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2018-07-19周颖恒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型人文群体

周颖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必须进行改革。教育管理模式落后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管理的问题所在,它也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学水平。在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中,学生的诉求、师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管理系统下,学校教育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因此,需要根据发展需要调整教育管理模式。以教育为基础,制定更完善、健全的管理系统,从自我本职工作着手,結合教学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一、善于发现问题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基础

小学教育管理有时候停滞不前,主要的原因是管理者没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只有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让大多数人受益的决策,让教师开心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平时多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等场所,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交谈,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情况,把握住学校跳动的脉络,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制定出科学的方案。网络、报刊等渠道都是向优秀学校学习的途径,不断将我校与其他学校进行比较,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来改善我们的短处。其次,还要在空余时间积极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度,通过借鉴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纠正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要先做,哪些事可以缓一缓,根据这个标准来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学习型团队是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

教师是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中的主干力量,是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执行者。首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法规,另外也要增强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和教师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才能让他们信服。其次,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这也是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所在。积极倡导敬业精神,树立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群体作风。虽然群体作风是非规定性的,却是规范群体成员的有效无形准则。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文体活动来充实教师的业余时间,从而增强他们的凝聚力,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发展成学习型教师,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学习型教师的养成离不开校本培训,能为教师的职业注入新的活力。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当前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下载优质课实录,然后将其制成学习光碟,作为教师学习的资源;二是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订阅相关的教育杂志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三是搭建平台,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四是走“科研兴校”之路,用科研带动教育改革,加强教师的培训;五是认真执行日常的教研活动,做到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帮助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营造人文校园是小学教育管理的依托

校园文化是滋养人才的土壤,优美舒适、具有人文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是小学教育的依托。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并围绕以上三点对教师提出提升生命质量的要求,努力打造人文校园,让校园充满思想、情感、智慧,让学生在校园的人文氛围熏陶下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克服成长路上的一切困难。

要打造人文的校园,离不开博爱这一高尚的思想道德。博爱,顾名思义,就是爱人、爱群、爱物、爱所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着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具有博爱思想,并将此思想变成育人的具体行动。“爱人”是现代人文管理的核心精神,即要爱学生、爱教师、爱同事、爱周围所有的人,也要爱惜人的才能,从而使所用之人能发挥他的长处,改善他们的短处,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最大作用。“爱集体”就是要爱自己所处的群体,不管它是大群体还是小群体,我们都要热爱它,即我们要爱自己的学校,并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爱物”就是要爱惜身边一切的事物,爱护自己的家乡和校园,爱护大自然和周围的环境。总之,要将博爱思想更好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校园中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学习型人文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