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养研究

2018-07-19陈骅,饶芸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就业职业技能大学生

陈骅,饶芸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民族发展。纵观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形势依旧严峻。目前全球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人数增加就业需求却减少的矛盾。文章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方案与策略,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技能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Phillip Brown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绝对性和相对性两方面影响:就绝对性而言,表明大学生缺少就业机会;就相对性而言,表明大学生缺乏胜任工作的职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核心的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由社会检验的,主体部分是毕业生入职后用人单位对其进行的职业能力评判。因此,加强大学生職业能力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这就需要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明确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保障体系,培养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能力结构角度而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结合劳动保障部《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是其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迁移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其核心是职业精神、精神面貌、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七个要素。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贴合社会需求。职业技能本身是一个变量,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有相应的定义,其实质是以当前社会需求为前提,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而应具备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贴合社会需求。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职业能力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还包含了表达、动手、创新、协作等能力。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训练是对其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各项社会需求能力的再锻炼、再丰富、再提高。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职业能力培养不仅完善了知识结构,丰富了实践经历,还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办学定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虽然在向市场靠近,但仍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滞后于社会需求,职业资格证书也有待整合,这就需要高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频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同时,重理论轻实践、社会对接不够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在不同时期应思考的问题,这也需要高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三、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不够重视。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指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是开始进入劳动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就业机会等进行考虑的阶段。大学阶段正处于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激发个人潜能。制定并完善大学学习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虽然近几年职业生涯教育已引起高校、社会重视且有下沉至高中阶段教育的趋势,但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学案例匮乏化等问题,仍然存在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不专业、课程安排过简单、组织机构不明、体制机制不全的情况,许多高校对职业规划教育仍然流于表面,重视程度不够,相应措施不力。

高校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受传统教育影响,高校课程体系重文化教育轻素质教育、重专业课程轻通识课程的现象广泛存在,课程体系设置很难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得以体现。除此之外,不少高校课程授课形式也较单一,普遍采用“一锅端”的团体授课方式,缺乏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素质类教育课程,学生的就业职业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

高校教师结构不够合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为例,很多高校的这类课程由辅导员来担任,其中有不少是年轻辅导员,相对缺乏专业知识,还有些教师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历,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够充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形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检验理论、深化学习、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然而,目前看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效用不够。许多高校虽有实践,但内容往往局限于支教扫盲、敬老扶贫等简单事务上,没有把学生放在实践主体位置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认识不足、机制不全、经费不够、基地不稳、专业结合不够、学生参与不广的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社会实践,学无以致用,用不可促学,知行未能合一,实践育人也只能成为理想的口号,就业时社会适应性欠缺。

四、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培养机制,做好培养计划和制度建设

制定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计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必须进行社会认知、环境认知,因此,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洞悉当下市场需求,明确未来3~5年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1~2年的培养实施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动进行调整。

建立职业能力管理制度。在确立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基础上,应研究制定诸如激励制度、评估制度、反馈制度等一系列相应管理制度来保证既定计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组织保障,完备培养管理组织体系

组织是计划、制度实施的主体,在制定计划、建立制度后,高校应完善组织体系,强化组织管理。

建立研究基地,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个体与社会市场,建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形成指导性意见。

建立实践基地,要依托学校现有的合作单位,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对研究形成指导性意见进行实践检验,评估大学生职业能力。

建立应用基地,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同合作,争取大学生就业机会,提升大学生就业实战能力。

(三)完善课程体系,抓好第一、第二课堂教育

高校在制定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效分析学生需求和特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要注重素质类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

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完善第一课堂教育。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运用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灵活开展课堂讲授、网络授课、理论研讨,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创新等职业能力。

丰富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第二课堂教育。实践是理论的检验,是学以致用的最终体现,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实践环节设计,开设如沙盘模拟、角色扮演等富有效用的实践课程和课外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决策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强化就业指导课程,接轨社会需求。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讲座,贯穿就业指导课程始终,贯穿在大学教育始终,使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储备知识、锻炼技能,实现与社会无缝对接。

(四)开拓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应用基地多方平台的协同,平台的开拓与打造需要高校积极探寻。高校通过深化校友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展研究实践平台,以研究促学习,以实践促成长,提升综合能力。

(五)丰富師资力量,配备多元、专业的教师力量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过程,需要学校、社会多方力量给予指导、提供保障。

专业教师。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增加专业教师数量,并且制定激励措施激发其参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辅导员。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特长,鼓励动员学生参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研究、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辅导员行政工作特点,积极推进学生参与招聘和就业过程促进工作。

社会导师。给予“双赢模式”,积极探究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充分吸引用人单位的专业团队和个人,构建社会与高校有机互动的师资团队。

(六)实施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学习、实践状况,分析职业技能现状和学生自身实际需求,调整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方向。

定期走访用人单位,收集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分析社会需求态势,调整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方向。

定期向上级反馈信息,了解分析大学个体和社会需求后,明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合理制定职业能力培养计划于内容。

参考文献:

[1] 朱惠军.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业就业教育,2016(4),88-89.

[2] 张晓琴.通识教育融入理工院校拔尖人才培养的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65.

[3] 揭平英.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对职业能力生成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3(9),39.

[4] 冯卫梅.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高教学刊, 2016(8),185-186.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就业职业技能大学生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