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技能大赛视域下语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8-07-21张启红

职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语文素养实践

张启红

摘 要:语文素养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人格、职业情意、职业根基和职业技能的综合体现。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技能健儿用耀眼的金牌和优异的成绩展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2021年,上海成功获得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掀开了“中国制造”的新篇章,新的形势也对技能人才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用新时代的眼光思考,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对培养高技能人才语文素养的落点和实践方式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语文素养 实践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是迄今全球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我国在2011至2017年四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每次都有新的突破,2017年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居榜首。上海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掀开了“中国制造”的新篇章。

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的成绩,代表了我国职业技能发展水平。世界技能竞赛,是优秀技能人才展示才华、展现技能的舞台,对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学生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外,还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因此,推进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职业教育推向了新高度,职业语文教育对推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高技能人才的语文素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现实需求。因此,加强职业语文素养的培养,打好学生人文底蕴,提高精神涵养是时代的现实需求。那么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语文素养的落点在哪?职业语文素养的实践方式又是什么?

一、职业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

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表现在:思想观念需要转变;阅读积累欠缺;课堂乏味,教学效果甚微;课外阅读的内容碎片化、庸俗化;作文不会写。

二、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语文素养

1.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动语文教育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阅读,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更好地从事语文教育。

学会做一个读书人。钱理群先生说“教师不读书就谈不上真正的职业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学生能學到什么取决于教师拥有什么。新时代视域下,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这是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例如读程振理的《多一只眼看教育》《〈论语〉中的语文教育智慧》等,可颇受启发。

信息时代,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积累经验,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利用作文大赛的契机师生同题作文竞赛,“师生同题”竞技,逼迫教师身临其境,“下水”实践,提升了能力素养,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2.培养语文素养的一般策略

语文素养即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其实,这与读书关系密切。很多学生对诗歌理解不了,作文 “崩溃”,原因就是阅读匮乏,真切地反映着学生的认识、心灵和精神。为此,语文教师适时给学生开出一份名著的阅读清单,可以海量阅读,题材各有侧重。例如,学习《边城》,老师不妨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一个问题:边城的人们那样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形式可以是小组合作,最后将合作探究的成果表达出来。课堂的气氛活跃,每位学生都会认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合作中,最终呈现的答案也会是他们努力思考的成果。可见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关注人性的发展。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让学生能够深度思考的问题,指向了学生的成长与丰盈,整堂课“语文素养”自然就实现了。

诵读经典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人格。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如何要用这几年的时间结合实际情况背诵一定篇目的经典作品。能知道大概意思就好,不求直译,意译就可。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等都可以不管,根据喜好选择背诵。因为修养是可以量化的,自己背诵三五十篇经典是一种修养。例如,课本中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将进酒》《琵琶行》《劝学》《师说》,都可以背诵积累。有的学生不喜古文,对现当代的诗歌、散文有兴趣,就可以是《雨巷》《致橡树》《我爱这土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作品。学生诵读经典,将作品中的经典在不知不觉中深埋于心中,慢慢地领悟往往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阅读传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情意。《我的母亲》是老舍回忆母爱的散文,母亲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对儿女的深情,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容。“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读到这一处学生很有感触。学生被那种全身心投入生活的状态、精神所感悟,如能将这种精神状态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将受益终身。

开展活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根基。在语文的实践活动课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认识自我”模块,学生可以先写自己,再让别人认识自己,再去认识别人,最后制作个人名片,既锻炼了能力,也学会了听取他人的意见,有利于团队协作。名片也可以是创造性的电子名片,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出来,整个过程,学生学会了赞赏和表扬他人,这就是工作后应具备的职业根基。

专业模块的学习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在《语文》教材的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有专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文章,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汉堡港的变奏》《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到他人对职业的态度,在专业技能上也会受益。对高技能人才人品、气质、文化、精神、修养、思维、合作等特性的培养塑造,需要语文教师将职业素养运用于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榜样效应。

三、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语文素养的建议

1.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不是把知识毫无感情地从一个大脑装到另一个大脑,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语文课就是这样,教师融身于课堂,引人入胜地设疑,用个人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学生主体意义。学习动机的多少来源于情感,是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

2.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加强语文素养的日常渗透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语言”是基础和突破口。那么,建构什么,怎么建構,就要通过文本中的单篇阅读、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关系建构。如《诗经》中的《周南·芣苢》篇设计,改变了阅读《诗经》的方式,这其实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对重章叠唱的理解重点放在变化的地方。“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好,教学也罢,教师应该有高度的把握,才能将语文素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语文素养的理念是生活语文、课文语文、文学语文和文化语文。教师用智慧校园落实语文素养,培养着眼未来的语文素养。要么侧重熏陶传统文化,让学生去发掘语文的魅力;要么侧重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用智慧课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抓好习作环节,使学生在写作中养成人格

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可以无限制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素养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思维力,可以使学生情感深化,“真实和真诚”地感知社会和表达思想。“《人民的名义》热播,‘老戏骨的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引起不少观众对演员中高颜值‘小鲜肉的吐槽,也有网友表示,存在即合理。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以‘演员为题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可以运用曾经历史课堂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作文,写了一名昆曲演员在浮躁的当下坚守职业的故事。语文课堂就在这“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了学生人格的养成,积淀了人文素养。

四、小结

世界技能大赛虽不是语文考试,但却是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语文素养的一场测验。费尔巴哈说:“人是他吃进去的一切。”吸收什么精神食粮,就会成为具有什么精神品貌的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代表国家形象,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淀下,职业院校的学生会成为情感丰富、精神劲健、人格健全的高技能、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玲.如何通过语文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J].新课程研究,2013(3).

[2]李坚.“语文素养”是怎样养成的[J].人民日报,2017-8-3.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语文素养实践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其认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