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月明
2018-07-21陈智红
陈智红
摘 要:为什么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存在种种误区,教师面对作文教学迷雾重重。要正确对待作文教学,须拨开眼前的层层云雾,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回归到正确的教学方向。
关键词:误区 各阶段的目标 作文评价 写作动机 真实 回归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又是最不易见成效的环节。为什么学生碰到作文便“谈作色变”,怕写作文,厌写作文,作文课堂大都在沉闷、严肃的气氛中度过,而教师面对作文教学也畏惧三分,迷雾重重。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学习,我逐渐解开心中的疑惑,作文教学的方向也渐渐明晰,终将“拨开云雾见月明”。
要正确对待作文教学,须拨开眼前的层层云雾,走出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回归到正确的教学方向。
走出误区一:各阶段的目标混淆不清,导致教学中人为地提高或降低作文要求,影响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许多老师尤其是三、四年级的教师或多或少抱怨过:学生的作文内容太少,有些只能写一段,没有主题。而学生更是头疼,好不容易写好了一段,老师的批阅却是“内容不够具体”或是“能不能写得更加详细一点儿”,学生碰了一鼻子灰还不知老师所云。还有一种现象:六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把五年级曾写过的优秀作文复制,结果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两种做法都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纵观小学各阶段的作文教学目标,中年级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目标“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中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高年级则注重内容具体,感受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哪怕是同样的素材,在不同阶段,学生的感悟和表达都应该有变化,有层次。作文教师,应该细读每个学段、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并体现在作文教学中。
走出误区二:作文评价无头绪。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是主体,一度盛行的“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造成“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使作文批改滞后成为普遍现象,还影响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给出作文评价建议:“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只有跳出评价的桎梏,教师的点评才能自由发挥,灵动飞扬。
走出误区三:《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小学作文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完成這个目标的基础上,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待到中学达成。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欲速则不达,更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件循序渐进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学段才日趋成熟。因此,我们要从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出发,而不应急于求成。这样一来,教师必定会轻松许多,在作文教学之路才能轻舞飞扬。
拨开重重迷雾,终见得些许光明。结合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我想谈谈作文教学的点滴见解,即回归之路。
回归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这句话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要想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关键在善于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启发他们的情感匣门,从而诱发他们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而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发学生创作情感和灵感的重要途径。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老师肯花心思,作文课定能在老师精妙的设计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回归二:坚持鼓励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这是许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作文即做人,好作文应该是真善美的完美合一。而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就算好作文。这里的“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真实的内容,二是真挚的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最享受的事情就是批阅学生的日记,有些学生竟能把一些小事写得那么真实细腻,活泼生动,富有朝气,俨然一个个小作家。朗读这些学生的日记,便成了我和学生共同的一大乐事。学生便也在这快乐中领悟到真实的可贵。记得有一篇写人的习作,有人写到老师,但很多都是罗列老师的一大堆优点比如长得好看,关心同学,工作认真之类的。我便激发学生“下面我来读读几个同学的作文,你们猜猜是哪位老师”,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于是自发重写。下堂课上,有同学读到“我的老师身材魁梧,但是头发很少,我们都说是因为太操心的缘故,可他偏说是因为看书的……他向我们借试卷,我们大都不太愿意,因为被他用过之后总会溅满唾沫星子……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对待我们的学习总是尽职尽责……”听到这样一篇作文,同学们先是笑得前仰后合,但无不点头称是。是啊,敢于说真话、心里话,的确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此引导,学生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活”的文章。
回归三: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多一些空间。如此,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上舍得花时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给足充足的时间。作前指导给足充足时间,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有话可写;习作的时间要充足,这样学生才能没有顾虑;点评不能压缩时间,尤其是范读学生的优秀习作必不可少,可以范读全篇,也可以范读段落,甚至范读一个好句子。我班上个单元的习作《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读了一个同学的最后一个句子“妈妈,要是我家把差人家的钱都还了,你能不外出打工吗?”读完之后,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都被这种情感打动了,然后听到那个同学轻轻的啜泣声。读学生的优秀习作远比读作文选上的范文效果好。另外,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家庭作业,不要让机械的重复练习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够参加课余活动以及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想,要是缺少写作资源,又何谈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去完成的工作,我会继续探索学习,努力让学生真正感受作文之乐,让学生想写、爱写,为培养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