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美国,请尊重你的盟友吧”
2018-07-19庄俊朗千里岩南方周末实习生柯怡安唐萍林乔欣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庄俊朗 千里岩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怡安 唐萍 林乔欣
“特朗普或许能够迫使欧洲国家加强国防,但到最后可能反而会恶化双方关系,最后削弱了美欧同盟。”
“对于欧洲人来说,美国把自身的军事开支与欧洲作比较,而要求欧洲提高军费,是不合理的。美国的军事开支大部分都用在世界各地,如中东、亚太等,只有其中一部分会用在欧洲。”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庄俊朗 千里岩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怡安 唐萍 林乔欣
2018年7月16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聊了两个多小时。
“特普会”几天前,“通俄门”事件刚刚获得了最新的进展——历经长达一年多的详尽调查,12位俄罗斯情报人员被美国司法部控告,指其涉嫌操纵美国大选。
然而,面对美国国内的抗议声,特朗普避而不谈普京应担的责任,反而指责美国因自身的愚蠢,导致了美俄关系的恶化。与在赫尔辛基回暖的美俄关系相比,布鲁塞尔北约峰会则成了“严寒”。
在7月11-12日的布鲁塞尔北约峰会上,特朗普要求北约各国把加大国防投入的计划,从原定的2024年完成,提前到“立刻实施”。他还隐隐威胁要退出北约……
“德国给俄罗斯几十亿美元来换取天然气和石油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29个国家中只有5个满足了(交北约会费)的要求?美国在为欧洲的安全掏钱,但是在贸易上失去了几十亿。其他国家必须立刻交上GDP2%的会费!”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
在防务安全上,欧洲各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美欧利益裂痕,不断加深。
在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昔日跨大西洋坚不可摧的北约同盟,会不会沦为特朗普“商人外交”和“美国优先”政策的牺牲品?
“德国不是 美国的俘虏”
峰会尚未开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已经焦头烂额。7月11日,在北约峰会正式开始前的早餐会上,特朗普指责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能源,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俘虏”。
德国总理默克尔反击委婉:“我本人就在苏联控制下的东德长大,我很高兴地说今天德国是一个统一的自由国家——因为我们能够独立地制定政策。”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的反击,则直白得多,“我们不是俘虏——既不是俄罗斯的俘虏,也不是美国的俘虏。”
双方的隔空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特朗普挑在这个节骨眼对德国发难,为的是另一件事——美国要“加收保护费”了。
对目前北约的责任分配,美国一直都极为不满。
据北约公开文件指出,2014年美国军费开支占北约各国总和的77%。另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调查显示,2017年美国军事开支亦占本国GDP的3.1%,为北约各国之最,更是远超国防占比1.2%的德国。
在特朗普的眼里,北约主要是为了保护欧洲各国而建立的,到头来美国反而成了“冤大头”。他曾对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说:“世贸、北约跟欧盟是最糟糕的协议,这对美国非常不利。”
正是出于美国的强烈不满,在2014年的北约峰会上,北约各国达成了共识,决定在10年之内把国防支出逐步提升为GDP的2%以上。至2018年,英国、波兰等8个北约国家已经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
共识的达成,并没能阻止特朗普再次发挥他的“弃约精神”。在2018年北约峰会的两周前,特朗普又一次敦促各国——不是在2024年,而是立刻达成2%的目标。他的这一次敦促,不是通过推特,而是通过给德国等北约国家的领导人写信。“我已经越来越难向美国人民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并没有分担北约的共同防御责任。”信中写道。
“是我们在保护德国、我们在保护法国,我们在保护这一系列的国家。”特朗普在峰会中再次提出,“这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纳税人都很不公平——这些国家应该再进一步,我不是说10年的协议,而是现在。”
特朗普提前约定期限的尝试,已引起众多国家不满,而他在北约峰会中狮子大开口的言论,更使得“友邦惊诧”:在一次闭门会议中,特朗普当着北约各国领导人的面,提出各国国防支出的GDP占比不应该是2%,而是4%。此言立刻在会议中引起骚动。
“说完这段话,他便离开了会议室。”罗马尼亚总统拉德夫回忆道。
在北约峰会召开的前一天,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就对特朗普隔空喊话道:“亲爱的美国,请尊重你的盟友吧,毕竟你并没有那么多。”
北约峰会结束后,特朗普声称,各国已在峰会达成共识,把国防投入提高到“他们从未想过的水平”,北约各国领导人立刻出来予以反驳。法国总理马克龙在随后召开记者发布会,提到:“(峰会)再次确认了2024年达到2%的目标,仅仅如此。”
意大利总理孔特则在发布会上说:“意大利没有改变过往做出的承诺,所以不存在增加军费的事。”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资深专家、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查尔斯·库普坎(Charles Kupchan)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认为,特朗普的紧逼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特朗普或许能够迫使欧洲国家加强国防,但到最后可能反而会恶化双方关系,最后削弱了美欧同盟。”
而目前北约的乱象,很可能也正中普京的下怀。在2017年6月,普京就曾在采访中说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北约的确应该解体,这是有好处的。”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与欧洲各国的纷争,不过是近期才出现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欧矛盾潜藏已久。
分裂的种子
北约峰会矛盾的背后,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与欧洲自主倾向之间的冲突。
苏联解体后,北约在“防止俄罗斯复兴”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急速东扩收揽苏联的盟友与加盟国。随着俄罗斯威胁的减弱,北约的身份,也逐渐从过往的防御同盟,转变为新的军事政治同盟:一方面,美国继续承担对欧洲的军事保护义务,使欧洲得以大量节省军事费用,用于其“福利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则为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行动,提供军事援助与合法性。
9·11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以“本土受到袭击”为由援引了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召集北约各国加入战争。北约各国的参战,为战争提供了合法性,这场战争不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战争,而是整个西方阵营的战争。
“从隐藏的意义上来说,北约的使命并非简单的防卫,而是为了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哈维·菲格堡(Harvey Feigenbaum)指出。
然而,就在北约“转型”的过程中,分裂的种子由此埋下。
首先是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挫折与收缩。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北约的协助下进行全球扩张的战略,却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深陷泥潭。据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公开资料显示,在克林顿执政的2000年,美国财政足足有2362亿美元的盈余,然而自小布什当政并发动两场战争以来,美国的财政状况便急转直下,到2009年,变成了高达14130亿美元的赤字。
2011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公开批评北约,“盟友在国防上投入太低”,如果北约国家不分担应有的责任,未来将“即使不是绝望的,也是暗淡的”。
在美国看来,为了“维护国际秩序”,自己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人员代价,而欧洲各国却躲在美国的保护伞下。“美国觉得,你们(欧洲各国)都在搭我的便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
欧洲各国同样对目前的美欧关系感到不满。
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北约盟国贡献了8000名士兵,战争的僵局,使欧洲国家开始反思参战的意义。站在欧洲各国的角度来看,自己被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之上,而北约也日益成为了服务美国全球霸权的工具。
“(冷战后)美国挥霍他国对其的政治支持,号召北约介入了穆斯林世界两场毫无目的的战争。因此,北约在保护其成员国意愿上的信用度降到了低点。”菲格堡指出。
库普坎亦有相似的观点,“对于欧洲人来说,美国把自身的军事开支与欧洲作比较,而要求欧洲提高军费,是不合理的。美国的军事开支大部分都用在世界各地,如中东、亚太等,只有其中一部分会用在欧洲。”
除此之外,欧洲的不满,还隐含着法德等国对军事独立性的追求。早在1989年,法德开始尝试共同组建法德混合旅,其人数一度高达6000人左右。这也反映出法德之间军事互信,或将主导欧洲独立防务的意图。
在2017年的北约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可以相互依赖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我们欧洲人必须携手掌握命运。”
“欧洲一直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快速反应力量。”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专家洪源说,美国对欧洲各国的军费提高要求,可能会适得其反,从客观上提高了欧洲的军事自主、国防工业能力。
长期以来,美欧之间的矛盾,就如同暗涌一般,潜伏在“北约团结”的形象之下。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欧之间潜藏的种种分歧,被这个“政治素人”一一引爆。
首当其冲的是气候问题,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正式退出旨在阻止全球变暖趋势的《巴黎协定》——欧洲各国正是《巴黎协定》的最大拥护者。这一次分歧所造成的影响是观念性的:它无疑向世人宣示,所谓凝聚西方各国的“价值观”,并不是铁板一块。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定”,则再一次引起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弹。英法德三国连同欧盟,共同宣布将继续留在“伊朗核协定”中,而不会跟随美国的步伐。
美欧之间的地缘分歧,由此彻底公开化。
在近期一系列冲突中,影响最为重大的,要数美欧之间的“贸易战”。2018年6月1日,特朗普决定对欧盟、加拿大等多国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而欧盟则宣布,对总额高达28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
美欧之间的裂痕,在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中,表露无遗。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与盟国的G7峰会中,特朗普坐在长桌的角落,双手防御性地交叉在胸前。站在他对面的是默克尔——她双手撑着桌子,俯身严肃地看着对面的特朗普,而北约各国的领导人则站在默克尔的身旁。
英国脱欧,美国“退群”?
同是远离亚欧大陆的海洋国家,美国的“退群”宣言,乍看之下,跟英国脱欧有几分相似。
两年前的英国脱欧事件中,导火线是时任首相卡梅伦与欧盟谈判破裂。“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很深的利益分歧。”洪源指出。
在参加一战之前,美国曾经在长达131年的时间里奉行孤立主义,这次特朗普高调威胁要退出北约,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美国重拾孤立主义的先声?
要解答这个问题,只要观察特朗普近年来的举动,便一目了然。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四处出击,在军事上退出伊朗核协定、高调重返叙利亚;在经济上与中国、欧盟诸国大打贸易战,一点也没有要收缩的样子。
“美国退出北约的可能性是零。”洪源说,北约是美国进入欧洲大陆,乃至整个环绕亚欧大陆链条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果退出北约,那么美国便放弃了所有在欧洲的领导权,把欧洲拱手让与俄罗斯。这是美国万万不能接受的。
“美国的所谓‘收缩,实际上不过是负担上的收缩,其实还是为了美国能够更有效地统治世界。”王义桅说。
“目前跨大西洋联盟的矛盾,主要还是以讨价还价、做交易的方式来解决。”军事科学院原中美安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少将说,“就如同有些人在买菜的时候,总要先装作要离开一般,特朗普的这番姿态,正是为了想要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美国在欧洲的存在。”
美国“愿买”,欧洲各国其实也“愿卖”。诚然,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德两国,一直存在着主张军事独立自主的力量,然而欧洲在军事方面的先天不足,在短时间内却难以弥补。“欧洲国防工业体系对美国的依赖,并不是短时间所能够解决的。”王义桅指出,“尤其是IT、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
“欧洲现在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王义桅说,“大力发展军事的主张,对于欧洲这些后福利时代国家而言,在观念上就根本不可能接受。”自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各国已经七十余年没有经历过战争。
“欧洲不会寻求没有美国的独立防务,”姚云竹认为,“即便是欧洲的防务,它也只是北约架构下的一个补充。”
这便是为什么美欧之间矛盾重重,但到最后,总是能够达成统一意见。尽管美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但要说美欧同盟破裂,言之尚早。
“北约的未来还是乐观的,但前路一定非常艰难,需要花大量的功夫去修补过去的裂痕。”库普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