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2018-07-20云南
云南
李文武
2014年3月,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结合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笔者认真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典型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中国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中国山水画、中国传统民居、古代天文仪器(日晷)、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四大发明、古代文献记录(气候)。那么,在近三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一、传统文化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考查方式多种多样。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延续了2015年、2016年试题中关注我国古代科学理论如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试题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强化爱国主义的自豪感,坚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自信心。
(一)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自然环境是文化起源和形成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文化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但反过来,文化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活动,它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而作用于环境。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题组以“剪纸作品”中的景观为背景,以中国地理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小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答案为D。第2小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为B。第3小题以各地地方剧种文化为背景考查省份简称,答案为D。
(二)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例2】(2017年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如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校园局部平面图
二十四节气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答案】A
【解析】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南,因此这段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本题选A。
(三)中国山水画
山和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两大自然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物质基础。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中重要的一种,是我国美学的重要体现。绘画是画家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绘画作品的面貌、风格。中国人历来崇拜山水、敬畏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例3】(2016年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1.D 2.C
【解析】本题组以四幅中国山水画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地理认知和地理理解能力,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又考查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可谓匠心独运,水到渠成。第1题,图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大,属于山区;图②远处有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图③是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在我国以黄土高原最为典型;图④地势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故D正确。第2题,图③属于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黄土高原的黄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形成的,后来其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
(四)中国传统民居
民居作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是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其形成和发展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形式体现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各地的民居当然也映射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例4】(2016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解析】该题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民居为切入点,将华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当地气候、植物树种等地理事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体现了华北地区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五)古代天文仪器(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十二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例5】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盘面上的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其图示与原理图如下,完成1,2题。
1.若图示日晷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中午指时针投影位置 ( )
A.全年在日晷板的北面
B.全年在日晷板的南面
C.夏季在日晷板的北面
D.冬季在日晷板的北面
2.如若将该日晷自40°N移动到30°N地区,在不破坏日晷的前提下,安装时 ( )
A.A端与B端位置调换
B.按现在位置摆放
C.B端下移10°
D.A端下移10°
【答案】1.A 2.D
【解析】该组题以日晷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地理认知和地理理解能力,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又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知识。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与物影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为A。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原理,若纬度由40°N移动到30°N,A端下移10°,故答案为D。
二、传统文化试题的备考策略
在传统文化知识成为新高考命题方向的今天,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素材,强化地理内容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意识地将这部分内容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认真钻研教材,挖掘传统文化知识
在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伟大成就中,有些内容在地理教材中显而易见,如夏历中十九年七闰法比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发现这个周期早160多年、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古代有关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等。有些内容地理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在讲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之变时,常常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也可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沈括于公元1074年到河北西路(约在今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边防去察访时路过太行山麓,发现“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便实现了渗透之功效。
利用古代地理知识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精选相关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文学内涵,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与运用,结合课本中的地理知识点寻找与之对应或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教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部分中的地球运动一节内容时,可以把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给学生介绍。当讲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更替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窗栏目进一步挖掘与教材中介绍的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不但向学生讲授古时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内涵,而且还要向学生传递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像惊蛰节气代表的是万物复苏,将这一节气与农民农种结合在一起”。再如,在进行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内力地质作用)及第四章的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地质灾害)的教学时,都要讲到地震知识,可以从古代张衡发明地震仪能预测地震的发生为例,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不但向学生讲授地震的成因、危害,还要讲地震的预防与自救,从而使教材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复习备考。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理与文化相结合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经纬度、光照降雨、农业种植、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旅游热点等都会进行讲解,其中不仅包含着历史、政治、语文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知识。由于涉及一些理工方面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地貌的形成、地方时的计算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庞大复杂的学习任务单靠知识点灌输、插秧式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讲述黄土高原时向学生播放视频《信天游》《黄土高坡》等陕北民歌,不仅使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再如,在教授地理必修2的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及中国地理四大分区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传统民居、民俗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及服饰文化,让学生与教材知识相联系,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古典诗词与地理课堂相结合
我国古典诗词中包含了许多有关地理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古典诗词进行讲述,既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与传统诗词相联系,使地理课堂显得更有生机和韵味。例如,讲到冷锋时,可以引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讲暖锋时,可以引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讲夏季风及气候的东西差异时,可以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典诗词还能帮助导入新课,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导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求学生辨识这是形容天气还是气候。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风力搬运作用不能理解时,可以引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古诗词应用到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产生兴趣,从而对传统文化加深感情,以达到高考备考的目的。
(四)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机制,使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地理课堂,利用互联网搜集或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发掘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的报告、讲座、参观或旅游,注意寻找切入点,针对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励学生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有价值的见解;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社团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