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2018-07-22苏伟兰
苏伟兰
摘 要: 自1978年至2018年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面对新形势下,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涌入,为了抵制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攻击,清除大家发展思想的障碍,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思想正言是非常必要的。追本溯源,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发现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来源,这一发现将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找到了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征程开启。四十年过去了,我国形成了对外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虽然我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中国化”等信仰危机。因此对改革开放思想进行研究是積极面对新时代挑战的应举之措和应对当代中国重大课题的应有之义。
一、邓小平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生产力理论和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提出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现实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提出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革命导师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他认识到要想在落后的俄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得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工业、农业生产,才能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953年至1956年“一化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开始对怎样发展社会生产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虽走了许多弯路,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损失,但是这一路走来的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后人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经验教训。
在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牢牢围绕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不变。所以邓小平同志在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实际,不仅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而且还提出要在中国农村,实行责任制改革;在城市,要简政放权给予更多自主权搞活企业等举措。
邓小平继承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认为是由于我国当前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生产力没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才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不出来,要想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矛盾理论的同时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进一步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认识,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理论基础,让人们明白社会主义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世界历史”的理论,而邓小平同志在顺应了世界的历史发展潮流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的思想。
15世纪至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以及18世纪、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与世隔绝的状态,极大了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打破了本国的制造和生产,把世界各地连接起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推动了本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曾经说过:跨越国界间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必须在人类交往中进行,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不分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通过交往活动来促进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依然闭关自守,不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那么依据当前的历史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国家是生存不下去的。
在继承了经典作家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的基础上和总结近代以来我国闭关自守落后被打的教训,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论断,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搞发展是行不通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间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对外开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邓小平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世界开放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
三、分析当今两大阵营的关系和趋势发展,认为社会主义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价值的成果,进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恩格斯指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仅需要领导革命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促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只有借助资产阶级手中的生产力,社会革命才会取得胜利。
所以在发展生产力层面,邓小平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不是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只是利用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方法手段来解放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在发展文化教育层面,提出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文明成果,提高我国对精神文明的内涵认识。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命题,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要想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学府,就必须走出去与各国一流高等学府学习合作交流,吸收世界顶级学府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会发展的更快、更强。
在建设政治文明层面,邓小平说:要想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后的制度,就得吸收世界各国制度中的进步的合理之处,只有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才会日趋改进和完善。
在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方面,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崭新论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没有承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步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同样可以借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性创新,而且也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命题,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下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意义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当下的中国和中国的未来,创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为世界落后的国家通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模式,贡献了中国智慧,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形象和命运。改革开放的成功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向前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只有把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统一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的境界。
五、结语
改革開放40年的实践历程,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各届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世界历史理论等应用、发展和创新,有着巨大的历史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成为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不断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成为了《共产党宣言》的实践版,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正确诠释和思想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442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何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
[6]涂涛:《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