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核心概念和方法帮助学困生学习进阶
2018-07-19吴素琪
吴素琪
随着国际上对核心概念的普遍关注,核心概念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中学物理,核心概念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应对核心概念“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其衍生的核心方法“受力分析”进行梳理,将习题有梯度呈现,帮助不同程度学困生实现学习进阶。
1. 引言
(1)核心概念和学习进阶
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美国《2061计划》中提到“要求学生学习更加深入、更加贯通、更有关联性,还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记忆那些孤立的事实和概念,而应把重点放在核心概念上”。我国学者张颖之、刘恩山认为“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途径,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牛顿运动定律是中学物理的核心概念,该定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自然事物具有广泛的解释力,解释了自然现象中力与运动的本质。同时,其衍生出的物理分析方法——“受力分析”,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是衔接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重要桥梁。
学习进阶可以追溯到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的课程设计”,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2013年4月美国颁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将同一个核心概念在各学段按照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认知发展进行描述,即陈述学生到该学段结束时应该知道或者能够做的,从而构成某一核心概念连贯、一直的序列。所以,笔者认为,实现学习进阶,学生需要经历一段成长历程以及对概念有一系列曲折的认识过程。
(2 )研究背景
《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它要求教师必须大胆改革,摒弃旧的教学挂念,将传统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型为建构核心概念的课堂,不断创新和探索。但是我校生源每况愈下,很多学生过早被打下“学困生”的烙印,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主要靠在校时间学习。因此,笔者作为学校的其中一员迫切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有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就物理这一学科,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尤其是我校学生对于核心概念的学习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表现为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而且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2. 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对核心方法的训练
(1)课程设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设置为《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三节。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是整章的概念课,不但为“力与运动”的主题作了高度的归一,而且奠定了整个物理力学的基础;第二节《二力平衡》实际上是第一节课的延伸,将牛顿第一定律的“不受力”化为生活中“平衡状态”,从理论进入到生活中,从概念过渡到方法;第三节《摩擦力》则为“二力平衡”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将前面所学知识化为工具。整章书看似是独立的三节,却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这个核心概念以及受力分析这个核心的方法作反复而不重复的理解。
(2)习题举例
在教授二力平衡时,教师往往觉得学生接受该知识很容易,但一到应用,学生就出现各种的问题,如不理解题意、审题不准、不懂分析受力物体等等,尤其到了摩擦力结合了具体的实验情景或生活场景后,学生更加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只要学生善用受力分析,教师设置好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是可以逐步进阶的。如果教师讲题时一味教授、一步到位,学生就只会盲目跟从,实则心中留下诸多疑惑;面对教师的结论,学生只会勉强记住答案,可是再出现类似题目,学生依然不知如何下手。
3. 总结
在物理概念學习中,初学者对概念的理解往往趋于表面化,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策略地帮助他们深化理解,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课堂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核心问题和核心概念。善于构建核心概念和利用核心方法,不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困生进行学习进阶,对优秀的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帮助,本文着重讨论的受力分析是联系初中和高中物理的重要桥梁,一旦学生能够在初中灵活使用该核心方法,会为后续学习“压强”“浮力” “杠杆”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更是为高中的“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的把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初中涉及的其他核心概念和方法,如电路图的使用,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等,教师都应该合理反复给予学生训练,帮助学生学习进阶。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