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什志》中的四川民歌研究
2018-07-22许文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068
⊙许文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 610068]
《风土什志》于1943年9月创刊一直到1949年11月停刊,历经六年战乱岁月,共出3卷14期,刊登文章共计204篇。①编辑部先后设在成都东门红石柱正街五十六号、金沙寺街二十六号。社长是著名作家李劼人,发行人是为以犀利文风著称于成都新闻界、有“小铁锤”之号的樊凤林,主编之一的谢扬青是李劼人的秘书,另一位主编为向宇芳。刊首刊有《发刊旨趣》,可以窥出创办者立志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行事作风,其文曰:“……本志的性质为‘研究各地人生社会既往与现实的人文地理及地理知识,收集各方风土人情资料,作详确广泛的调查报告,且客观的描述当时社会环境,阐述其衍变等历史与地理的因果关系,作现实问题之参考。’内容方面,屏除空泛的理论,力求真实,趣味;行文尽可能地达到生动化,故事化的原则;既是说我们将以‘雅俗共赏’的姿态,贡献于读者之前,从而获得一些宇宙间森罗万象的知识……”②
《风土什志》创刊的1943年正值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之时。四川深居腹地,周围崇山峻岭,在抗战时期庇护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文脉。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包括四川、重庆,拓展到云南、贵州、广西作为抗战的大后方,给予反法西斯战争有力支持。李劼人1939年参加并发起成立了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先后担任文协的理事、常务理事、总理事及《笔阵》主编等职。《风土什志》与同期李劼人参编的《笔阵》不同。《笔阵》是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日战争服务的。而《风土什志》则是用风土学的理论创编的刊物。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迥异。人类生存的多样形态是在漫长的与自然相处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换句话说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就是风土。正因风土是人类为抵御外界自然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及民族精神烙印,因此风土也就成为人类了解自我的一种认识角度。
从刊物刊载文章的内容来看,涉及国内外多地风土民俗,如果从数量上看,有关西南地区的文章占多数。根据该刊物刊载文章的文体和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民歌类,如,谦弟的《川西情歌》等;二是游记散文类,如陈寄生的《大凉山的边缘:去西宁沟程途上》、邵谭秋的《峨眉三游谈》、董品瑄的《黑水河畔二三事》、周太玄的《锦屏山下》等;三是民俗类,如王庆源的《成都平原乡村茶馆》、潘泰封的《西南特族之婚姻习俗》《采风录:四川丧礼,可以成都为代表》、于式玉的《普陀五台峨眉:蒙藏佛徒对三山的信仰》等;四是学术类,如《成都惠陵昭烈帝武侯祠考》(上、下)、冯汉骥的《明皇幸蜀与天回镇》、王冰洋的《成都琴书文词研究》、李劼人的《二千余年成都大城史的衍变》等。
为了深入研究,将范围划定在四川歌谣。全刊共登载了四篇歌谣,分别是:《川西情歌》《四川民歌·门口大田插错糯……》《四川童谣》《四川民歌·星宿出来……》。这四篇文章中涉及的诗歌并不是刊于同一年,也不是由同一作者收集,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风土什志》中四川歌谣文本的分类解读,对现有诗歌文本进行注释、归类、分析,考证歌谣中的民情风俗。探究民歌作为风土学的一种表现方式的功能,从侧面来了解四川人民的人文生活和精神生活,追忆西南地区诗歌采风的传统以及创编人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供学者们做民俗学、社会学和民间文学之研究。
一、四川民歌:作为四川风土表现的多彩生命诉求
地理条件影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和文化活动。民歌是民间口头文学,以管窥豹可以看到当时四川底层民众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四川地貌特征是盆地,东为大巴山,南为云贵高原,北是秦岭山脉,西部是青藏高原。《风土什志》里这四篇文章中所有的歌谣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农事歌、爱情歌、习俗歌、劝诫歌、生活歌及其他。歌谣,分为民歌和儿歌两大类。歌谣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劳动。鲁迅先生曾指出:“在文艺作品发展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当工作劳累时边歌唱边劳作可以转移注意力,将集中于歌的情感抒发继而忽略其因工作而产生的辛苦。”③歌谣流传于民间,贴近大众生活。这些歌谣内容上反映真实生活,艺术上自然质朴。周作人在《中国民歌的价值》一文中写道:“民歌的特质并不偏重在有精彩的技巧与思想,只要能真实表现民间的心情,便是纯粹的民歌。”④16世纪末法国的博丹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受“自然因素”决定的。而自然因素因风土而异,所以具有特殊的风土的各自会塑造出特殊的民族性格,尤其是风土的不同会引起劳动方式的不同。
(一)农事歌
农事歌是民间歌谣的常见的题材,代表作有裴君牧编辑的《秧歌三首》。
秧鼓鼕鼕响
农夫着了忙
两脚停不住
快快来薅秧
薅了秧,换衣裳
我们还要去赶场
吃杯酒喜洋洋
年年愿丰不愿荒
回家去对娘子讲
今日很占主人光
秧鼓儿不住响鼕鼕
田边站的是主人翁
手打鼓,坐当中
打得鼓儿死不通
慢慢的,不用攻
主人家无非是催工
兄弟们,快用工
每天有好多钱
我们做好多工
主人家望的是年岁丰
早早起,把田耕
薅秧儿,听鼓声
牛儿去吃草
秧儿渐渐深
今年庄稼总是好
哥哥们,弟弟们
大家齐努力
相爱更相亲
光阴莫把活路混
一寸山河一寸金
这是一首秧歌组诗,第一首描写了农忙,第二首描写的是主人催工,第三首写了希望同伴弟兄能珍惜时光,早起耕田、努力团结种好庄稼。这首歌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没有以往农事歌中描写的地主和农民尖锐的矛盾,地主压迫、盘剥农民,而是农民勤劳,努力上进,理解地主催工,希望能珍惜时间,努力赚得更多的钱财,一派和乐融融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四川地区素有“天府之地”良好的农业资源相关。
(二)爱情歌
爱情歌在四川民歌中占数量的大多数,代表作有《川北情歌三首》。
远望小妹白蒿蒿
好比田中嫩谷刁
心想变个油蚱蜢
二下飞去抱住腰
太阳落坡往下梭
留郎不住用手拖
心想留郎歇一晚
米筛抵门眼睛多
栀子花儿顺墙栽
墙矮花高现出来
心想摘花与郎戴
郎多花少散不开
这是三首川北的情歌,第一首以男子口吻将心上人比作“白蒿蒿”“嫩谷刁”,将自己比为“油蚂蚱”,想象自己像油蚂蚱那样飞到白蒿蒿和嫩谷刁上。第二首以女子口吻写了想留心上人歇一晚但又怕人多口杂招闲话。第三首写了一位追求者众多的女子不知道该将花儿摘给哪一个人。
(三)习俗歌
民歌中的习俗歌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它记载着相关地域的民情习俗,是社会学、民俗学珍贵的资料,代表作是《十月歌》《喊门的》和《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如《十月歌》:
菜头大到正月正 正月十五闹花灯
菜头大到二月二 二王老爷催谷豆
菜头大到三月三 地丁菜儿赛牡丹
菜头大到四月四 一个铜钱六个字
菜头大到五月五 端个粽子敬丈母
菜头大到六月六 打开箱子晒衣服
菜头大到七月七 七个娘娘乞巧节
菜头大到八月八 八月十五敬月华
菜头大到九月九 家家户户蒸甜酒
菜头大到十月十 十个娘娘偷鸡吃
这首歌谣从正月写到十月,以菜头引出。每一月有一事,正月元宵节闹花灯、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吃豆豆的习俗。三月地丁菜开得最旺(地丁菜又叫紫堇)。四月四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六月初六,汉族民间称为“洗晒节”。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特别要将自家保存的皮大衣、皮套子、毛衣之类统统拿到太阳底下曝晒,又称“晒伏”,据说这样可以一年之内不生蛆,不返潮。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十月十是“十全十美”的吉日,是庆丰收的日子。从一月到十月将节日、习俗编成歌谣,从农人口中唱出,既利于记忆,又便于传唱。这里的农事歌既有和中原地区一样的习俗,也有四川特有的,例如,起兴的菜头、地丁菜都是四川西南地区的特殊物产。九月九蒸甜酒和十月十吃鸡确是南方习俗。
(四)地方描写歌
地方描写歌是民歌中有一类民歌直接白描某一地域的特点,代表作有《兴文县》和《重庆城》。
好个兴文县
衙门像猪圈
大堂大板子
四门都听见
好个重庆城
山高路不平
口吃两江水
笑贫不笑淫
这两首歌分别写了兴文县与重庆城各自的特点。兴文县是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兴文县》用了一个比喻将官府县衙比作猪圈,以显示县衙的贫穷。《重庆城》描写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地貌特点:地势高低有起伏、饮长江和嘉陵江的水、喜欢嘲笑贫穷的特点。
(五)生活歌
生活歌是四川民歌中最能体现四川地区人民生活的特点,这里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这首《进屋的》吆喝歌:
一个豆子圆又圆
推成豆腐就卖钱
人人说我生意小
小小生意赚大钱
典型的卖豆腐的吆喝歌。寄托了劳动人民希望通过辛勤劳动赚大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生活歌里还有一类在内容上最市井粗俗。周作人将其定义为猥亵歌。猥亵歌是否在内容上比较猥亵是比较有争议的。周作人说“民歌的中心思想专在恋爱”对于猥亵歌谣的概念而言,周作人说“非习惯地说及性的事实者为猥亵”。对于猥亵歌,周作人持开放的态度:“其一是他认为民间诗歌表现、反映的是真实的情感,其中既具有生活,也有使用之语言的联系,同时也是本色中真诚与自然的展现;其二是他对道学的深恶。”⑤作为民间的口头文学辑录,民歌中有粗俗的话,也说明了成都作为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不同,它远离中心,礼教松弛,束缚较少,蛮性和野性尚存,青年男女直爽热情之外,有些越轨之举也不足为怪。如《田野的》:
一二开花二二黄,幺姑出来收衣裳。衣服搭在手腕上,光见衣裳不见郎。
吃了饭来饭胀腰,何年何月才得消?对门有个王么嫂,解了罗群松了腰。
一二黄,小姐媳(注一),不周堂。猫儿跳到菜板上,看到ㄍㄚㄍㄚ(注二)不得尝。
太阳落土四山凉,老虎下山叫猪羊。要吃猪羊叫个□,莫咬奴家少年郎。
山歌喊在土地堂,土地公公坐中樑。土地婆婆跟人走,土地公公回来哭一场。
山歌喊在大桥头,手摸栏杆望水流,水流长江归大海,归了大海永世不回头。
新郎生的黑又黑,新娘生的白又白,白对黑来黑对白,这对鸳鸯了不得。
新郎生得拉又拉(注三)。新娘生的胖又胖,拉对胖来胖对拉,今夜不想凉大光(注四)。
全家请我来陪郎,陪郎我就要送郎,送郎送到床当头,手捧红灯倒了油。
送郎送在五里坡,再送五里不为多。再等三年你来看,引个么儿喊你喊哥哥。
清早起来雾层层,担挑水桶出龙门,水桶搁在井坎上,就只见水桶,不见我的人。
一二花,一二花,放牛娃儿引娃娃。快去请你主人来看,恭喜你引了一个好娃娃。
高粱秆,节节甜,老板娘子偷长年,遇着放牛娃儿衣碰倒,扯三尺红布拿一百钱。
高粱秆,节节空,高树子,逗马蜂,高脚鸡儿逗鸡子,好看婆娘逗老公。
桐子开花朶天朶年长偷到主人婆,一下主人晓得了,背起包包就打落(注五)。
高高山上插黄旗,我有一个美娇妻:哪怕你黄金堆百斗,你有钱难买我少年妻。
十七十八女裙钗,未出闺门怀了胎。自从那日见一面,不觉得肚子涨起来。
人人说到正月有个子,家户户有对子。望到门前纸,振到(注六)后头吃了两个汤圆子。人人说到二月有个子,二月清明报蚕子,喊个娃娃出壩找叶子,拿回家来喂蚕子。
注一:小姐媳,即童养媳。
注二:ㄍㄚㄍㄚ,即肉。
注三:拉又拉,意即肉。
注四:凉大光,大天亮。
注五:打落,辞工的意思。
注六:振到,做到。
这是一首以婚恋为主的歌谣,内容上讲“偷主人婆”的不雅事件,可以从中看出底层劳动人民基本的食色需求和受到的道德约束较少。高山的阻隔,妨碍了中原文明的传播速度,封闭之余少了儒家礼制,多了人性天然的情感欲求。
从选取的上述民歌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四川地区虽周围多崇山峻岭,受儒家正统思维较少,但中原传统文化也有浸润。比如,人民受中原地区的影响《十月歌》中的节令,还有八仙典故。二是四川地域特色。比如,幽默调笑、闲散自适的地域特性。所谓风土一言以蔽之,既是地球上各块土地固有的,而且是唯一的东西,它能够经过敏锐的观察之后被叙述出来。
二、四川民歌:作为四川风土表现的一种审美
(一)语言:率真、质朴、方言化
民歌语言简短,以五言、七言为主,穿插三言。用词率真、质朴,贴近底层民众日常生活。在简短的语言中,描摹日常生活,传递爱恨情仇,张扬喜怒哀乐。本文考察的这几篇四川歌谣带有明显的四川地域特色,例如:《和和海》
幺儿和和海 上街去打牌 提起半升米 拖起两片鞋 幺儿和和海 上街去打牌 老娘看见你棒棒有你挨
这首诗里的“幺儿(yao er)、打牌(pai)、两片鞋(hai)、去打牌(pai)、棒棒(bang)”等词明显是四川方言,塑造了一个喜欢打牌、作息懒散的幺儿形象。“闲适”一直是四川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的城市文化。“安逸”也是四川人日常追求的生活态度。
开朗、活泼、豪放是四川歌谣语言的另外特点。上文分析过的《秧歌三首》在处理农民与地主的关系上呈现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这与四川人乐天、豪爽的性格有关。
(二)修辞:起兴与重章叠句
民歌没有经过文人刻意的技巧锤炼,呈现出语言自然质朴的状态,语言在这自然中脱口而出,会不经意保留汉语特有的表情达意的手法,比如起兴。起兴是诗歌发生时就有的一种歌咏技巧,宋代朱熹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起兴所描述的物与所要描述的物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下面的这首《对门山上一棵槐》:
对门山上一棵槐 槐枝槐桠掉下来 风不吹来槐不动 你不起头我不做 唱歌老么身穿白 你的家事我晓得 刚刚三间茅草屋 还有两间不是得对门山上一棵槐 槐枝槐桠搭起台 早来三日有戏看 迟来三日戏么台
此处的“对门山上一棵槐 槐枝槐桠掉下来”与“对门山上一棵槐 槐枝槐桠搭起来”开头结构相似,后面接续的内容与槐树无关。但此处用了槐树起兴,目的在于歌咏起来朗朗上口。
(三)音律:流动的追求
歌谣的音律主要体现在断句与押韵上。七言的节奏断句是2-2-3,例如,《莫笑穷人》中的“莫笑/穷人/穿破衣”。五言的节奏断句是2-3,例如,《重庆城》“好个/重庆城”。
在押运方面表现为如《和和海》:
幺儿和和海 上街去打牌 提起半升米 拖起两片鞋 幺儿和和海 上街去打牌 老娘看见你棒棒有你挨
《和和海》这首诗压的是“i”韵,海(hai)- 牌(pai)-米(mi)- 鞋(hai方言)- 你(ni)- 挨(ai)。
此外,如《进屋的》中卖豆腐的吆喝声压的是“an”韵,圆(yuan)-钱(qian)。
一个豆子圆又圆 推成豆腐就卖钱
人人说我生意小 小小生意赚大钱
押韵使歌谣有了和谐美,断句使歌谣有了节奏美,这种美出自于民间和民众之口,表达了民众的精神需求和生活实践,体现了民间原初的审美情趣。
三、四川民歌:作为四川风土表现的一种功能
(一)“采诗”传统的继承
“采诗”是一种中国古代诗歌的收集方法,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记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流行乐歌。而这些歌谣是靠采诗官到民间采集的。“采诗”作为一种诗歌收集方法成为传统在现代文学里得到传承。20世纪早期,北京大学发起了“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运动。1938年春天,在高校内迁组建西南联大途中,闻一多带领二百人组成的“湘黔颠旅行团”沿途对少数民族的习俗语言、服装、山歌、民谣、民间传说做调查,亲自指导同行的原南开大学学生刘兆吉沿途搜集民歌民谣,到昆明后整理成《西南采风录》,并为之作序。《风土什志》中《川西民歌》的收集整理者谦弟说:“我们这样研究社会科学的学生……就是得实地研究……不是空头文学家”,又提出希望文学家走出文学界的“象牙之塔”,不再徘徊于“十字街头”,而是踏进广大的民间社会去调查民间文学。周作人在《歌谣》一文中明确指出:“民歌的最强烈最有价值的特色是它的真挚与诚信,这是艺术品共通的精魂。”⑥从民歌中我们可以深入乡野,观风辩俗。《风土什志》中对民歌的收集整理既是对民歌的保护又是对古已有之采诗传统的现代继承,更是对当代四川社会生活的一种记录。
(二)深入乡土的实践
以谦弟、徐雪樵、裴君牧为代表的诗歌采集整理者,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深入市井、茶楼、乡间、田野,将民间流传的歌谣收集编撰,真正做到了走出象牙塔在生活中找寻文学。他们将自己与民众融为一体,以文化者独特的视角为民众代言,即保留了鲜活的民间文化,又为做学问者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以李劼人、樊凤林、谢扬青为代表的《风土什志》编辑,在主旋律抗战的氛围中,另辟蹊径,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基本的风土意识来创编刊物,为抗战时期保留民间文化做出了贡献。战乱中不忘保存文脉,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远见卓识,而民歌作为土生土长的出自民众的口头歌谣,它带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这四篇四川民歌的收集从历时性看,它们是对古已有之采诗传统的承继;从共时性看,它们的收集是对当时战火中文化的保存。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又是对当代生活的记录。民歌这时的功能不再拘于传唱者的审美享受,而是扩展到成为一个地域民情民风的集中展现。
本文以风土学视角研究了四川民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审美特点,这些只是《风土什志》中的冰山一角,《风土什志》中还存有大量的、未被整理的、有价值的文章有待深入研究,例如,西藏专刊等。《风土什志》的办刊特色是关注各地风土人情,以希望增进各民族间了解,而学者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不忘扎下心来收集民歌,实在难能可贵,今对其中四篇关于四川的歌谣稍作分析,也算是对前人所作辛苦工作的致敬。
① 李国太:《一份不该遗忘的民国杂志——成都〈风土什志〉以其“风土情节”》,《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66页。
② 李劼人:《风土什志》1943年第1卷第1期,第4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302—305页。
④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纪念增刊》1923年版,第115页。
⑤ 周作人:《猥亵的歌谣》,《歌谣周刊纪念增刊》1923年,第115页。
⑥ 周作人:《歌谣》,《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