、落实“以民优先”的思想,即在根本上保证被拆迁住户的利益,从而有效解决了拆迁双方的矛盾。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以先行建设为基本原则,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需求,并实现了保障居民生活最低收入的主要目标。

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大型居住区为规划、建设的蓝本,其中包含很多优势,主要包括三方面:(1)土地集中利用的程度较高,传统农民自建房屋存在楼层低、占地面积大、居住分散等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与之相比,通过规划居民区,能够增加单位面积内居住人口的数量,从而扩大空闲土地的面积,为丁兰智慧小镇的建设提供更充足的土地资源。(2)在确保保障性住房充足的条件下,将多余的土地进行出售,并将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用于其他区域的建设,进而加快丁兰智慧小镇建设的步伐。(3)在丁桥镇的发展中,其实施了政府、市场结合的模式,从而提高资本运用的灵活程度,并全面落实了“以人文本”的理念,进一步保证了居民的权益,为智慧城镇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丁桥镇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基础设施问题,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居民都认为出行不便利,同时在该小镇中仅有一个生活广场,利用率较低;(2)医疗设施问题,在小镇中仅仅设置了社区卫生院,并没有为居民提供大型医院服务;(3)学前教育问题,在丁桥镇中,幼儿园的建设缓慢,同时缺少大型幼儿园,这样的现象无法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甚至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解决丁兰智慧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以下的方式应用在实际中:

在丁兰智慧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中,应该仅仅抓住发展的机遇,致力于打造地智慧产业链。具体来说,需要明确小镇发展的主体产业,同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同时其他的产业则为主体产业提供帮助。例如:在丁兰智慧小镇中将科研开发作为主体产业,同时适当的引进与物流配送相关的产业,将主体产业的优势体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资本前来投资。结合上文的内容,资本较为单一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产业导致的,所以经过对丁兰智慧小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则可以吸引更多不同形式的资本。[4]与此同时,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及时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开放民间资本的相关要求,便于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在前期的建设与发展中,丁兰智慧小镇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将开发作为主要内容,而在后期的建设与发展中,则应该以完善为主要内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另外,构建具有丁兰智慧小镇特色的产业带,并对其需求、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便于更加精准的引进相关企业,为后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对于“山水智城”的目标而言,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境质量,但是需要在建设丁兰智慧小镇的过程中,更加精准、科学的对小区绿化进行合理的规划,而此时政府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丁兰智慧小镇需要加大关于智能APP宣传、普及的力度,加深群众的认识与了解,并将河道治理的工作落实在实际中,制定严格的惩处制度,便于高质量的解决环境问题。

就居民的生活而言,需要对“丁兰智慧小镇”的相关规划、目标进行宣传、普及,避免居民只知标签而不知其里,并大范围的应用智能APP,加深居民对“智能”的认识,提高社区服务、街道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对此,在丁兰智慧小镇的相关的相关规划、建设中,应该将智能化的理念渗透在各个细节之中,不仅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推动丁兰智慧小镇建设、发展。除此之外,在重视民生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将民意作为基础,及时对民情进行了解、反馈,倾听群众的呼声、心愿,以此来提高丁兰智慧小镇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未来的发展中,丁兰智慧小镇、丁桥镇可以相互结合,即丁桥镇以“丁桥态度”、“丁桥速度”为目标,为丁兰智慧小镇的规划奠定基础,只有在土地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大力建设软件园,实现“山水智城”的基本目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丁桥能够为丁兰智慧小镇提供充分的资源,并以此获得更多的资金,为智慧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拉动供求关系的发展,从而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本质目标,并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涌波《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县域经济转型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2]李金珊.叶托《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及其代价——透视浙江县政扩权的新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40卷第3期

[3]胡秋腾.《江干区创建“丁兰智慧小镇”》,杭州日报2015年12月21日 第011版.

[4]孙钥,郑伟.《丁兰智慧小镇装上德国“引擎”2016年中德智慧化峰会论坛在杭召开》杭州日报2016年10月23日 第001版.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四个全面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