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菊花传统,打造独特地域的学校精神
2018-07-19吕麟
吕麟
小榄俗称“菊城”,小榄菊展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都非常有名,小榄人种菊、品菊、赏菊、培菊更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现在,小榄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菊花文化。作为小榄镇第一中学,在传承地方文化上责无旁贷。
一、菊花与人文
菊,在古代文献里作“蘜”“鞠”。如《礼记·月令》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尔雅·释草》曰:“蘜,治蘠也。”晋郭璞注:“今之秋华菊。”《初学记》卷二七引晋周处《风土记》曰:“日精、治蘠,皆菊之花茎别名也。”宋陆佃《埤雅》云:“菊,本作蘜,从鞠。蘜,穷也。”农历九月之际,各种花卉已开穷尽,菊花是最后之花,故曰“穷”。
给菊花注入丰富文化内涵的主要有三个人:屈原、钟会和陶渊明。屈原在《楚辞》咏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与朝中奸侫同流合污的节操。陶渊明同样以诗赋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菊花的文化内涵,菊花的特别之处是在众花凋谢后,独自在寒霜中开放,这种傲霜精神,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他在《和郭主簿》诗中赞美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此后,菊花就有了“霜下杰”的美名。不仅如此,菊花还因陶渊明被后世文人定位为“花中隐逸者”,从而跻身“四君子”之列。陶渊明借菊花升华了自己的境界,菊花也因陶渊明升华为高洁、淡泊、孤傲的隐逸之花。
三国曹魏时的钟会,对菊花文化内涵的概括,更是全方位的,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他在《菊花赋》中说:“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从菊花的形状、颜色、花期、气候、利养生等方面提炼出菊花的五种美德。
二、小榄与菊花文化
1. 历史渊源
小榄自南宋1152年开村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市镇早期菊展的发源地之一。小榄人最初与菊花结缘,可上朔自宋末金元时期,中原战乱,士大夫避难南迁,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戌),时值金秋,从南雄珠玑巷南来小榄的先民,为小榄遍野黄菊所吸引,便在此垦荒定居,以后并将野菊移植于园圃中。同时又陆续将中原文化尤其是菊花文化带到小榄,逐渐形成了既具有中原风韵又具岭南特色、别具一格与内涵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小榄菊花文化。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时,小榄就有赏菊的传说,乾隆二年在小榄镇已经开始举办有规模的菊花盛会。从1814年始,每隔一甲子(60年),小榄镇就要举办一次大规模的菊花盛会。1994年的小榄镇甲戍菊花大会在菊花品种,菊花造型,及参观人数上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现在,每隔一年、五年、十年、六十年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菊花品种、造型展和相关的菊花文化交流活动。
2. 在文化传承、社会和谐上呈现多元性
小榄菊花会与其它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一样,其特质是一种“活态”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积淀,也有不断的变易,它经过历史的承传和吸纳,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历史性。60年一届的甲戌菊花会的产生与纪念先辈宋末南来小榄定居有关。
多源性。既有对宋代中原赏菊赛菊的菊花文化风俗的继承,又对岭南民间庙会文化特色吸纳,如明、清乡中名门望族者应试科举,踏上仕官之途。其荣归故里者,多营府第、园圃,以栽花艺菊为乐,借菊会友,借菊吟咏。以后以菊花及其活动产生的 “菊试”“、菊社”、“黄华会”,也是生活中文人聚会,觞咏取乐、演戏助兴、以庆丰年等民间活动的地域文化体现。
社会性。菊会在民间极具融合力,每遇会期,除全体乡人能合力参与外,海外游子或旅居港澳之乡亲,亦必全力以赴,并值此归宁,共聚亲情。
崇文性。活动内容除赏菊、赛菊外,还围绕菊花主题开展各项活动,文化氛围浓厚,如征集评选菊诗、菊联、菊文、菊画等。
三、菊花品质与学校文化
菊花及其文化衍生出来的唯我独尊、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义让群芳、冒霜吐颖、百折不挠的骨气,挺拔向上、开拓创新的勇气等精神品质,一直是鼓舞当地人民发展经济、获取幸福。由此,我们提炼出学校 “五高”精神:高贵、高雅、高洁、高傲、高尚。
我们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在乎小草等微小生命的一个人所拥有的情怀,对高级的生命、以至于对人的尊重所该拥有的情怀。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热情的人,是有希望的人;一个由许多对生活、對生命充满情怀的人组成的民族,是非常有希望的民族。而人类有兽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灵魂得到锤炼,克服兽性而转化向天使的一面。
初中阶段应重视对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对世事的关心与热情,更好的拥有一颗滚烫的仁爱之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锤炼学生的灵魂,只是我们教育的过程,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灵魂的锤炼,让师生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从而更好的热爱生活,享受美化的生活与人生。因而我们的办学理念便自然形成:锤炼灵魂,体验幸福。
要落实办学理念,我们便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度知识,学做全真之人,得到全整学习,力促全面发展” 的育人目标,概括为“五全”育人理念:全体、全度、全真、全整、全面。
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我们则提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五德三能”的实施方案,这些的完成必须在课堂里,落实在课程上。“五德三能”课程体系便是我们达成终极目标的保障。
四、学校课程体系构想
1. 课程体系
为达成学校办学理念“锤炼灵魂,体验幸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在课堂里、在课程上落实。
一项独特地方课程:户外拓展课程。由香港专业机构负责的户外求生拓展活动,包含生存知识和求生技能的培训与实训,如指南针的使用、绳子的各种接法、搭建帐篷等,所有学生每学年一天,由政府和学生个人各负责一半培训费用。
二大国家基础课程:国家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学校除按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根据学科特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知识拓展课程,为部分优秀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拓展课程提供方便。
2. 特色校本课程
(1)人文基本素养课程,包含国际跳棋、巴乌、硬笔书法和语文生活等课程。我校是国家国际跳棋特色学校和广东省国际跳棋特色学校,学校除了开设国际跳棋社团,满足部分棋类特长生外,学校所有学生必须会国际跳棋,因而,学校每周一节国际跳棋课程,外聘专职教练教授;巴乌外形似萧,是一种流传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乐器,音色柔美悦耳,我校从2012年确定的一项艺术特色项目,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会吹奏巴乌,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授学生吹奏;硬笔书法和语文生活更是学校坚持多年的课程,有专职教师和校本课程进行讲授。这四门课程作为学校培养全体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课,已在学校坚持多年。
(2)菊花文化课程
菊花文化作为本地域优秀民间文化,具有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内容和形式。它是八百多年来小榄人民生产、生活、精神创作所积累起来的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教育资源,是发展与创新德育,传承民族精神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活教材。菊花文化及其锤炼出来的精神深刻着历史发展痕迹、人文习俗的演变。通过教授菊花的相关知识,可以让了解菊花的许多知识、菊花与小榄的渊源;它那多姿多彩的灵幻空间为拓展学生发展性思维与创造力表现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贯穿健康高尚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置身于真和善的环境中发现美、愉悦美和创造美――画菊和制菊;种菊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又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传承地方文化;通过菊花而凝结的亲情文化,是培养青少年品德高尚,爱乡、爱国的有效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学生们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更是借助菊花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推手。通过话菊、品菊、赏菊、画菊、制菊、种菊、食菊、咏菊、想菊、飘菊,达到既传承传统地方文化,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