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谈2016年高考地理阅卷感想及备考建议

2018-07-20湖南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切入点示例答题

湖南

肖素平 钟娅琳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新课标卷Ⅰ非选择题37(2)题的阅卷工作,分析阅卷过程中考生失分的原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关于非选择题答题的几点感想。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一、试题命题思路分析

2017年地理试题延续了全国新课标卷的一贯风格,选用区域作为背景,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试题。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综合题第37题,以堪察加半岛为背景区域,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对气候的影响;再从区域各内部要素角度设问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相机拍照选址的角度设问,切入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常识考查,体现出“生活化的地理”,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关系。

二、考生答题常见问题分析(以第37题第2小问为例

改卷过程中,不乏答题非常规范,用词十分准确的学生,让阅卷教师十分轻松愉悦,但是也有部分试卷失分严重,问题分析如下:

1.照搬材料

阅卷时,发现少部分学生直接忽略问题,生搬硬套背景材料,不加筛选,更有甚者每个小题的答案如出一辙,这类考生很容易被阅卷老师看出基本功底不扎实,直接应付了事,答题必然与标准答案有较大出入,得分自然不高。

答案示例1:①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②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③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2.思路混乱,不知所云

问东答西,前言不搭后语。这类学生要么审题不仔细,要么地理基础不牢固。前后结论相悖,在答卷有限的空间内,论述了大量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答到要点,“费力不讨好”。

答案示例2:①地形西高东低,西部迎风坡降水多,东部背风坡降水多;②东部有火山,气温高,不适宜动植物生长,多山地丘陵地形,有高大火山,无法提供充足生长地区;③气候差异大,动物都难以适应;④气候条件太差,空间分布不均;⑤植被少,空气质量不好;⑥附近有火山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自然遭受破坏。

3.有论无据

部分学生答题,直接忽略地理设问,只是陈述一个地理现象或者结果,答题显得十分空洞无物,似答案又非答案,有论无据或有据无论,这类考生在要求严格、区分度高的高考阅卷中非常吃亏。示例如下,如果考生明确了纬度高,气温低;植被产量低,食物缺乏;半岛封闭,生活空间狭小、闭塞;气候条件恶劣,有众多的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并强调其危害性的话,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失分。

答案示例3:①纬度原因;②食物;③面积原因;④生活得不好;⑤有灾害。

4.用词不规范

高考地理改卷基本上都是按点给分,而这些得分点集中体现在专业的地理术语上,即所谓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部分考生采用聊天式的答题,体现不出基本的地理素养,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基础不牢的印象,在按标准答案给分模式下也非常吃亏。

答案示例4:①这里很冷很冷,因为动物的毛很少,动物容易冷死;②火山很热,出来会把各种动物烫死;③每个地方下雨不同,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热量也一样;④大动物比小动物吃的东西要多很多。

5.字迹潦草,错字、病句百出

高考阅卷工作非常的辛苦,长时间的电脑阅卷,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疲倦感,甚至头晕眼花,但是秉承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的原则,阅卷教师都会严谨地给分。然而作为一名高中生,字迹非常潦草,龙飞凤舞,错字横飞,字体歪歪斜斜,不分点答题,行间距大小不一等一系列乱象实在不应该,阅卷过程中不能完全排除漏给分的现象,这类考生容易吃亏。

6.其他

当然在阅卷的过程中,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将历史、政治题目答在地理答卷中,答案超出扫描范围,这些低级错误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2018高考简答题的备考建议

1.厘清答题思路

清晰的思路是高效答题的必要条件,严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考前学习、课后练习和常规考试中慢慢养成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点的联结形式和脉络,培养清晰的答题思路。考生要始终明确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关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在自然类地理试题中,理解性的内容偏多,但规律性比较强,做题时要注重把握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注重整体性,兼顾差异性;人文类试题地理要素比较分散,记忆知识偏多,但是较贴近生活,容易理解。应用时要抓住经济、人口和环境这些核心要素的关系,做到“形散神不散”;区域地理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往往是试题的背景和做题切入点,所以需要关注区域之间和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好知识的储备和调用。

2.注重审题,积累专业词汇,凸显地理气息

阅卷中发现大量考生因为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而失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审题是学生答题的第一道程序,审题直接关系到解题思路的方向是否正确,精准的审题是成功答题的首要保证,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笔者认为,一份合格的试题也必然是严谨的试题,高考试题万众瞩目,命题力求最大的公平和公正,最大可能地保证试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命题人会将必要的地理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考生,所以在审题时必须树立“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多余”的思想,既要做到不漏看、不错看条件,也要做到不错判答题方向。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答题是每一位地理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在高考阅卷按点给分的大环境下,用专业地理词汇、有理有据、论述清楚的答案能给考生增色不少。

3.总结答题切入点,提高答题准确度

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考生答题不知从何入手,思维混乱,最后乱答一气,答案错漏百出,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失分。地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多帮助学生分门别类的总结答题切入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常见的地理简答题切入点包括如下两大类:自然地理切入点为地形(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土壤、生物、资源;人文地理切入点为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科技、基础。可以将其简单记忆为:“地气水土生资,劳市政交科基”,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和灵活应用与变通。详见下表。

常见的答题切入点

4.端正答题态度,“胆大心细”

答卷中,字迹潦草,乱涂乱画,错字层出不穷等现象不占少数,其中缘由除了自身书法功底较差以外,最大的原因是答题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的学生可以写的干净、整洁,分点作答,干净整洁的试卷总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悦感。答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要求准确审题,大胆地发散地理思维,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抓住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答案。“心细”要求关注试题给的每一个条件,始终树立“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多余”的思想,用专业的地理词汇,有论有据,书写规范的答案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猜你喜欢

切入点示例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飞吧,云宝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