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
2018-07-21蒋春娥
蒋春娥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师长与学生的角色是同等的,老师在课堂上以饱满的激情面对所有的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进修的重要性,与同学们建立新型和谐的关系,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踊跃提问,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孩子。
关键词:求知欲望 乐于提问 善于提问 提高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要求老师要从字词句段篇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析人物性格。仔细观察中的事物、现象,提出问题或提出质疑。这时,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要探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上进行培养。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协调民主的关系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使学生能热情饱满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师长与学生的角色是同等的,老师在课堂上以饱满的激情面对所有的同学,尤其对学困生要耐心指导,用期待的目光鼓励他们敢于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进修的重要性,与同学们建立新型和谐的关系,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踊跃提问,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孩子。
二、促进学生渴求真理,使学生踊跃提出问题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愿意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动力,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能活跃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课中要使学生踊跃发言,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兴趣带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问,使他们自觉地在求知探索。
三、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寻找问题,使学生大胆提问
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前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为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做好充分准备。对于那些语言基础差的孩子,提醒让他们把不懂的地方提前写在预习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再求教,这样就提高了课堂的质量。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认真地诱导,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和发问。
四、建立自主参加的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自主参加、主动求知,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才可以让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对问题产生质疑,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哪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并在小组中畅所欲言。所以,课中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条件,为学生建立主动参与的环节。充满趣味性情境的创设,学生被深深吸引到其中,并在浓厚的兴致中踊跃 “想问”。
五、注重提问方式,促使乐于提问
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就是要教给孩子学习要领。掌握几种常用的提问方法,能使孩子善于提问。
1.观察提问
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好习惯。例如,教学看图写话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然后提问: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学会提问。
2.感悟提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能用到这种提问的方法。例如:古诗《江雪》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读古诗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出从读中感觉到雪很大呀。教师在让学生说出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学生说出是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话感受到的。因为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鸟的踪影,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脚印,”有的学生说出诗中的老人很孤独呀。教师再继续追问下去:“这是从哪句诗中得到的感悟呢?”学生答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孤单单的一条小船上有着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人,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种读中感悟是每个学生读后心中会有的,只是不会具体的提问,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这种提问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用到。
3.概括分析提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对每篇课文的分析时,都要求学生说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只有在通读全文后才能说出来。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这是教师要降低难度,可以采用课件出示填空,让学生按照这种形式来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抓住文中的中心句来概括。
4.评价提问
評价提问一般用在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上,有时也会出现在对同学间的回答问题上。例如:像学习《吃水不忘打井人》《一夜的工作》《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特殊的试卷》……的文章,都离不开对人物的评价,教师在教这类文章时告诉学生要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评价的思想必须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就必须全方位多角度考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会自问自答,学会评古论今,增长智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总之,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学会在读书发现问题,在读书中解决问题。这样长此以往,孩子的提问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人文素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