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略
2018-07-21吴克威
摘 要:地方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教师人才的重要任务,师范院校在师范专业培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在非师范专业培训方面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根据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需求,非师范专业成为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进一步提高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教学水平,就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勇于开展非师范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活动。
关键词: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很多重要变革,师范院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高师院校为了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开始扩大教学规模,大量开设非师范类专业。本文就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应通过哪些改革策略提高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进行探讨。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受师范专业教学模式影响,课程教学受到束缚
地方高师院校的主要教学优势在教育学领域,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学校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非师范类专业教学方面,由于发展晚、基础薄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非师范专业教学模式与师范专业教学模式不同,在培养方向、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非师范专业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课程,这部分与师范专业没有太大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师范专业进行授课;另一类是技术类实践课程,这部分不同于传统师范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很多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这部分对学生实训要求较高。但是受师范教学模式影响,在非师范专业教学中,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不够重视,无法凸显非师范专业课程的特点。
2.缺乏专业的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技术型人才不足
高师院校拥有专业的师范类教师队伍,但是非师范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在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过程中,由于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非师范专业不断扩大,导致师范专业教师充足而非师范专业教师匮乏。很多师范院校为了弥补短期非师范专业教师的不足,就将部分师范专业教师调到非师范专业任教。但是由于师范专业教师受教学模式以及专业技能的限制无法带动非师范专业的快速发展,这导致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人员不足。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活动缺乏创新
地方高师院校在實践方面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教学活动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在非师范专业的实习方面,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不能紧跟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很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平台,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此同时,非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局限性,缺乏完善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提高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水平的实践改革策略
1.优化非师范专业教师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
要想提高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从实验教学、课程活动、生产实习、实践活动等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入手,将素质拓展和实践实习纳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增加实践的次数,注重培养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各种科学类竞赛活动,提高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比例,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
2.优化人才培训方案,为社会培养对口人才
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制订适合的培训方案,为社会培养对口人才。在培训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以为社会培养相关生产、管理、建设人才为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师范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专家或技术人才来设计专业培训方案,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3.提高非师范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优秀的非师范专业教师团队
地方院校要利用各种方式引进非师范专业教师,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形式吸引高水平的非师范专业教师到地方高校任职,不断扩充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另外,要加大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
三、结语
在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适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案,转变教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发挥非师范专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方案[J].中国教育报,2015(4).
[2]刘哲宇.关于提高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活动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9).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50547)。
作者简介:吴克威(1977— ),吉林吉林人,硕士,实验师,主任科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