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8-07-21葛秋兰

甘肃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阅读教学

葛秋兰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文素养;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05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充分说明多读的好处。多读书有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形式,培养阅读兴趣,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阅读,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素养?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是巧用故事,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二是开展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如,开展“制作阅读剪贴报”“办读书手抄报”“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 “诗歌朗诵”等实践活动,能极大开阔学生视野,培育学生心志,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还可评选“课外阅读最佳之星”“故事大王”等,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了阅读的兴趣。

2. 利用好阅读课,鼓励学生阅读。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随便借阅自己所喜好的图书,不加以限制。让全班学生自由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上面圈点词句,也可以做读书笔记,在快下课的15分钟左右,让学生自由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3. 师生共读,引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师自己不爱看书怎么行?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学生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对于好的文章,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故事……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二、教给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1. 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去读。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第二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进行读书,自主思考。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2. 读说训练,学会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引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養

读好的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更要紧的是培养起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德,激发感情,启迪智慧,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还要向学生推荐借阅一些报刊杂志,容量适中,内容丰富,又与教材保持同步,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假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都得到提升。

总之,通过阅读可让学生的精神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净化,心灵得以抚慰,教师应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从而让阅读之花始终盛开在学生的精神家园。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兴趣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