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如何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2018-07-19陈尧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陈尧

摘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培养人才的关键性举措,其中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更是有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核心。文章通过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严重滞后,相对于国外臻于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而言,我国还处于幼年时期,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求。高校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帮助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对创业知识的掌握。

一、 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国情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但目前我国资源短缺的弊病日益暴露,生态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强,农、工、商业比重仍不协调。要想在世界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只能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归根结底是需要劳动者转变意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也就是说,在教育方面应该做出改变。这就需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领域的教育。

(二) 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问题成为困扰高校学生的一重大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表明,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拓宽就业途径极为重要。一旦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就能转变为就业观念,同时也能产生创业动机并形成内在动力。然而创新创业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培养高校学生的这种意识。

(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同于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高校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低下。高等教育改革应当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質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四)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需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降低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重点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对于创新创业来说,高校加强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正适应了当代社会人才的需要,是改变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需要。

二、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下,全国范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现阶段还面临以下问题。

(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相继开展了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大多学校对于这项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当成高校课程的辅助课程,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在校学生应把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这样的认知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十分不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产生阻碍,导致学生无法在意识上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憧憬。

(二) 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低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然而社会环境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许多高校学生不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但高校学生在机会识别、调查、策划、融资、管理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并存在着创业意识、创业欲望不强等问题,导致他们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这样一来创业必然不能顺利开展。

(三)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较差

创业是需要投资的,投资就意味着风险。多数高校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创业方面的知识或刚刚踏入社会,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恐惧。与此同时社会环境导致人们盲目认为创业一定会失败,同时夸大创业的风险性或需要的资金投入,导致学生更加不敢进行自主创业。家人的不支持、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为高校学生原本就恐惧创业的心理上雪上加霜,在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缺乏韧性与承受能力,就算有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也仍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三、 高校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

(一) 转变观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要去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偏见,而富有前瞻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是实施高效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做长远的考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就需要学校组织专员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的讲解,从思想上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包容性强、更新速度快、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比如在讲授法律基础课程时,涉及就业相关法律内容时,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模拟就业及创业情境,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企业登记注册的相关法律要求;区别各类不同企业的性质,如个人独资企业、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在责任及权利分配上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时常安排一些相关类型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展开互动,解答学生在创业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模式能从思想上使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改变思想,加强创业观念

高校学生想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就需要打破自己原有的思维定式。认真对待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不应认为自己和创业不沾边。安稳的工作不一定会让人生发生变化,也不一定会让个人的能力达到最大化。高校学生应该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创业形式有充分的了解,从心理接纳自主创业,不懂的事情可以去学,但懒散和得过且过的态度一定要丢弃。温暖的环境杀死创造力,温暖的环境杀死一个人的冲劲儿与闯劲儿。高校学生应时刻保持自己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加强自己对于创业的观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创业知识,在思想上埋下想要创业的种子并积极努力寻找商机。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有可能耗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却一无所得。但是人生在于拼搏,创业的过程会让一个人的一生丰富起来,时刻给自己心理暗示,总有人要成功,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

(三)勇于挑战,摒弃惧怕心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狭小,就业压力大。许多高校学生虽然有想法但是因为各种外界和内在因素产生了对自我创业能力的否定,从而在创业起点上就打消了念頭。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惧怕心理,害怕创业失败,害怕创业失败伴随的后果。有的高校毕业生害怕创业的风险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还有的学生思想较为保守,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少创业的勇气和正确的自我认知。针对这些问题,要在思想上主动改变,增强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比如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模拟社会活动,让自己提早熟悉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状态。另一方面,随时随地给自己信心和鼓励,离校时主动去环境较差、创业环境艰苦的单位实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到困难在创业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能力克服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比欧美国家起步晚,发展程度低。虽然现在要求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对创业的思想观念仍然没有普及起来。我国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自主创业想法的环境。如何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也成为社会、高校和个人健康发展的必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文兵. 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16(1):49-50.

[2]唐根丽,王艳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76-79.

[3]李海波.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J]. 科技通报,2014,30(5):226-229.

[4]张文娣,宋景华,程悦.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探析[J]. 开封大学学报,2016,30(1):54-57.

[5]李海波.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J]. 科技通报,2014,30(5):226-229.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