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血IgE水平对幼儿不同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作用

2018-07-21王节纪东桂晓钟

安徽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脐血过敏性阳性率

王节,纪东,桂晓钟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0)

在过去几十年中,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儿童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儿童期主要过敏性症状包括皮肤皮疹、鼻部症状和吼喘[1],其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重,从而严重困扰幼儿的生长发育,迫切需要早期干预和治疗。过敏倾向在妊娠期间即已开始,故过敏性疾病常常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被诊断[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脐带血IgE水平在预测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讨论,并且已被提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有许多研究发现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既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脐血IgE能否预测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而展开的,而对脐血IgE能否预测幼儿具体罹患何种过敏性疾病如皮肤、鼻部、呼吸等疾病的相关研究甚少。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预测性标记的作用,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和针对性的预防,本文进一步研究脐血IgE水平对幼儿不同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作用有无明显差别。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收集脐血标本,测定脐血IgE水平,随访至3~4周岁,完善过敏相关症状问卷调查。完成随访调查的病例有205例,其中男性有120例,女性有85例。本研究获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对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脐血IgE测定 收集婴儿脐血标本3 mL,标本在-18 ℃低温下保存,24 h内离心,分离出血清,在Imuuno-CAP100免疫荧光分析仪(Phadia AB, Uppsala,瑞典)上测定脐血IgE的含量,单位为ng·L-1,IgE≥0.35 kU·L-1为阳性。参考相关文献[3],根据脐血IgE结果将其分为:0级:IgE<0.35,1级:0.35≤IgE<0.70,2级:0.70≤ IgE<3.50,3级:3.50≤IgE<17.50,4级:IgE≥17.50。

1.2.2过敏相关症状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食物过敏史;皮肤科症状以特应性皮炎为主,有哺乳期湿疹和反复皮疹等;耳鼻喉科症状以变应性鼻炎为主,表现为反复揉鼻子或眼睛,易打喷嚏,多清涕等;呼吸科症状以支气管哮喘为主,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刺激性咳嗽、吼喘、气急胸闷[4-5]等。参照相关文献[6],将其问卷调查内容整合成4个组:无症状组(0)为无症状的幼儿;皮肤症状组(S)为有皮肤症状的幼儿;呼吸症状组(R)为有过敏性鼻炎和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吼喘等临床表现的幼儿;多症状组(M)为同时含两个或以上系统的过敏症状者。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样本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205例患儿问卷调查结果如下:30例有过食物过敏,其中14例鱼虾过敏、6例水果过敏、另外10例其他过敏;102例有皮肤组症状,其中88例有哺乳期湿疹、38例有反复皮疹史;96例有过敏性鼻炎症状;62例有呼吸系统症状:其中45例有吼喘、34例有反复咳嗽和吼喘。

将调查结果整合成四个症状组后结果见图1。无症状组46例(占22.44%)、皮肤症状组30例(占14.63%)、呼吸症状组50例(占24.39%)、多症状组79例(占38.54%)。

图1 不同症状组在205例中的所占比例

2.2脐血IgE在不同过敏症状组中的分布4个症状组脐血IgE在205例患儿中的阳性率见图2。无症状组19例,阳性率为9.27%;皮肤症状组12例,阳性率为5.85%;呼吸症状组29例,阳性率为14.15%;多症状组32例,阳性率为15.61%。

图2 不同症状组中脐血IgE的阳性率

脐血IgE水平在不同症状组中的分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儿童疾病常见和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7]。过敏性疾病在新生儿早期即可发生,可以随年龄而变化;症状可能完全消失,也可能被其他症状所代替;可以一种症状单独存在,也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并存。症状复杂多变,累计多个系统如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病程迁延,因此诊断、治疗和预防颇为棘手,需要花费高昂的医疗费用,占有有限的医疗资源,从而对医疗系统造成沉重的负担。

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导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IgE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上的特异性受体(CD23)结合,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如组胺、白三烯、激态等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气道狭窄、通气功能下降。最终形成以IgE依赖为特征的速发型变态反应[8]。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芜湖地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较国内一些研究偏高,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报道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可高达36.7%,过敏性鼻炎及湿疹发病率也存在类似情况[9],这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条件、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10]。

脐血IgE水平被认为是儿童期过敏性疾病的先兆和预测因子[11]。以前关于脐带血在预测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价值研究中产生了相互矛盾的发现。一些研究报道升高的CB-IgE可以预测儿童期的过敏性疾病和致敏[12-13],而其他研究发现它在预测儿童早期过敏性结果中是无用的[14]。桂晓钟等[15]报道新生儿脐血 IgE 水平可作为致敏指标,脐血 IgE 水平高者,婴幼儿出现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明显增大。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脐血IgE水平在幼儿不同过敏症状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别,提示脐血IgE的水平不能预测过敏相关的皮肤和呼吸等具体何种症状的发生。也就是说,脐血IgE可以预测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但不能预测该幼儿究竟患有皮肤相关性过敏性疾病、呼吸相关性过敏性疾病还是多症状性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血清总IgE包括非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E。目前体外血清检测主要包括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3]。本研究中脐血IgE为脐血总IgE,并非脐血特异性IgE,本研究指出总IgE预测具体过敏相关性疾病的能力不足,与Bousquet等[16]的研究一致。进而推测脐血特异性IgE是否能够预测具体不同过敏症状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过敏相关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多因素疾病。脐带血IgE可以预测随后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但不能预测过敏相关的具体皮肤、呼吸还是多症状的发生。如何发现新指标来预测具体过敏症状的发生,可以提前针对特定的过敏症状的相关过敏原特点做到早期临床干预,这是我们后期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脐血过敏性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分娩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脐血铅浓度与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