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去哪了
2018-07-20万一金蕾莅林成涛胡德鑫
万一 金蕾莅 林成涛 胡德鑫
摘 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地区间合理流动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对C9高校2014-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了111513名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动情况。结果发现,(1)近八成C9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少;(2)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3)在高校地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进一步流动。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对可能的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加强就業引导、地方构建良好人才政策环境和校地双方加强人才合作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就业引导;C9高校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完善和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加强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以往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与当地人口中人才数量及所占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1]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地区流动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也可以为国家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合理、有序地就业流动,以及为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分”就业机制,允许高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人力资本效用、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失衡的问题,产生了人才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客观现象。[2]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这一阶段,国家支持并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特岗计划”等专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仅以最早启动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2003-2016年,该计划累计输送了2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基层从事志愿服务工作。[3]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积极作为。以北京市为例,2005年有1047名非西部生源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比上一年增加了618人,增幅高达144.1%。[4]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对2004-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显示,尽管东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依然很大,但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5][6]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3年和2015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大规模问卷调研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整体稳定,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58.8%,到中部地区的占22.2%,到西部地区的占19.0%。[7][8]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问题,李锋亮[9]、葛玉好[10]和岳昌君[11]等的研究结论基本相似,一是基本经济模型适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分析研究;二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个人等方面,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薪酬待遇等,社会因素包括就业政策、制度环境和高校培养等,个人因素包括学历及专业背景、就业价值取向和家庭环境等。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在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下,如何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岳昌君[11]和杨钋[12]等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层次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流动的主要因素亦存在差异。鉴于此前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的相关研究的考察范围主要是全国高校整体或对整体的部分抽样,本文将聚焦于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9所大学(简称“C9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①,对上述高校2014-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关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C9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往往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流动能力更强,因此无法在某一地区找到工作而被迫流动到其他地区的概率更低。对这一群体就业地区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更能反映出当前我国较高素质人才在初次就业时就业地区流动的真实意愿,也更能客观检验当前我国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地区间合理流动工作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
1.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整体分布;
2.C9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历时性变化趋势;
3.C9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地就业的分布。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与数据处理
本文以C9高校2014-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关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涉及学生111513人(不含深造、出国出境就业和未就业的毕业生)。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口径略有不同。首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统计对象为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其他高校还包括或部分包括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但由于该部分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较小,且每年情况相对稳定,暂且忽略不计。其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统计中不包括定向委培学生,浙江大学的定向委培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而其他高校未明确提及。经笔者调研了解,各高校中定向委培学生所占比例较小且每年情况相对稳定,暂且忽略不计。本研究所涉及的绝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个别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未提及的数据,如2014和2015年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详细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等,由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支持提供。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分析单位与地区划分
本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本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参照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并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和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实际情况,将就业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研究结果
2014-2016年C9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总体稳定,2014年37151人,2015年37370人,2016年36992人,共计111513人。
(一)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整体分布:到东部最多,到中部最少
2014-2016年C9高校全体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参见表1。其中,到东部地区就业88671人,占总人数的79.52%;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分别为10834人(9.72%)和12008人(10.77%)。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均超过90%;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比例均超过80%;仅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比例低于50%。可见,“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依旧客观存在。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约为30%左右;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超过45%。就C9高校毕业生总体来看,与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相比,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低1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3年来每年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均少于西部地区。这与此前相关研究的发现不尽一致。第一,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调研发现,2004-2010年到中部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和增幅均高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高学历毕业生中体现尤为明显。[13][14]相比于国内其他高校,C9高校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研究生比例更高,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到中部地区就业人数多于西部地区的现象。第二,岳昌君研究发现,就业地GDP和人均GDP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显著变量。[15]如果以201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数据为参照,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及发展的平均情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且有一半的中部地区省份进入全国GDP增速前10名。而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对高质量毕业生并没有更强的吸引力。第三,马莉萍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在生源地就业。[16]但根据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生源信息的统计,C9高校中除西安交通大学外,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中中部地区生源人数均多于西部地区,且其他高校均不位于西部地区。那么可以推断,相比于西部地区生源,中部地区生源可能更愿意向其他地区流动。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各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影响和鼓励了部分高校毕业生作出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选择,相比之下,引导毕业生到中部地区就业的力度和氛围相对较弱;二是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出台了较好的人才政策,创造了较好的人才环境,对高校毕业生构成了有力吸引。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历时性变化趋势:到东部增加,到西部减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不断发生变化。2014-2016年C9高校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78.66%,逐步增长到2015年的79.90%和2016年的79.98%。其中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提升。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波动但整体稳定,2014-2016年分别为9.92%、9.33%和9.90%。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1.42%,逐步减少到2015年的10.77%和2016年的10.11%,除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外的其他7所高校均展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参见图1)。可见,虽然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各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产生了影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17][18],但东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等因素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依旧较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相关工作仍需要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现有的工作方法和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毕业生在高校地就业情况:流动性逐年增强
2014-2016年C9高校共有56480名毕业生在高校地③就业,占总人数的50.65%(见表2)。其中,东部地区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高校地就业的比例均超过了50%,中部地区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在高校地就业的比例均低于25%。这一情况与上文的发现和分析一致。
总体看来,越来越多的C9高校毕业生选择在高校地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高校地就业比例从2014年的51.3%下降到2015年的50.97%和2016年的49.66%,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展现出了明显的趋势;但也应该注意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却展现出了与整体相反的趋势,可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因素有关。以往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与高校地密切相关[19][20],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留在高校地就业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成本更低,且经济社会越发达的高校地留下的毕业生越多;同时也有高校在所在省(自治區、直辖市)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原因。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应该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区生活水平差异的逐渐缩小,人才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信息、交通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事业发展更有潜力、生活幸福指数更高的地域工作,这也为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地区间合理流动创造了空间。
四、关于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讨论与建议
(一)高校高度重视,扎实持续地开展就业引导工作
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高校毕业生到国家重要的行业、地域和基层就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价值不能简单地通过市场机制(如薪酬待遇等)决定和反映。因此,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要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的引导作用。如上文所述,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全国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显著增加,以及当前C9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高于到中部地区的情况,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各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积极影响。可以说,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是因为高校是毕业生就业的直接派出单位,更因为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清华大学早在2002年就全面启动了就业引导工作[21],教育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实施以分类引导、精细服务为特征的精细化就业引导行动计划,毕业生到重点地区和行业就业创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32%提高到近5年的约70%,连续4年毕业生离京就业比例超过50%且逐年提升,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在除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地区高校)外的C9高校中排名第一。北京大学积极实施就业“家·国”战略,结合90后青年群体的成长背景和社会现实,将毕业生的家国情怀和实际选择有机融合,从“家”“国”两个维度引导和号召毕业生“回家乡作贡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毕业生离京就业比例逐年上升。[22]西安交通大学紧紧围绕“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以“西迁精神”激励学子报效祖国,从就业指导课程、在校生社会实踐、校友经历分享等多个方面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3]
(二)地方主动而为,积极构建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
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决定了推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不仅需要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同时也离不开地方的积极努力。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往往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越是隐性的,例如缺乏稳定的用人岗位、明晰有力的人才政策等,最终导致这些地区接收人才的能力有限或者支持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有限。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使用不是毫无条件的,必须有一定的物质资本和制度环境作为基础。[24]以清华大学为例,截至2017年5月,共有6207家用人单位在清华大学就业信息网注册并发布招聘信息,其中包括东部地区用人单位5327家,中部地区410家,西部地区470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东部地区对人才工作更重视、更投入,甚至西部地区用人单位对吸引人才的热情亦高于中部地区的情况,也部分解释了上文所发现的当前C9高校毕业生“到中部最少”的情况。
杨伟国认为,人才政策环境就像一只“看得见的手”,不仅可以弥补人力资源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而且能够引导和促进“看不见的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5]在对C9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调查中我们发现,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到四川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比例有所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近年来四川结合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布了关于福利待遇、事业支持等方面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并通过在省内外举办引才活动、推进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名企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累计促成1100余名高端人才、总投资逾千亿元的高科技项目落地四川,595名高端人才和52个顶尖团队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1059名选调生、1700余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入川工作,全省3年累计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9万余人。[26]
(三)校地密切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的“绿色通道”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地区发展日新月异,产业转型升级瞬息万变,大学生对于相关地区、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人才政策、人才成长规律并不充分了解,职业发展特别是就业选择的视野还很局限。李峰亮通过研究发现,毕业生在学期间参与过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有助于显著提高他们毕业后最终选择去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概率。[27]据统计,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约70%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找到工作。[28]因此,校地双方共同为学生提供的就业资源和服务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动。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高校通过密切校地人才合作,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引才成效。2015年,天津市以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组织了6次“清华、北大学子天津行”活动,累计邀请600余名师生到天津参观考察,较好地解决了京津距离虽近但北京高校学生对天津了解甚少的客观问题。2016年到天津就业的清华北大毕业生人数显著提升,其中清华大学到天津就业的毕业生人数约是2015年的2倍。近年来,广西、河北、四川、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工作机制,面向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开展了定向选调生招录工作。以2011年广西自治区与清华大学共同启动的定向选调合作为例,过去6年共有170余名清华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生的“绿色通道”到广西干事创业,清华大学到广西就业的人数创历史最高。在黑龙江,省领导多次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加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事宜进行调研,积极推动人才政策的完善。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强就业引导,并积极举办“龙江名企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省校双管齐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留在黑龙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逆”经济下行而上升[29],为未来黑龙江转换发展动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五、研究局限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与生源地之间的关系缺乏讨论,主要是由于数据掌握有限。但因各高校每年整体生源情况相对稳定,所以这一局限对本文已经开展的讨论和获得的结论的影响较小。二是在地区划分方面,当前我国主要采取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两种官方的地区划分方式,在紧密结合地区特点方面,前一种划分方式更符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但由于数据获得原因和为了更好地与以往研究进行对比,本文采取第二种划分方式。综上所述,本研究仍为探究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注释:
①以拼音为序。为便于表达统计和分析,下文将高校按东(京、沪、其他)、中、西部地区的顺序进行排序。
② 因西安交通大学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高,为更好地展现2014-2016年C9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趋势,本图未列入西安交通大学数据。西安交通大学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亦呈下降趋势,2014-2016年分别为47.16%、46.54%和45.47%。
③本文指高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参考文献:
[1]Grubel H G.The Economics of the Brain Dra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7:201-206.
[2]黄中庸,周建民,陈令霞.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理论界,2006(8):128-130.
[3]黄丹羽.二〇一七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N].中国青年报,2017-04-27(001).
[4]北京高校九成毕业生当年就业,西部就业增幅较大[EB/OL].[2005-08-23].http://news.sina.com.cn/e/2005-08-23/07466758929s.shtml.
[5][1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14]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岳昌君.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人才,2014(5):44-45.
[8]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EB/OL].[2016-01-19].http://news.gmw.cn/2016-01/19/content_18555094.htm.
[9]李锋亮,刘帆,郭紫墨.对硕士毕业生迁移就业目的地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67-71.
[10]葛玉好,牟小凡,刘峰.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4):81-89.
[11]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34-41.
[12]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5]岳昌君.大学生跨省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7-62.
[16][19]马莉萍,潘昆峰.留还是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与生源地、院校地关系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5):118-124.
[17]北大清华毕业生西部就业人数激增[EB/OL].[2009-07-09].http://www.china.com.cn/news/edu/2009-07/09/content_18099071.htm.
[18]姜泓冰.上海优秀毕业生乐去西部[N].人民日报,2014-07-06(01).
[20]岳昌君,李欣.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特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6(4):11-20.
[21]熊義志,王丹.彩虹计划:精细化就业引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83-85.
[22]北京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7-01-18].http://career.eol.cn/news/201701/t20170118_1484360.shtml.
[23]西安交大成为西部创新排头兵[EB/OL].[2015-09-24].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9/24/nw.D110000gmrb_20150924_5-01.htm.
[24]钟秋明,文东茅.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失衡及其对策[J].求索,2007(9):117-119.
[25]杨伟国.借重“看得见的手”——谈谈国外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J].求是,2004(6):58-60.
[26]四川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EB/OL].[2016-10-11].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74/2016/10/11/10398627.shtml.
[27]李锋亮,王磊,李曼丽.就业社会实践与毕业生去重点地区就业[J].大学教育科学,2011(5):98-102.
[28]荆德刚.新常态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37-40.
[29]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EB/OL].[2016-12-30].http://job.hit.edu.cn/tzggxq?tzggid=OTQwOTMwNzU1ZTZjNGExOTgyMWE0ZTlkNDUwMDRkZWQ-.
(责任编辑 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