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山西秧歌研究

2018-07-21赵小英

戏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秧歌山西动作

赵小英

人与自然,或者更具体地说,民族文化与它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首要关注的根本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适应于自己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因而我们在探讨一种文化的变迁,必须要将其置放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予以观照,从自然地理差异、历史过程不同、文化融合交流等多层面解读观察和分析文化对象的特征规律,才可能对一区域文化本质特征、演变规律等作出更为准确实际的归纳和结论。本文立足于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态特点,对山西秧歌艺术形态进行的探讨,无疑对于我们认识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西秧歌基本类型与分布

秧歌是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风格及样式。其艺术特点在于又扭又唱,是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关于秧歌的记述最早见于陆游词中,为田间插秧时所传唱的小曲。至明代时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得到普及,清代时更具规模,出现了陕北秧歌、东北秧歌、伞头秧歌、高跷秧歌等众多类型,至今仍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山西省境内各地秧歌品种繁多,形式丰富多样,是一种极具地域特征和文化综合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特色和审美范式。从其艺术表现的形式来看,大致可分为歌唱类秧歌、舞蹈类秧歌、戏曲类秧歌三类。

(一)歌唱类秧歌

山西素有“民歌海洋”之美誉,秧歌艺术的生成发展离不开民歌艺术的滋养与影响,甚至可以说二者互为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歌为主的秧歌形式主要有11种,其中以祁太秧歌、过街秧歌、沁源秧歌、伞头秧歌、凤秧歌、地秧歌、灯歌等最具代表性。这一类型的秧歌重在演唱表演,但也不失舞蹈表演。秧歌演唱以地域民歌曲调为特色,曲调、歌词情感、舞蹈表演相互吻合统一,在音调上与各地域方言相结合,在发音、语调、声韵上凸显地域秧歌本土特色,在表演过程中贴近当地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观赏和参与。

(二)舞蹈类秧歌

舞蹈类秧歌有13种,主要有侯马白店秧歌、汾西地灯秧歌、蒲州伞秧歌、霍县秧歌、唐城花灯秧歌、踢鼓秧歌、小秧歌、凤秧歌、八大角秧歌、西峪口混秧歌、汾孝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小船秧歌。这一类型的山西秧歌以舞为主,在凸显人体舞蹈动作的同时,与音乐鼓点节奏相互融合。表演过程中,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并随表演人物而变化,载歌载舞。如原平“凤秧歌”表演时女的手打特制的小铜锣与花鼓的鼓点相配合,摆动身形,舞之蹈之。令人叫绝的是男的身背腰鼓头戴竹圈的小帽,顶端缀有一个核桃大小的绒球。双手一边击鼓,头部也向前或者左右摆动,帽子上的柳条就会吐出来,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鼓点节奏与动作协调统一,动作粗犷朴实、刚健有力,鼓点音乐与舞蹈动作相映生辉,表演技法奇妙,数百年来颇受百姓喜爱。

(三)戏曲类秧歌

歌舞相融以戏为表演线条的秧歌类型是山西秧歌最多的。在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收录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5种:朔县大秧歌、广灵大秧歌、繁峙大秧歌、泽州秧歌、汾孝秧歌、介休干调秧歌、壶关秧歌、翼城秧歌、襄武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上世纪90年代初编纂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编收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2种:晋北大秧歌、山西秧歌、襄武秧歌、沁源秧歌、西火秧歌、壶关秧歌、泽州秧歌、平腔秧歌、汾孝秧歌、河津小花戏、左权小花戏、二人台。这一类型以戏剧结构为表演的主要线路,在戏剧推进的过程中歌舞相融。如沁源秧歌在小调的基础上加入说唱故事,逐渐出现了“二小”“三小”的脚色行当,编演一些滑稽调笑、具有浓厚喜剧色彩或正剧情节的小戏。

二、山西秧歌的历史传承及其文化特点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农耕文化、边塞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汇聚区,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的山西秧歌,从地域文化空间上可将山西秧歌分为晋北秧歌、晋中秧歌、晋南秧歌、晋西秧歌和晋东南秧歌。

晋北秧歌以大同为中心,有大同鼓子秧歌、朔县踢鼓子秧歌、朔州秧歌戏、浑源扇鼓、广灵秧歌、繁峙秧歌等种类,而以踢鼓子秧歌最具晋北秧歌代表性,俗称晋北踢鼓子秧歌。晋北地区历史文化碰撞交融多变,当地汉族与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晋北秧歌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各取特色,兼容并收,具有开放包容性。例如,晋北踢鼓子秧歌在表演过程中既继承了汉族传统,又吸取了蒙族风格,表演时踢鼓子的力度、拧身的狠劲均具有北方蒙古族的粗犷、矫健、强悍的风格特色,而在八字花步、三角步、十字交叉步等步伐变化上又行走自如稳健、肢体扭动细腻,体现出汉族农耕生活的稳定延续。

晋中秧歌则以太原为中心,主要分布于晋中盆地。当地以农为本、农商结合的生产结构及地方文化特征,开放通达的地理优势,确立了畅达的地域文化形态,塑造了开放接纳的地域文化性格。而秧歌在这片土地上,吸收和借鉴多元民间艺术养分得以发展,并形成曲调丰富、表演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如晋中的祁太秧歌就是清朝初年由商人从安徽带来的“凤阳花鼓”,后被当地民间艺术吸收、交融,发展演变成为当地的一种民间社火活动。后又被搬上舞台,形成现今的戏曲艺术,但习惯上仍叫“秧歌”。太原秧歌现有剧目确有一些反映南方人民生活的内容,如《刘三推车》由扬州传来,《踢银灯》由浙江绍兴传来,《四女采茶》由江西传来。“戏以商传播,商以戏繁荣”,多元开放的文化传统丰富和发展了当地秧歌表演形式以及戏曲声腔艺术,使晋中地区成为戏曲剧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晋南秧歌以临汾、运城两地为主,主要有万荣花鼓、白店秧歌、霍县秧歌等。以鼓类为其特色代表,其特点是气势宏大壮观、节奏热烈震撼、动作刚健洒脱、情绪开朗风趣。如侯马白店秧歌击鼓者表演热烈活泼,手臂动作灵活快变,神态幽默风趣,鼓手的表演动作似猛虎下山,始终半蹲含胸,双手敲着鼓,身体不时的向前或向两旁猛扑一步,再快跑几小步落成一个踏步半蹲的静止造型,然后双手将鼓槌上的绸带同时上扬。所以形成了鼓手“矮”“扑”“扬”的艺术特征。从秧歌中体现中原文化中幽默质朴的精神风貌,也是晋南秧歌的主要类型特色。

晋西秧歌则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伞头秧歌产生于吕梁临县,因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的表演者手执花伞而得名,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伞头秧歌作为古代腊日祭祀活动的形式之一,最初功能是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以祈求丰年。如今在当地乡村闹秧歌的习俗中仍保留着祭神拜庙的传统仪式,在仪式中通过表达对神灵的感激和敬畏之情来祈求神灵禳疫,体现了人们欲借助神灵力量改变自然、改变命运的渴望。

晋东南秧歌则以古上党地区为主要流布区域。晋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作为戏曲乐户之乡,为当地秧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如泽州秧歌流行于晋城市境内,由民间秧歌舞和说唱曲艺发展演变而来,它是由“八音会”成员扩展而成的秧歌班。又如壶关秧歌山歌风味浓烈,吸收上党落子、梆子、襄武秧歌等兄弟剧种豪放激昂的唱腔特色,融汇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以及当地民间音乐的艺术精华,创新出了能表现较为复杂感情的散板。同时,当地秧歌的产生传播除得益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的频繁活动外,也与这里民众常年举行闹元宵、春祈秋报、迎神赛社等传统仪式,以及重视丧葬等社会风俗紧密相连。

从上述秧歌的地域分布、文化生态环境、历史传承及发展状况,不难看出晋中、晋东南一带由于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有力推动了当地秧歌的发展,使这些原本散布于田间地头,表演形式单一的小曲、小调,逐步发展成为程式固定、曲调丰富、唱腔优美、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浓厚并具有戏剧性的歌舞、小戏;晋西北地处于黄土高原的东北部,多为高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氛围孕育了开放包容的多民族风格的民歌类秧歌;晋南地区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种类众多,产生的秧歌艺术也无不承载着这一地域的鲜明特征。

三、山西秧歌艺术的审美表达

山西秧歌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数量大、类型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使其在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样式和地方特色,形成山西秧歌独特的审美表达。

(一)抒情性歌唱

山西秧歌吸收容纳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受语言、风俗等影响,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呈现出各自的风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民歌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部分山西秧歌虽正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或已形成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在群众中继续传唱。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等“地秧歌”,晋东南的“花篮灯”、晋南的“花鼓”等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而以间播形式进行演唱,所唱的多为“四季”“十二月”等歌咏花卉、风物或表述古人古事或表达美好祝愿。由于这些民间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灯节进行活动,所以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灯歌”。此外,河曲的“二人台”、左权的“小花戏”以及昔阳一带的“拉花”等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也在民间单独以民歌形态传唱。他们虽不叫秧歌,但在节日活动中也常常被看作是“闹秧歌”或“闹红火”的活动内容。

(二)动态性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种类多达二百多种,动作特征是山西秧歌的重要表现和内在要素,主要表现出生活动作元素和尚武动作元素两个特征。生活动作元素为主动作特征的秧歌有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祁县的地秧歌、汾阳的地秧歌,以及祁县过街秧歌、沁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晋南的白店秧歌、霍县秧歌等。它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而来,与当地生活习俗、情感表现都有密切关系,在秧歌舞蹈动作上以反映社会生产、劳动为主,动作朴实,生活气息浓重为其特色。尚武动作元素为主动作特征类型以晋北踢鼓子秧歌为代表,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民间习武的风气和民众尚武的习俗,并渗透融入民间秧歌,形成了粗犷朴实、刚健泼辣的风格,其中多有踢、跳、翻、击等武术技巧。此外,山西秧歌在舞蹈动作中道具运用巧妙,呈现复杂多样的特色,如鼓类秧歌、伞类秧歌、扇子类秧歌等,通过道具的运用延伸了人体动作空间,将道具虚拟化、具象化,融入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

(三)程式化表演

山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常常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个性等特点,将角色分为生、旦、丑三个基本行当,各个行当都有一套区别于其他行当的动作程式。例如在旧社会,晋中地区的女子无论贫富都尤为重视打扮,常以胭脂青黛妆点面容,富家小姐大都珠翠满头,而穷人家的女儿也会佩戴野花系红绸,观众从中大致判断出人物的某些生活情态和特征,具有非常明确的表意、表情性,也因其充满生活化气息而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还有的秧歌戏虽然保存传统一剧一曲的曲调,但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的曲牌体唱腔板式化,而且把梆子戏中各种板类的板式完整地吸收进来,与原有的曲调同用于一剧中,这类秧歌戏以晋北大秧歌为代表(包括朔州大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由于秧歌多样的表演形式,才使得秧歌成为“歌”、成为“舞”、成为“戏”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了山西人民喜爱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种。

四、结语

山西秧歌的主题表达具有生动的日常生活性,其内容和动作大多是从生活中提取,但多表现的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了各地地理、人文、政治、经济、风俗情况。独特的地方生活为秧歌艺术的孕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土壤,为其提供了呈现和展演的生活化空间。田间地头、庭前院后、街巷里,以及年度性大大小小的民间节祭,都构成了山西秧歌艺术产生和展演的生产时空和生活舞台,又满足民众自身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清吉平安的生活愿望的艺术化诉求。同时,山西秧歌以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为表现手段,呈现出现实生活的现场性、仪式感等所带来的文化真实性、现场震撼感与艺术通灵性等动态美学特征,这就决定了山西秧歌具有多元化的审美范式。山西秧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其特殊的地域与文化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类型与审美标准,它历史久远的传承性、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开拓进取的创新性,不仅影响过往的历史进程,而且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秧歌山西动作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山西叹五更
昌黎地秧歌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